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大伦
罗大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75,109
  • 关注人气:58,1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孩子,我跟你拼了!

(2016-01-28 08:16:41)
标签:

健康

中医

育儿

分类: 国学

       先讲个真实的故事:那天有外地的朋友找我,说什么时候我过去,请我给一个小伙子看看,他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后来,我路过那个地方,看到了小伙子,瘦瘦的,有些文弱的感觉。他的家人告诉我,这个小伙子刚刚安排到了一家大型企业上班,家里安排的,但是去了无法工作,干几天,就说头晕、无力,每次都要昏倒。结果休假,回家就什么事儿都没有,结果再上班,还是不行。问我这是什么病?

        其实,我一听这情况,心里就明白八九分了。我看了他的身体,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就问他平时如何,结果,这家人对我一讲,我就彻底明白了。

        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这孩子在家里,就是皇帝,从小全部溺爱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敢忤逆。但凡他想做的事,家里就做,他不想做的,就坚决不做。也就是说,大家都围着他转。

         结果,到了单位里,世界完全不是这样的,原来这二十多年都是虚假的,所以这孩子根本就承受不了任何挫折,结果身体也有反应,但是一回家打电子游戏,一切正常。

         我当时给出了些主意,因为他上班确实很痛苦,我建议家里安排他休假,然后离开家庭,独自生活一下。

         当时所有人都反对,说他现在无法离开父母,离开一天都活不了,因为精神上就觉得关爱没有了。

         后来,我听说这个孩子连单位看大门的活都干不了,干任何工作都超不过一周,最后只好在家里玩游戏。我想,这个家庭未来会很痛苦吧。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见到太多太多,举例子多了我都怕得罪周围的朋友,因为我的朋友中,为此而发愁的就有很多。现在一听到类似的情况,就会先了解这些孩子,当年在家庭是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我们的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太关键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的性格,但是现在却有太多家庭,对此毫无在意,以为对孩子好,就是顺从孩子,把一切美好的都给孩子,其实,规矩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过分溺爱,会最终毁掉孩子的性格,令孩子未来无法适应社会,其结果,会很悲惨的(对不起,不用悲惨两个字,我觉得都无法形容最终结果)。


          这些溺爱里面,有孩子的父母本身溺爱的。对孩子各种言听计从,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我见过有的母亲,会整天晚上不睡觉,看着孩子,害怕孩子咳嗽。各位,这个孩子一天也就咳嗽那么几声而已,但是家长紧张得不得了。我说,如果你睡觉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旁边瞪着眼睛看着你,心里默念:“千万不要再咳嗽,千万不要再咳嗽......”您想,三个月后,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是我,会被吓疯的吧?)

          还有的家长,坚信自己的孩子身体虚,到处求访名医,开各种补药,曾经有孩子妈妈,一见到我,就拉着我的衣服,浑身发抖地哭:“快救救我的孩子吧,我的孩子身体虚啊。”此时,她的小女儿紧紧地依偎在妈妈,被吓得呜呜直哭。

          我回答,这孩子的身体失调,全部源于你这个妈妈,你什么时候情绪正常了,孩子的身体一定会恢复的(其实,这孩子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结果我都解释清楚问题的来源了,等我要走的时候,这妈妈再次哀求:您就给开个补药吧。


           我的观察,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处置异常的,有个特点,好像多数的家庭,家庭结构有问题。比如,很多家庭是女性掌权,孩子的爸爸,往往是性格特别温柔,在家里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甚至,有的是爸爸位置缺失的,比如,有的爸爸常年不回家,不参与孩子的教育。有的是单亲母亲带着孩子的。

           前面那个无法工作的小伙子,就是父母离异,新的孩子父亲觉得不能对这个孩子狠,要体现关爱,所以全家溺爱。

           所以,我每次遇到这样的家庭,都会让全家开会,讨论一下,未来该怎么办。我想,如果这个家庭的关系不理顺,恐怕孩子会被溺爱下去的,别人怎么说,都是没有作用的。


        而我见到更多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溺爱的。

        这种溺爱,是令人发指的溺爱。

        比如,我见过全家做了一桌子的菜,结果小朋友上了桌子,眉头一皱,不喜欢吃,我就要吃皮萨,结果,姥姥立刻就出去给买皮萨的。谁拦着,就跟谁急。

        我还见过这样的,孩子五年级了,系鞋带,都要爷爷奶奶来做的,吃饭还要爷爷奶奶喂的。这位爷爷说:“只要我的孙子咳嗽好了,我立刻死去都可以的!”

