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理历史旅游民俗情感人文摄影杂谈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拉萨距珠峰大本营近七百公里,按计划我们应该在10月17日傍晚前抵达日喀则市,日喀则市是我们冲击珠峰大本营的桥头堡,距珠峰四百公里左右。所以,我们10月17日中午从布达拉宫下来有半天时间是能赶到日喀则市的。
拉萨至日喀则这段路还属于川藏线限速路段,来往的车辆也见少。随着海拔的再次升高,道路两侧已基本没什么树木了,土质也不好,属于鹅卵石沙质土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沙漠化(年木乡附近),估计种什么都很难扎得住根儿。15:20分,我们在大竹卡附近跨过了雅鲁藏布江,我们狠狠地多咔哧一会儿,弥补了大拐弯处未遇到它的缺憾。而此时的雅鲁藏布更显恬静安详,驯服地积蓄着能量,渴望着那大拐弯处的撞击和洗礼。丹曲讲过:他们家那边的金沙江是爱国河,拐了个弯儿变长江了。雅鲁藏布、怒江、澜沧江全流国外了,它们都不爱国。丹曲偶尔的“至理名言”透着他的质朴和简单。
日喀则地区境内拥有全球海拔超过八千米以上山峰十四座当中的五座,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平均海拔四千多米,光边境线就有一千七百多公里。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往来路上成都军区的车辆也不少,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去地震灾区的救灾车队。今年西藏的地震次数不少。日喀则和当雄等地都相继发生了地震。我们从北京出来的第二天,当雄就发生了6.6级地震,当雄距拉萨只有七十多公里。地震直接导致了拉萨的游客更为减少,也成就了鱼日山和淡忘在拉萨八廓街淘到物美价廉的“疯狂”。还着实让远在家乡的亲朋好友们替我们捏了一把汗。晚18:05分我们顺利到达海拔3840米的日喀则市,丹曲的“宝马”也为冲刺珠峰加满了最后一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