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父母:如何爱孩子(一)

(2008-10-26 05:29:37)
标签:

幼儿

教育

情绪管理

育儿

安全感

 写给父母:如何爱孩子(一)

 

  世界上最真挚最不由自主也不计汇报的爱之一,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不仅仅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期望,更是人世轮回,社会往前发展的自然需要。我们打小从自己的父母家庭中得到了无私的爱,一年年从盈盈弱弱的婴儿成长为担当一定社会家庭责任的成年人,而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爱便成为帮助社会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动力。如此,我们的社会、人类才一步步地往前发展。

 

  但是身为父母,有没有想到过,该如何去爱孩子呢?有时候爱也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分阶段来说吧,都是上学期学幼儿成长课上的一些体会。

 

0-2.5岁

 

  0岁的这个转折,婴儿从母体温暖安全的液态环境中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个转折可比现在把我们扔到青藏高原上说藏语吃牦牛肉喝酥油茶照紫外线外加寒冷大风雪和缺氧难过多了。这个巨大的难过的(还好不是难忘的,我们都已经忘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转折和考验,我们每个人都挺过来了,感谢伟大母亲吧!!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孩子在0-2.5岁内,家长(尤其是母亲,或者替代母亲)如何溺爱都不过分。(说明一下,本文提到的年龄,都只是一个范围,具体情况每个孩子不同。比如这里的2.5岁,可以扩大到2-3岁。但是这个0就不要扩展了,晚几分钟恐怕都不行:-)。这个阶段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建立安全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里,母亲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依赖最信任的关系,除了满足孩子身体生长的各种物质营养需要,母亲更要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爱护孩子,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安全感。另外,还需要教会孩子心理上如何抚平情绪。专门提出情绪这一点,是因为这一点被太多人忽略了。可以说,如果母亲给与了足够的关怀和爱护,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并教会孩子梳理情绪,孩子长大后一般来说就不会发生严重或者偏激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上通过试验将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分为四种:Secure(安全型),Avoidant(回避型),Ambivalent(矛盾型),和Disorganized/Disoriented(混乱型)。这个试验,被成为strange situation-陌生环境试验,源自生态学家John Bowlby和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试验过程如下:妈妈和婴儿被安置在一个陌生房间里,第一次妈妈离开把孩子留给一个陌生人,过会儿再回来;第二次妈妈将孩子一个人留在陌生房间,而那个陌生人则在妈妈回来之前回到房间。试验过程中妈妈可以给予婴儿一定的安慰,如何孩子看上去很需要的话。试验中通过观察孩子在妈妈离开和回来后的反映,可以确定婴儿对妈妈的依恋关系类型。参与试验的婴儿在10-24月大。

 

  Secure(安全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会哭闹反对,妈妈回来后则表现出喜悦。妈妈是孩子的一个安全基础(Secure base),他们可以让妈妈离开自己一个人玩(exploration),他们也会不时检查一下妈妈回来没有。这种孩子一般比较合作,不会发大脾气,生很大的气。

 

  Avoidant(回避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的时候很少哭闹,妈妈回来的时候孩子也不怎么打理妈妈。他们对妈妈的离开也会很生气,但是在非常需要关怀的时候,却不做出(想要亲近的)表示。

 

  Ambivalent/resistant(矛盾/抵抗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前就开始焦虑,妈妈走之后,情况更糟,妈妈回来后,他们一方面想要和妈妈亲近,却同时又通过脚踢、尖叫表现出抵抗。他们很少自己去玩(exploration),情绪很难平复。

 

  上面三种都是比较常见的类型。Disorganized/Disoriented(混乱型)的孩子则完全缺乏应付陌生环境的能力,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看起来害怕,表现出矛盾和混乱。他们也会欢迎妈妈回来,但是马上就不再理她。这种孩子多来自不稳定家庭,成人后将有很大倾向出现心理问题。

 

  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着直接关系。比如有些妈妈有严重的产后忧郁症,一时高兴一时哭泣,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这样,不知道怎么去讨好妈妈,孩子自己的情绪也就很难良性发展了。还有些家长不懂得如何正确自然地向孩子表达关爱,或者经常性地忽略孩子的各种需求,长期下去就会朝着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发展,甚至给孩子幼小心灵上形成阴影。

 

  在心理学上,婴孩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将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心理行为模式,比如他们是否能信赖他人,信赖这个世界,理解别人的需求,是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是否能获得别人的信赖,能自然把握和他人相处的方式与距离等等,这些关系甚至将重现在他们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中(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心理学上认为人会把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投射在与配偶的关系中)。

 

  希望通过对这个试验的介绍,妈妈们能了解到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和关键所在,该怎样去‘爱’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和爱心,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告诉你的孩子,她/他是最可爱的,妈妈随时都在保护他们,让他们有安全感,教会他们如何平复情绪,如何度过一些strange situation。这个阶段里,母亲最好不要长期离开孩子,更不要频繁的离开回来离开又回来。

 

  为什么安全感和情绪梳理这么重要呢?安全感是我们正常生活工作、与人交往的基础,是拥有正常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安全型的人无论在自我认知和与他人交往中都表现出自然良好的状态,他们懂得适时表达需求,也能理解他人的需求,比较容易拥有平和心境,也更容易获得别人信赖。关于情绪梳理,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不随我们主观意愿的,有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候,不能冲动不能任情绪泛滥,焦躁发彪和忧郁自闭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她/他是最可爱的呢?这不仅仅有益于孩子建立良性的自我认识,还因为有时候孩子会在心理上把一些他们不懂得如何应付的事情归罪在自己身上(纯真善良的小心灵啊)。比如,孩子们会想,妈妈为什么离开我,是不是我不够听话,她不爱我了吗?我不值得她爱吗?一旦这种心理形成产生阴影,将会影响孩子成人后与他人交往,甚至反映在他们与未来配偶之间的关系中。

 

  相信妈妈们也能理解,这里说的‘如何溺爱都不过分’,指的是感情上的关怀和宠爱,让他们有安全感,温柔地抚平孩子的情绪,跟他们慢慢讲道理,教会他们梳理情绪,但并不是指所有的事情都顺着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见不得一点哭闹.....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比如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要注意哦。我们这一辈子爱吃什么,长成中国胃还是美国胃,很多都是小时候吃些什么决定的。 

 

  3岁前的事情还不会形成记忆,但是却会形成‘潜意识’,而‘潜意识’之重要,它在人成年后还时不时跳出来左右我们的情绪和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