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半月谈 20——吃吃喝喝

(2009-11-24 00:19:16)
标签:

日本

东京

筑波

镰仓

横滨

神户

尼崎

芦屋

姬路

大阪

京都

旅游

别处

分类: 日本半月谈

D11:20090715 大阪 - 京都(京都) - 大阪

 

    曾经看到有人总结的一段颇具调侃意味的食经——“中国人用嘴巴吃喝,西方人用脑子吃喝,而日本人则用眼睛吃喝”,想想还是挺有道理的。

 

    中国菜肴独步世界,上到宫廷大宴,下至各类民间小吃,有甜有咸,又酸又辣,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甚至不同的家庭都各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可谓五味俱全,口感丰富;西方菜系则主要追求营养搭配,无论是肉类、蔬菜还是面食,都是简单地煮一煮,了不起再淋上些不痛不痒的酱汁,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整成一样的味道,也算是其永恒的一大特色;而日本菜也很有意思,大多数时候乒乒乓乓一大盘子端上来,满眼是制作精美的餐具,里面点缀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刺身、寿司、酱菜……吃是无论如何吃不饱的,多看上两眼,也算饱个眼福。

 

    布料搭配的寿司,是ISSEY MIYAKE(三宅一生)今年橱窗的主角。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也算应了日本菜用眼睛吃喝的精髓。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现在回想在日本吃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很奇怪既不是盛名远扬的寿司,也不是茹毛饮血的刺身,竟然是那些平平无奇的米饭。记得刚到日本的第一顿早饭是在筑波的学生公寓,一阵“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的寒暄以后,食堂和蔼的大妈递出一碗米饭,一条咸鱼外加一份味增汤。当时还颇有微词,虽然作为吃大米长大的南方人,但一早就来上一碗干不拉几的米饭还是有点不太适应。几天以后,当我们兜兜转转地从东京来到大阪,突然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在酒店的自助早餐上乘上一大碗米饭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真正爱上了这样东西。

 

    说日本的米饭好吃,还真不是盖的,即使再有仇日情结的愤青,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一般中国的米饭,充其量也就是下菜的工具,没有菜光来饭,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咽得下去,当然事先饿上十天半月的这种特例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而日本米饭,嚼在嘴里,恰到好处的粘度,松松软软,再嚼几下,似乎还有淡淡的香味,真的就可以当菜使唤。说到这里,还真得庆幸自己不能每天享用这种极品米饭,不然一天三顿,每顿两碗下肚,估计腰肥体盘的时候也就指日可待了。

 

    筑波的学生午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香喷喷的米饭和粉粉的泡菜。。。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筑地市场的一大碗色彩斑斓的生肉,鱼、虾、蟹样样齐全。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典型的日本料理,餐具永远是主角。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日式冷面。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茶泡饭,最传统的就四种材料——三文鱼、海苔、米饭和绿茶。先把提前腌过的三文鱼片煎成金黄色,滤掉上面的油。接着把海苔剪成小条,撒在米饭上。然后往米饭里冲热茶水。最后就是调味了,根据个人喜好加上盐或酱油,感觉有点像中国的菜泡饭,不过更加清淡爽口。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叫做“日式摊饼”,制作起来相当简单,先是把各种材料放在铁板上乱搅一通,差不多熟的时候淋上面糊糊,稍等片刻变成面疙瘩就大功告成了。记得曾今看过一通野史,说马可波罗特别爱吃中国的馅饼,回到意大利之后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吩咐厨师依样画葫芦做给他吃,可惜厨师太笨不知道怎么把陷包到里面去,于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匹萨。。。于是遐想是不是当年某位日本先人调错了面粉和水的比例,于是把好好的摊饼变成了现在著名的“日本面糊糊”?

日本半月谈 <wbr>20——吃吃喝喝

 

 

别处——索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e60a930100ayli.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