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1 涠洲岛-北海-上海
红色的岛屿
虽然满眼是绿色的香蕉林,但涠洲岛的颜色,应该还是红的——暗红暗红的。

其实火山岩形成的山地也见过一些,可是火山岩的海岛还真是第一回看到。从我们住的滴水丹屏附近沿着海岸线一路往东,暗红色的岩石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海水是流动的,潮涨潮落,欢舞雀跃,岩石也是流动的,犹如当年的岩浆,一路走一路留,形成一片远古的化石世界,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色彩艳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海在岩石中冲撞出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于是大海包围着岩石,岩石也包围着大海。

巨大的暗红色的岩石,不但以流动的形态静止在海岸,而且会以特有的立体几何形态遍布整个海滩,于是海滩也不再是小资的靡靡之音,平添了些许的阳刚,些许的沧桑。
潮涨潮落使岩石附着了一层彩色的苔藓,形成了涠洲岛特有的“五彩滩”。岩石上积出的小水洼中,偶尔会游动几条小鱼、爬过几只小蟹、倒映几片小云。。。
找个幽静的角落坐在岩石上,面向广阔的大海,背倚深沉的火山,不失为一个沉思的好地方——“中午到底是吃什么好呢?”

赶集
为了吃上最最最新鲜的海鲜,我们可算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方案一:潜水自己捞——结果:失败!!!
这还得拜热带风暴所赐,鱼虾都不知道去哪里躲了起来,只剩下一堆堆的死珊瑚铺在海底,虽说也挺好看的,可就是不能当菜吃。活的也有,那些黑不溜秋浑身长刺的海胆,仿佛碰一下就能飙出一坨墨水来,一副生人莫近的姿态。
方案二:堵截出海归来的渔民——结果:还是失败!!!
由于风大浪大,出海捕鱼风险高收成低,大多数渔民都选择在家歇着,躺在树荫下的吊床上,翘着二郎腿,生活乐无忧。于是一艘艘的渔船都在海边漂着,围成一个半圆,随着一波接一波的浪头载沉载浮。偶尔也会有不要命的渔夫,风急浪高地出去搏一回,但似乎收成都不大好,每每只是小虾两三只,怎么凑也凑不齐一顿海鲜大餐来。

更猛的是划着一舢板风里来浪里去的,什么叫“浪里白条”,估计也就这架势。

划近海滩,那块舢板竟然是一泡沫塑料,这么拖着拖着地就回了家,没准抹抹干,晚上还能当床睡。。。

围堵不成,于是我们想到了。。。
方案三:赶集——结果,再次失败!!!
所谓赶集,就是去岛上唯一的镇上唯一的市场,全岛渔民们的收成,部分被运往了全国各地,剩下的就被集中到了那个市场供人淘供人选。本想着即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新鲜玩意,花蟹、海参、元贝、石斑、青衣、扇贝、濑尿虾、鱿鱼之类的总少不了吧,结果转了一圈,只收获了猫鱼三五条外加几许小扇贝,也罢也罢,岛上两天,花费两百,我们的涠洲岛之旅,收获了许多,也留下了少许味觉上的遗憾。。。
银滩
傍晚时分回到著名的银滩,“滩长平、沙白细、水温静、浪柔软、无鲨鱼”。

孩子们总是精力充沛的。

偶遇比基尼美女。

别处——索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e60a930100ayli.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