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100书之-心灵七游戏

标签:
读书安顿心灵毕淑敏女性情感 |
分类: 《心理师的读书会》 |
一、
毕淑敏,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十七岁赴西藏阿里当兵服役十一年,转业后回北京。30岁后开始从事写作,有诸如《预约死亡》、《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优秀作品。此书是毕淑敏在系统接受心理学训练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后写给大众的一本“心灵书”,2004年出版后便成为口碑极佳的心灵作品。北京人艺曾将其拍为话剧。此书多次再版,后更名为《心灵游戏》。
毕淑敏的文字是我所偏爱的,窃以为,不论内容如何,她的文字本身对心灵就有一种安抚作用。读她的书对于我来说,宛如一次次心灵的SPA。
在毕淑敏的著作中,我偏爱她的散文,在她的散文类作品中,我偏爱这本《心灵七游戏》。然而此书不同于毕淑敏其它书的是这本书是在毕淑敏接受几年正规心理学训练之后的作品。除去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的文字优美醇香之外,更多一份心理师对人心理上专业的引导。我经常会推荐这本书给身边的朋友和来访者。为写此文,我再次静静的细读此书一遍,认真的做其中的每一个“游戏”,在许多地方,眼睛依然湿润,内心依然震撼。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本书,开始一次心灵的探索之旅。就如毕淑敏所说:“这书中的每一个游戏,我都曾经有兴趣的完成过,沉浸其中落下的泪水,已经化成我的钻石。让我们一起来玩儿游戏吧,一如沙漠中同饮一捧泉水,合乘一车奔向远方。”
二、
游戏1我的五样:清晰什么对你最重要,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清晰自己最想要什么,或清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才会让我们把有限的人生精力,放在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地方。
当年的比尔盖茨如果不是在大学果断退学,可能就没有他现在的一切。而他之所以那么果断的从哈佛大学退学,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游戏的第一步是首先找到一张白纸,然后写上:XX的五样。然后最好一个人,不被打扰的安安静静的想一想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然后一一列上。
接下来的步骤有些残酷,那就是你要逐一的去掉你五个中间的一个,(你可以用墨水将它涂掉,而毕淑敏建议的是你用剪子或手将其从白纸上扣掉。这样做游戏会更震撼。)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那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逐一去掉自己生命中的其它重要的四样是残酷的,然而毕淑敏说:“这个游戏的核心价值就在这里——你要学会放弃。”在这样放弃的过程,你会感觉内心的撕裂与拉扯,但是也会逐步接近赤裸裸的真相——那就是什么对于自己最重要。
毕淑敏带领大家做这个游戏时,有三点感受:
一个是,很多人的五样的结果都是高度一致,具体怎样一致呢,我就不说了,怕误导你模仿。第二个是,她发现没有人把“金钱”留到最后,这让我很感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似乎已经把金钱放在第一位了。然而我们真正想要的是金钱吗?第三个感受是,她相信,每个人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不是罪恶,不是丑陋,而是温暖柔和快乐明亮的东西。对此我也深信。
在书的最后附有毕淑敏自己的“五样”: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最后她留下的是“笔”。
当结果真相大白的时候,毕淑敏说到:“我细心的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朋友,做做这个游戏,然后也许你就会真正彻底的清晰自己内心真正最重要的是什么,之后你的人生将会不同。
游戏2、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探索你怎样成为现在的你
这个“重要他人”是指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我们(好的或坏的影响)的人。或者是我们的父亲或母亲或是某个老师,或是某个人···这个游戏很心理学,我每天在咨询室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和来访者们探索这个。
游戏很简单,拿出一张白纸上面写上:XX的重要他人,然后依次写上你的重要他人。
