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

(2008-11-10 12:17:45)
标签:

教育

一、物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新经济风暴的起源,是新经济浪潮的动力,是新经济时代的标志。信息技术更是新经济企业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内容可以用“3A”、“3C"’、“3D’,表示。“3A”即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家庭自动化(House Automation);“3c”即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3D”就是数字传输(Digital Transmission)、数字交换(Digital Switching)、数字处理(Digital Processing)。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物流信息技术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物流经营的方式,推进了物流的变革。
    物流信息技术主要由通信、软件、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于各种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手段、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仓储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条形码信息技术、射频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等现代尖端科技。在这些尖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以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储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种信息技术集成的一体化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直接切人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车辆、仓库等)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它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通过“点、线、面”的立体式综合管理,实现了物流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有效地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服务素质,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地位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没有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就谈不上现代物流。进入21世纪以来,新经济的特征日渐突出,生产、流通和消费间的运用网络和组织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传统的物流方式向现代的方式引进。随着通信、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引用,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信息化成为信贷物流的普遍特征,成为重要的支撑和保证。物流信息化就是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广泛引用信息的技术,具体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业化、信息数据的数据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施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等。从世界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要向物流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工业化已经基本上到了一个高级的阶段,向物流信息化发展,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无论是日本、韩国、欧美,都是走过了这样一个进程。信息技术在物流中支撑和保障作用,目前我国物流网络已经初步覆盖到整个西部甚至全国,但在业务操作中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使用传统的电话、传真的方式进行物流信息的沟通。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公司的局域网,但没有建立起全国联网的电脑网络,对物流信息的管理也是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主。信息化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企业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最后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难点,比如说信息采集,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两套,就不容易实现实时的信息采集,所以,必须要使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统一,或者说必须用信息系统来做业务, 比如说实施ERP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好信息的采集问题。从物流信息化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保障物流的安全,提升物流的服务品质,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具有特殊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有一下几点:

1.信息是物流的重要功能
    在物流活动中,信息是重要的要素。物流信息对于物流活动来讲,犹如灵魂和生命一样的重要。可以说,物流活动中没有信息的支撑,就如同没有物流系统。这是因为信息提高了物流各个功能环节的效率。在运输环节中,由于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地面运输车辆和水运船只进行精确的跟踪定位,同时还提供交通气象信息、异常情况报警信息和指挥信息,不仅确保了车辆、船只的运营质量和安全,而且也能进行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化组合、运输网络的合理编织,大幅度提高了运输效率;在货物保管环节中,由于使用了条形码信息技术,使商品的出入库、库存保管、商品统计查寻、托盘利用等所有保管作业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操作和自动管理,大幅度降低了保管成本,提高了仓储效率;在装卸搬运和包装环节中,由于使用了电子数据信息和条形码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装卸搬运、模块化单元包装、机械化分类分拣和电子化显示作业,大幅度提高了装卸搬运和包装作业效率,加强了为用户的服务。
   2.信息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
   由于使用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使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等各环节功能之间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批量传送,特别是各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各种类型单位之间的横向数据交换。这就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功能有效地衔接和整合起来,发挥了物流系统整体和综合优势。
   3.信息提升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整体效益
   由于有了互联网,充分利用事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信息系统,把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企业、金融信贷企业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及时、准确、批量地交换有关数据,并使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有机地连接起来,提升了整体效益。同时,使生产、流通和消费能动地协调起来,克服了横向阻隔,实现了良性循环,避免了大量无谓的浪费,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4.信息是物流活动的组织基础
    物流活动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资实体的运动相互联系在一起,相互沟通则要通过物流信息来实现,其基本资源的调度也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因此,组织物流活动必须有信息作为基础。只有保证物流信息的畅通,才能使物流活动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
    5.信息是物流系统计划决策的依据
    计划是任何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决策是为了确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标。编制计划是预先决策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实现目标。编制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各类可靠的信息。物流系统的计划决策信息一般包括市场信息、环境信息和内部信息。这些是编制物流系统计划的重要依据,对物流活动有着全局性的影响。
     6.信息是进行物流控制的手段
     在物流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必须掌握反映标准和执行情况的信息,以期对物流活动进行控制。控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指挥调度,使物流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以及各项标准顺利进行;另一种是利用信息的反馈作用。利用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反馈,了解物流活动状态,并与标准信息相比较,找出偏差,及时对物流活动进行调节或是修正计划,从而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