【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标签:
参观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古埃及文物镇馆之宝旅游记录 |
分类: 行行摄摄 |
走进大英博物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罗马式建筑,又高又粗的廊柱恢弘大气,蔚为壮观。正门廊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有一组巨大的人物浮雕。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博物馆底层是一个敞亮的大厅,顶部由1656块玻璃与钢材结构组成一个网状穹顶,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
导游先带我们去中国馆参观,没进入之前,看到一尊鼻子和下巴有点破损的古埃及石刻头像。
进入中国馆,琳琅满目的中国藏品让我们唏嘘不已,原来中国历代稀世珍品不少被英国掠夺了。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仅中国文物约有近3万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无价之宝。
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掠夺的玉器、青花瓷、漆器及竹编、金、银菩萨塑像。
青花瓷盘。
来到玉器部分的藏馆,第一眼就看到这个“双鱼”盘子,因为我是双鱼座。
我们在中国馆大致兜了一圈,这里对外陈列的只是藏品的10%,另外的90%都被放置在库房中。
我们接着要去埃及馆。经过楼上的通道,感觉这个玻璃顶蛮特别的。
玻璃顶中间的白色建筑是一个圆形图书馆兼阅览室,免费对公众开放。
埃及馆入口处引人注目的罗塞塔石碑,这块公元前196年的玄武岩石碑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以古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阿拉伯草书三种字样纪录了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一段诏书,被称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
埃及第19朝法老拉美西斯巨大的上半身塑像,据说这也是“镇馆之宝”之一。
埃及馆藏品非常丰富,华丽精致的镀金埃及女人、狮身人面像、陪葬的物品等等,许多木乃伊,我都不敢正眼看,所以也不敢拍下来。
后面墙上一排浮雕是雅典帕特农神庙部分雕刻的残件,那些游客正围着导游听讲解。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这些大理石雕刻残件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这是在1816年攫取的,它也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之一。
一位现代女性在欣赏这些破残的雕塑,与年代久远的残缺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希腊海仙女(Nereids)石碑像,约公元前380年出土于土耳其西南部利西亚的桑索斯。这一墓碑是为利西亚阿比纳斯(Arbinas)君主所建,融合了希腊和波斯的设计风格,圆柱间站立着的雕像都是海仙女。
大英物馆博拥有95个展厅10个分馆,藏品近700万件。国外展品远远多于不列颠本国,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个文化古都名不虚传的内涵,也可以看出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殖民主义老祖宗们在世界各国疯狂掠夺侵吞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