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欧红嘴白头鸥
北欧红嘴白头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7,375
  • 关注人气:2,6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镜·国境·花径(四)

(2015-11-26 15:21:13)
标签:

呼伦贝尔大草原

旅游

原创摄影

湿地景观

额尔古纳河右岸

分类: 驴影浮光
从满洲里沿着301省道向东北方向的额尔古纳市进发,沿途是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右岸。一路水丰草茂,天高山远,沿途除了大群游牧中的牛羊和零星几处边防驻军的营地外,很少见居民点,更别提加油站或商店等服务设施了。因此常走这条路的司机师傅都会预先把油箱灌满。此外虽然省道的路况尚可,但最好还是多车结伴而行,避免单车涉险。
 
亲眼见到草原上的羊群,才发现不像诗歌里唱咏的那样洁白如云,不知是诗人太浪漫了还是鸥太较真儿了。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

 

坐在车上有些颠簸,瞧,这张就把地平线给摆斜了,像是外星人降落到地球上因不适应地球引力而没站稳一样。

空镜·国境·花径(四)

P2

 

车行之间,右侧开始出现一些大兴安岭西麓余脉的山梁子,中途选择了一处开上去可一览额尔古纳河河道形成的湿地景观。由于这一段河道流经的草原地势平缓,河道弯弯曲曲如九曲回肠,有的地方还生出很多大大小小的河岔,这样的景观只有俯视才看得清,多亏有了这几道山梁子。

通往山梁子坡顶的是一条土路,上面有一块能停放五六辆车的空地。按说这样的景点是免费的,但坡顶有几个三大五粗的汉子在收钱,好在也不多,每辆车仅收取十元“停车费”。

 

下了车赶到坡顶的边缘一眼就被惊呆了!

空镜·国境·花径(四)

P3

 

网络资料:

黑龙江的上游克鲁伦河流入呼伦湖后再次流出形成河流,始称额尔古纳河。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将额尔古纳河定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源出大兴安岭西侧,西流至阿该巴图山脚,折而北行始称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西的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的恩和哈达附近与流经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长1,620公里(其中海拉尔河622公里),属山区型河流,结冰期6个月。额尔古纳河大部流经宽阔的谷地,河水清澈,含沙量少。

额尔古纳河上、下游流域地形差异很大,阿巴盖堆至黑山头为草原丘陵区,地势平坦,河谷开阔,多湖泊沼泽,水流分散,杂草、柳条丛生。自右岸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流入后水量大增。自粗鲁海图至吉拉林河段河谷变得狭窄,河中沙洲和岛屿较多,河水变深。自吉拉林以下,河水进入峡谷,河谷更窄,两岸山地陡峭,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河水宽约200~300米,水深在2.5米以上,可以通航,是良好的航道,且水能资源丰富。
额尔古纳河沿岸地区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鱼类品种很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宜农、宜牧,是人类理想的天堂。

长667公里的额尔古纳河,蜿蜒曲折地勾画出了中国雄鸡状版图上巨冠的轮廓。自《尼布楚条约》之后,中俄两国以河道中心为界。如今,界河已被开发成风景区,供游人游览。

 

河道飘逸如凤尾,到此打个马蹄结。

空镜·国境·花径(四) P4

这个马蹄结就是在此登高眺望的主景

空镜·国境·花径(四)

P5

 

坡顶山脊,下面蓝顶的建筑应该是一处商业服务区。

空镜·国境·花径(四) P6

云在天上飘移,地面的景物处于不断的明暗变幻中。

空镜·国境·花径(四)

P7

空镜·国境·花径(四)

P8

 

湿地的另一边,河岔纷杂,中间夹杂着红叶的灌木和小乔木。

空镜·国境·花径(四) P9

据同行的当地人说,河那边起伏的山峦就是俄罗斯地界了。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0

 

那天云朵也赶来凑热闹,弄得天上比地下还热闹。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1

70mm端最多只能拉到这么近了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2

 

山下的301省道和上山的小土路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3

那边是坡顶的停车场,插着红旗的架子下就是看场子收钱的。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4

 

坡顶上嶙峋的岩石随长年的风向形成一定斜度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5

风化得可以摆上文人的案头了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6


山头上的一座敖包,如果在西藏应该就是一座尼玛堆了吧。

空镜·国境·花径(四)P17
 
网络资料: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 堆子" ,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有关成因比较统一的说法有五种:
一种说法认为,敖包是历史上蒙古各部落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灵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
第二种说法认为,各部落打仗的时候,都要极力抢占山头。胜利的一方,就把他们战死的将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上,用石块将坟墓覆盖,以作纪念。在长期的征战中,今天我这一方胜利了,把烈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明天你那一方胜利了,抢占了这座山头,也把烈士的遗体埋葬在这里。这样,一来二去,石堆下双方牺牲将士的遗体就都埋葬在一起了。征战双方的任何一方,只要重新抢占了这一片草原,就要带着各种战利品前来山头上祭奠英灵。久而久之,石块越垒越高,人们便把它称之为“敖包”。
第三种说法认为,敖包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坛。自古以来,草原上的牧民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然而,遇到大旱之年,到处都缺少牧草。牧民们便用他们的传统方法,在山头上垒起石堆,由部落的首领领头,在石堆旁边祈祷,祭祀上天,降雨救灾。
第四种说法认为,敖包是远行的商人们用石块垒起来作为马队、驼队的路标用的。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人们就有这样一种传说。因为,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来就是“驼道”必经之地.
第五种说法认为,敖包是部落作为打仗时传递信息用的,与中原地带古战场的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
按照有关史学专家的意见,敖包大抵分四种类型:一种是用来标明旗(县)、省界的界标;一种是幸福为了镇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设置的;最多的是第三种,用来安葬苏木达日嘎(乡一级的长官)、扎萨克(旗长)、英雄、名人、活佛、喇嘛。第四种是作为道路的标记用的。清人姚元之写过这样的话:“夷人每出必骑,骑必驰骋。垒小石于山颠,谓之鄂博(即今所说“敖包”),以志远近。”
总之,“敖包”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神灵在其位,世袭传诵,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佛教传入以后,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使其进一步被神化。

 
这时候主人招呼我们该上车继续赶路了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8


结束了这一场无约的敖包相会,心中还有几分不舍。

空镜·国境·花径(四)

P19

 

继续赶路,向着那个久仰大名的额尔古纳。

空镜·国境·花径(四) P20

 

今天是感恩节,知恩才能感恩,更重要的是报恩。

谨以本文在此感谢各位博友的光临!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