         我见过上了公共汽车,爷爷拼命往里挤,给孙子抢座位的。

         那天在深圳酒店,晚上的自助餐,我看到面前的一幕,孙子像要吃三文鱼生鱼片,结果,爷爷立刻把陈列盘里面所有的生鱼片,用大夹子这么一搂,全部装到自己的盘子里,给孙子拿回去吃,全然不顾后面的人望眼欲穿。

         那天在一个风景区,一位爷爷说:“谁要是挤到我的孙子,我就跟他拼老命了!”


          那么,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其实,这么做对大人来讲,是没有什么的,他们这样,觉得是对孩子好,觉得自己很伟大,付出了这么多。但是,他们不知道,最终伤害的,却是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如此“关爱”下,变得非常自我,他们会感觉一切都是围绕着我来转的,这样的性格一旦形成,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会备受挫折,会觉得与之前的世界完全不同,所以,会立刻就想逃会来,可是,老人、父母迟早都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么,孩子会逃去哪里呢?

        最终,失意落魄恐怕是难免的了。

        所以,这样的孩子最后性格往往有问题,在挫折之后,会比别人受伤更重,会逃避社会,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导致出现身体问题。

         我明显地感觉到,现在这一波浪潮开始了,当年的独生子女,很多开始出现问题了,所以陆续被家长领着来看病。

          更严重的,会危害社会,比如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的暴戾事件,那种开车撞了人,下来看被撞者没有死,还补上七刀的人,他就是开着轿车上大学的。


          所以,每当我看到被溺爱的孩子,我的心中都会由衷地感到悲哀,多么好的孩子啊,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这个孩子怎么知道以后的生活将多么痛苦啊。


           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第一,这样的家庭,如果意识到了,就必须全家开会,统一思想,要了解,现在在某些方面对孩子严厉,是真正的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家庭每个成员,都要担起责任,从自己做起,来影响孩子。

            但是,非常遗憾,通常都是到孩子生病的时候,大家才能意识到,而平时,这样的家庭很少有觉醒的。


            第二,理顺家庭关系。很多家庭的父亲职责缺失,前面我讲的那个认为孩子身体虚,需要大补的家庭,孩子的爸爸就是一个特别憨厚的人,站在边上一直不说话。我对他说:“你一定要担起责任,引导家里的气氛导向,不能由着孩子的母亲走。”古代讲慈母严父,父亲往往在家里起到监督的作用,如果父亲的指责缺失,则往往母亲的爱会泛滥,导致溺爱。

         那种爷爷奶奶溺爱的,往往是父母的职责缺失,比如,父母忙于事业,有老人来带孩子,结果,四位老人比着对孩子好,所以会在孩子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还喂饭给孩子吃。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放弃一部分经商的利益,回到家庭,担起带孩子的责任。这样才能使得家庭位置正常。


        第三,学习传统文化。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种溺爱,在北方非常多,而南方,比如广东非常少,为什么呢?在广东,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很多村子还有宗族观念,所以老人为尊,有长幼尊卑的观念,此时,老人不但不会溺爱,还会教给孩子规矩,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挑菜,先吃好后,要对长辈说:“爷爷奶奶我吃好了,您慢吃”,等等,这些规矩,看似严厉枯燥,但是对孩子非常有好处,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就健康,懂规矩的孩子,就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就这个吃饭后对大家说我吃好了您慢吃,我也是小时候被父亲教育出来的,没有做到,要挨打的,但是对我确实有益的,有人说罗博士很文雅,其实,这都是父亲教育的结果。

       有网友说的好,现在很多人,一方面反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社会上一出了什么令人气愤的事件,有指责:“哎,中国人啊,不可救药!”

        传统教育,里面有很多合理的地方,符合人类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原则,所以,我现在一直力争把这些道理阐发出来,这个事情,要一直做下去。

        

        第四,隔离。如果上天可怜这个孩子,让这个家庭意识到问题了(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幸运的啊),那么,这个家庭对溺爱者,要有意识地慢慢隔离。比如,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就尽量减少爷爷奶奶的责任,令他们溺爱的机会减少,因为他们很难真的修改自己的行为。比如,母亲溺爱孩子的,要更多地由父亲来带孩子,母亲要减少与孩子的互动机会。这对溺爱者来说,会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如果她真的想对孩子好,则必须这么做。除非她心里想的是满足自己,对孩子的未来无所谓。


       总之,溺爱是个大问题,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都很严重。我觉得此事对大人没有什么影响,满足自己的泛滥的爱心而已,但是对于孩子,却特别残酷,甚至能把孩子的未来毁掉。所以,意识到溺爱,改变溺爱,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让正在溺爱中的家长,意识到自己在溺爱,实在是太难了,弄不好他们会说:“我和你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