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0-20090211
乐山
峨眉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有一座山叫凌云山,山上有尊佛,大号“乐山大佛”。佛高20多丈,宽7丈2尺,依岩端坐,俯视三江,头在山顶,脚踏江边,相当的有气势。

关于大佛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个老和尚(放心,没有小和尚,因此也不会讲故事)叫海通。当时山下的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于是和尚请来了两个石匠商量刻佛镇怪的事,一个石匠叫石诚,一个叫石虚。石虚为了尽快擦亮自己的招牌提出在山岩上刻千佛(相当的有现代营销头脑),而石诚则认为只有在最坚硬的石头上刻一尊与山同高的佛像才能镇住三江妖魔。二人争执不下,于是和尚说,大家各干各的,互相PK一下(很具有民主精神哦),自己则外出化缘去了。
两年后,石虚完成了千尊佛像,石诚则连大佛的一只脚都没有完成,而海通和尚也带着化来的缘和一大批的能工巧匠荣归故里(貌似中了彩票了)。附近的百姓也纷纷自发来到工地帮忙,于是凌云岩上锤声如雷,搅乱了水怪的清梦。水怪涌起千丈巨浪,想把石工们卷到水里淹死。人们纷纷捡起石块向它打去,于是水怪被活埋在乱石堆中,也算是因公殉职了。
这时,嘉州(乐山古称嘉州)有个官吏动了海通和尚的银子的脑筋,说他没有报官立案就私自开工(原来也算是违章搭建
),破坏山岩,罚银一万两,不交就剜眼睛。没想到海通和尚想都不想就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端在盘子里向那官员走去(恐怖片上演了
)——官吏吓得扭头就跑,心慌意乱中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个筋斗掉到江里喂鱼去了。
海通之后有小海通,石诚之后也有小石诚……90年过去了,大佛终于刻成了。因为这尊石刻大佛是天下最大的佛像,所以人们就叫他大佛,而旁边的那座走了老和尚又来了小和尚的凌云寺,也改名叫大佛寺。

灵宝塔,看上去很像大理的那三座塔,只是晒黑了点。
心中有佛,万物皆佛。

佛光。。。

人间净土。

乐山大佛博物馆,造型相当的酷。

内部也让人惊喜,人工与自然在这里融合。内部空间有点贝聿铭的影子,可惜施工太过粗糙,没有细节可言。右边山岩上的黑洞就是著名的崖墓,怪不得一进门就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古城门。

彷佛回到了小时候。

老人也英姿飒爽。

悠闲的四川人民,老老少少,齐聚江边,一杯茶,一副牌,一桌麻将,消磨半天时光,这样的景象印象中只有在欧洲才能见着。
别处——索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e60a930100ayli.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