毕淑敏讲到了影响自己的“重要他人”,是她小学时的一个女音乐老师,在一次歌咏比赛的排练中,她认为毕淑敏唱歌跑调,将毕淑敏剔除出歌唱队,后来又让毕淑敏回来,是因为为了声部平衡,毕淑敏下去,就有一个男孩也得下去。老师觉得男孩受毕淑敏连累很无辜,于是就让毕淑敏回来,但是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毕淑敏在台上只能开口,但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少年的毕淑敏没有勇气和老师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退出。”她屈从了。然后从此毕淑敏就有了一个再也不能唱歌的毛病。就是唱不出来。直到30多年后,毕淑敏学习心理学后,在清理这段与自己“重要他人”的成长经历后,毕淑敏终于能够重新放声歌唱了。
还有美国著名的女主持人奥普拉,她在9岁就被表兄强奸,十四岁就未婚先孕,并自曝自弃,暴饮暴食乃至吸毒,并曾试图自杀。就在这时她的父亲对她说:“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奥普拉开始挣扎奋起,大学毕业后获得一个电视主持人的位置,并大获成功,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她对书的狂热热爱和她的影响力,改变了许多书的命运。成功之后,她每年都会把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用来做慈善。她认为自己现在的这一切,都是来自于父亲当初的那句话。那个强奸她的表哥是奥普拉的“重要他人”,而父亲也是奥普拉的“重要他人”。
还有前通用汽车的CEO杰克韦尔奇,他说母亲给他最大的礼物就是“自信心”。韦尔奇从小说话有些“结巴”,但是他的母亲却对幼小的韦尔奇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所以从小韦尔奇就从没有把自己的“结巴”当回事,进而逐渐有了一颗对自己的自信心。母亲就是韦尔奇的“重要他人”。
···
朋友,静静的想一想,你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吧,他(她)或者对你有好的影响,或者有不好的影响。我们需要记住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好”的重要他人,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帮我们点燃内心的太阳;同时我们也要“清理”那些在我们生命中给予我们创伤,挫折的“坏”重要他人。我们无需怨恨他们,但是我们要清理他们对我们的不良影响。走出他们对我们的“魔力控制”。从这个角度上说,寻找我们的“重要他人”,就是抚平我们内心创伤的温暖之手。
游戏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力量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产生
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这个游戏,将让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找到一张白纸平分成三栏,在左侧竖栏上写上:身高、体重、相貌、出身阶层、教育程度、性别、性格、人际关系、职业、配偶、家庭、收入等。而在横栏分别写上:真实的我、理想的我、别人眼中的我。然后以这三个“我”来填写左侧的内容。
很多人做完这个游戏后,会有一种差异的感受,也会发现自己对真实自己和理想中自己的评价的差距往往有很大。比如觉得自己不够美丽英俊,比如觉得自己学历不行等等。总之一句话:你已拥有的,你不喜欢。你总想要一个更好的自己。
还有许多人做过这个游戏发现,自己在别人眼中也许是开心快乐的,但是真正的自己却不是如此。在别人眼中我们也许总是笑脸相迎,但是真正的自己的内心却时常痛苦难受。
如果你做完这个游戏,你发现这三个“我”的差距很大,那么你要注意你的心理健康了。因为你的自己已经开始有些“分裂”。
多年之前,当我刚接触心理学的时候,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天天流泪,那是因为学了心理学才发现,自己的“真实我”和“理想我”有那么大的差距。那时候的我,几乎不接受“真实我”,而用“理想我”来要求自己,于是经常感觉无力紧张焦虑,达不到内心的要求而经常充满自我挫败感和自我憎恨感。可以说,那时候我,是有些自我“分裂”的。
多年的心理学实践中,我已经逐渐的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把自己的能量,用在和自己的“缺点”较劲儿上,而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的实现自己的目标。现在,自己的三个“我”之间已经没有太大的差距。曾经“分裂”的自己也渐渐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认真做做这个游戏,你也许会和我一样,对真实的自己内心升起一股“心疼”与“怜爱”,那就从此自我接纳吧,真正的力量也从此开始而生发。
游戏4、你的支持系统:在你困境时什么会支撑你
