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行天下
美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64,312
  • 关注人气:16,8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朋友圈”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2015-08-21 07:26:46)
标签:

微信

朋友圈

王川

重灾区

运费

分类: 世相评说

微信“朋友圈”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最近,有一个诈骗案例在媒体曝光,我们可称之为微信版的“我是你领导”骗局。8月5日,某公司财务经理收到“王川”加微信好友的请求,他误以为是公司总裁王川,且诈骗者用的头像和王总的一模一样,便欣然回复加他了。随后“王川”让财务经理打款,先后两次一共打出88万元,随后“王川”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突然间蒸发了。

    对于电话诈骗中“我是你领导”的版本,经过媒体反复报道一般人不会再上当了。而作为比较封闭的圈子的微信,当“领导”加好友且发来信息时,往往更容易上当。

    说实话,对于时下的微信热,我真不知是该喜还是忧。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可以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网页等快速利用微信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朋友圈是微信的功能之一,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微信朋友圈。如今,朋友、同学、同事之间大多靠微信传递信息,刚认识的朋友也往往要求互加微信。这不,日前广州一位90后姑娘刚入职,男上司就要求加她的微信,称有工作安排需要在微信群里通知。姑娘为保护自己隐私拒绝了,说有事在公司处理或电话上讲,但公司却以不配合上司工作为由将她辞退了。此事引发很大争议,说来说去,都是微信惹的祸。

    关于微信的妙处,我不说大家也明白。至于生活中“微信陷阱”,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并加以提防。可以说,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呈日益膨胀之势,甚至开始泛滥成灾了。当你走在公园或街头,经常有商家搞活动,以免费礼品相诱惑,让你用手机扫二维码,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还有的要求填写注册信息,这看似是天降馅饼,弄不好就是个陷阱?因为微信上有很多个人信息,有的将银行卡都绑定在微信上了,加之一些场所的wifi有风险,万一信息泄露被骗走钱财怎么办?

    这种担心也许并不多余。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一年来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124元。

    再来说说微信朋友圈。我们知道友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之交淡若水”,但微群里的朋友什么样,我们或许越来越有“感觉”了。日前有媒体报道,微信朋友圈出现很多只需付运费即可免费领取“明星同款太阳镜”的信息。有人付了运费后,惊呼上当:拿到的眼镜质量低劣,所谓的“运费”除了能够支付成本和真实运费,卖家仍有得赚。这是典型的一种骗局,且此类诈骗花样不断翻新,他们正是抓住了微信的用户群体庞大,信息传播即时性强,且人际私密传播、公号大众传播兼具等特点,将诈骗信息混杂其间,从而实现病毒式扩散,轻而易举地诈骗钱财。

    微信朋友圈中还有一种“病毒”叫“刷屏营销”,即借新闻玩噱头,以低俗当卖点,比如通过在群里发布“支持贩卖儿童应判死刑”等新闻观点,或发布优衣库不雅视频等,并频繁地刷屏,以此“搭车营销”本企业产品。“刷屏营销”乱象导致“低俗炒作”之风盛行,让“朋友圈”不胜其烦,并扰乱了互联网生态,挑战了法律和道德底线,从而引发公众质疑:清新网络还有多远?

    当然了,微信朋友圈中最常见的诈骗是通过加微,进行骗财骗色,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屡屡见诸报端,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微信朋友圈有陷阱,大家小心提防便是。(董聚山)

    此博文被推荐至新浪首页、新浪博客首页、新浪草根名博——

微信“朋友圈”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微信“朋友圈”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微信“朋友圈”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微信“朋友圈”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