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幸福快乐爱关怀 |
分类: 育儿 |
爱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对于孩子来讲,爸爸妈妈的爱是孩子幸福的源头,是获得安全感的保障。但是,不幸的是,好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们自以为是地认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物质环境,就是爱孩子,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我们现在知道,却带不来幸福。家长期待着在优越的条件下、环境中的孩子听话、考出好成绩来回报他们的付出,他们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内心需求,不曾想,对于有些孩子,这造成了压力,反而适得其反,他们整天在压力中学习生活,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更谈不上幸福,因为听话、成绩和爱做了一个等价交换,没有成绩,就等于妈妈不爱我,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可怕的,是致命的。有时大家并不想知道,但它真真切切的在那里,在你的潜意识里。
案例
某个星期六,市里举行每年一度的教师运动会,参加入场式的老师6:20到校。一大早,飘起雨滴,来到学校之后,我到办公室拿雨伞,这时,两个男生从教室走出来,他们已经自习一段时间了,这让我震惊,让我心疼,让我佩服……我的心情难以表达。为了高考,孩子们整天拼命苦读,晚上学到午夜是家常便饭,即使及时熄灯,他们在用小台灯挑灯夜战……不知道远在家乡的父母知道了自己的孩子早起晚睡,拼命学习后会作何感想,我做老师都心疼不已,他们压力重重,但有的却在压力中体现出那种倔强,那种执着,让我欣慰让我感动也让我佩服。但也有的在重重压力下,他们慢慢走向崩溃的边缘。
我身边到处是真实鲜活的例子。听说某高中学生不堪学习压力成了神经病,很震撼。高中孩子的学习压力,随着高考的临近,日益增加。寒窗苦读十二载,就是为了这三天。可想而知,孩子在高考迫近的时候,心理是多么的脆弱和焦虑,我们老师有时候都恶梦连连,更不用说孩子们。这个得精神病的孩子在班里学习挺好,就是优秀才患得患失,生怕别人赶上,真实难为这孩子了。每次成绩出来的时候,他都又紧张又激动。紧张地是怕考不好,激动地是成绩出来后,优异成绩总能给他带来短暂的快乐和安慰,继而是继续的拼搏和努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得精神病,这固然有孩子自己本身性格的原因,孤僻不爱交际,但父母的教育是否也促成了孩子的这种结局?孩子从小成绩优秀,父母寄于厚望,望子成龙,成绩成了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话题,成了他们之间的纽带,似乎没有了成绩,这对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没有了关系,孩子从父母得不到最基本的爱和关怀,在孩子成绩有波动下滑的时候,得不到安慰,得到的是指责,更加严格的监督。高中后,由于教育政策,为了孩子的前程,父母送孩子到条件更好的地区学习,离开家乡,远离父母的孩子更显孤独,在压力日益增加但又不会排解的情况下,孩子最终把自己逼向了绝路,一开始自残,后来整个崩溃了。在姐姐来看他的时候,他已经不认识眼前的人了,姐姐绝望地决定把弟弟送进精神病院。
父母为了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获得更远大的前程,把孩子送到了条件优越的大城市,他们以为这是孩子的需要,孩子会快乐会感到幸福?但是,没有父母的爱,即使条件再优越,孩子不快乐不幸福,父母没有等到孩子金榜题名,却等到的是孩子精神病的噩耗。这是中国的教育,要孩子幸福还是要孩子快乐。不提成绩,父母孩子其乐融融;成绩好了,大人高兴,孩子快乐了。现在,好成绩还在,好成绩的记录还在,但健康的孩子没了,家长的寄托没了,相比之下,成绩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暂时的快乐重要还是长久的幸福重要?我以为,很多时候没有好成绩,家长可以有个健康的,活生生的孩子,有您的爱,孩子就快乐幸福。
结束语
有一位朋友曾经说过,整天因为孩子学习,粗心,写作业磨蹭,做事墨迹,娘俩吵架,搞得不开心。后来想想,相对于娘俩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些算什么?还是让我们珍惜孩子整天叫我“妈妈”的幸福甜蜜时光吧,朋友如是说道。希望有类似情况的父母能象我的这位朋友早日觉醒,早日从怪圈跳出来,成绩、学习不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孩子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大方、随和友好、认真负责、幽默风趣、团结合作、诚实勇敢……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都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品质,快乐健康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终生追求的目标。从小给孩子爱和关怀,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让孩子体会有我们爸爸妈妈,他们是幸福的。有我们爸爸妈妈在,在困难面前,孩子也是有力量有勇气的。告诉孩子,我们永远在你身边。
我们要孩子快乐,更要孩子幸福。愿我们的孩子天天快乐,一生幸福。(虽然我们知道这就是愿望,生活远没有这么顺利,但是爸爸妈妈还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