也许当我们无事的时候,不会觉得“支持”系统那么重要。但是当我们遇到人生的危难和艰辛的时候,能否能够挺过去的关键,往往是我们是否有一个“支持系统”。
现在做做这个游戏,拿出一张白纸:写下XX的支持系统,然后1、2、3、4的写下去吧。也许其中有你的父母和伴侣,也许其中有你的知己,也许其中有一本两本对于你特殊的书,也许是你的信仰,也许是你的信念······
我也希望你能够在你的“支持系统”中也写下“你自己”的名字。
因为就如毕淑敏所说:“最好的支持系统,是在你万般愁苦的时候,陪你叹息,为你殚精竭虑思索出路的人。最好的支持系统,是你在矛盾中,他不指责不批评,只是陪你一同走过沼泽。他相信你一定会理出头绪再下定夺,他的职责就是和你一道沥风沐雨···”
游戏五、再选你的父母:家庭会伤人
这个游戏不是让你真的再选父母。只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来让你更深的思考体验一下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因为父母对于我们的影响真的是太巨大了,就像一个小时候总被父母打骂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就会怕领导,因为他会潜意识中把现在的领导当成小时候的父母;就像一个人从来不曾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认可与鼓励,那么他的内心可能永远是虚弱自卑的。
你可以拿出一张白纸,上面写上“再选XX的父母”然后写上你想好的父亲和母亲的名字,或在他们的名字后写上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写的过程中,也许你就会发现,在你成长过程中最渴望和最欠缺的部分。这个游戏不是“不孝”,而是有心理学意义的。我们可以在这个游戏中,弥补我们一直以来的缺憾,表达你内心一直压抑的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构自己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欠缺的,我们父母没有给予我们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来给予自己。最终我们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父母,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中对理想父母的形象。如果我们总不能走出这样的遗憾,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没有真正的长大。
如果我们更深层的懂得生命,也许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父母是最适合我们的。他们给我们带来一些不足,也必定会带来一些好处。就像对于我来说,也许平凡的父母无法再工作上事业上帮助我,但是却也因为他们不能帮助我,而让我自己自强自立,进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一样。
喜欢这个游戏的最后毕淑敏的一句话:“父母是不可以再选的,但可以在我们的心智重新认识并复活。”
愿每个人经过这个游戏后,能够更接纳、理解自己的父母。
游戏6、我的墓志铭-面向死亡的修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个游戏有些不好,因为中国人往往是忌讳谈论死亡的。然而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面对死亡,理解死亡,才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完整,因为死亡也是我们生命的重要一部分啊。
游戏上半部是,假设你现在在飞机上,然后飞机突然将要失事。乘务小姐给每个人准备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然后让大家写下遗言,然后这些遗言会封存在一个不会被损坏的盒子里,将来可以给每个旅客的家人看。然后你静静的在纸上写上你的墓志铭,或者用毕淑敏的话说用一些话来给自己的这一生“盖棺定论”。
有个钟表匠的墓志铭是:“这儿躺着钟表匠汤姆斯的躯壳,他将回到造物者手中,彻底清洗修复后,上好发条,行走在另一个世界。”
有对夫妻为出生三周便夭折的孩子写道:“墓碑下是我们的小宝贝,他既不哭也不闹,只活了21天,花掉我们40块钱。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有个俄国的汉学家彼得罗夫的墓上只有一个大大的字:“梦”
······
在墓志铭中,还是最喜欢著名书法家启功为自己写的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你会和我一样,在读过这个墓志铭之后,开心的笑出来了吗?我想,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对待生命的达观态度。是的,给自己写一个墓志铭吧,为自己的一生定个“调儿”,让我们的生命不用那么沉重与负累,而多些轻舞飞扬吧!
游戏七、生命线:绘制你人生的蓝图
生命线是什么线?就像飞机的航线,铁路的铁路线一样。生命线就是我们每人生命走过的路线。这个游戏就是画出你自己生命的路线图。
准备一张白纸,准备两支笔,一支笔是红色,一支笔是黑色。用以区分心情。然后把纸张横放,从纸的中部,从左到右画一道长长的横线。并标注一个箭头,代表你的生命的方向。
就是这样:
然后在左边写上“0”这个数,在右侧箭头的尽头写上你预计自己活的年龄,可以是60,70,80,并写上XX的生命线。
XX的生命线
0岁――――――――――――――――>80岁
然后在你的生命线上,标注出你现在的年龄,如果你预计自己活到80岁,你今年20岁,那么就在生命线的四分之一处标记一下,这样你的生命线就被分为两半,左边是过去,右边是未来。然后用笔标注一下你生命前20年的经历。如果是件快乐的事就用红色的笔写在生命线的上方,如果是痛苦或创伤的事就用黑色的笔写在生命线的下方。
然后完成了我们生命的“过去”,就进入我们的将来。你可以沿着你的生命线的坐标,把你这一生想干的事,你要实现的愿望都写在右边生命线的上方。并写上你要完成它们的时间和年龄。然后也将你将来的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比如父母的去世,用黑笔写在右边生命线的下方。
全部完成之后,你张生命线就是你人生的蓝图。它将是你人生的指南针。
毕淑敏讲到自己的一个经历,她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个“作家”,可是直到30多岁还没有开始动笔写作,有一天他的弟弟提醒了她自己的这个理想,毕淑敏决定拿起笔在工作之余开始写作,在几年耕耘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也请你把自己的理想写在你的生命线上吧,并写上要实现它的时间吧。
三、
作为心理师,我个人对这部心灵作品非常钟爱,不仅因毕淑敏老师的文笔优美,每个字每句话都宛如一缕阳光轻抚心灵一样。更因为,这本书在轻松讲述7个游戏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就将心理学上几个重要的问题理清楚了,如果你有心,认真的思考和实践这七个游戏,并在游戏后静静的思索一番,可能你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都会不经意间开始变的清晰明朗。
第一个游戏,会让你清晰生命中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作为这个游戏,看到纸上只剩下的那唯一一个时,我的心彻底的静了,因为我知道,就是“它”了。(有机会我会谈谈我的五样)
第二个游戏,找到影响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就是要认真清理一下我们成长历程中的“创伤”,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难过,因为会勾起我们成长中的一些不好的感受,然而处理其确实重要的,不然可能我们一生就会“卡”在那里而出不来(心理学称其为“未完成事件”)。就像毕淑敏直到30年处理了自己和小学音乐老师的“往事”后,又能够重新当众歌唱了一样。
第三个游戏,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会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在的“理想我”和“真实我”的“分裂”。进而,让我们能够真正的“接纳自己”,整合自己之后,能够真正的释放我们内在的无尽的力量。
第四个游戏,找到我们的支持系统,这点对于我们在逆境时特别重要。我在咨询中,会着重探索来访者的“支持系统”。当然我始终认为,最根本最核心的“支持系统”应当是我们自己。
第五个游戏,再选你的父母。对于这个游戏,我更看重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看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进而能够对自己的父母和自己有更深的一层理解。要理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一生的幸福至关重要。
第六个游戏,写下你的墓志铭。个人觉得这个游戏的重点在于让我们“跳出”人生来看自己的一生。同时也是给自己的人生“定个调调”。也愿我们的生命不用那么沉重与负累,多些轻盈!
第七个游戏,画下你的生命线。也就是画出自己“生命的蓝图”。不过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过于“幻想”而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毕淑敏老师恐怕也怕大家在这个游戏中走偏,所以提到了我们要“活在当下”。不然,我们就容易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而失去每一个宝贵的“今天”啊。
四、
·清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寻找我们的“重要他人”,就是抚平我们内心创伤的温暖之手。
·自我接纳,做一个完整的人。
·父母是不可以再选的,但可以在我们的心智重新认识并复活。
·面向死亡的修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五、
用毕淑敏书中的一句话作为对此书最后的点评最为恰当:
这书中的每一个游戏,我都曾经有兴趣的完成过,沉浸其中落下的泪水,已经化成我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