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回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社会;其次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经济;最后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目前我国处在信息经济发展阶段的初期,具体表现为以一系列信息技术服务为依托的各种现代化服务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的国民经济出现持续的衰退,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世界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公司濒临资不抵债;丰田汽车公司在经历了74年的盈利之后,首度出现了巨额亏损;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工业经济危机使得发达工业经济国家普遍从鼎盛走向衰退。目前关于我国经济现状的讨论充斥于各种网络、报刊和杂志等媒体之中,但如何提出应对我国目前复杂经济形势的具体措施,如何理清对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头绪。
只有仔细分析我国自农业经济以来的经济发展特点,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和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复杂经济问题。
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
1、农业经济时代的当铺、钱庄和票号
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农业经济历史,自汉代以来到唐代的鼎盛时期,封建王朝的兴旺直接跟农业经济紧密相关。而这一时期,一种古老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那就是当铺、钱庄和票号。
我国从南北朝起,以分别从事抵押贷款、信用放贷、汇兑为主业的当铺、钱庄、票号,就开始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铺以抵押放贷为主,钱庄以信用贷款当家,票号以货币汇兑称王。以生命力和数量讲:当铺居首,钱庄次之,票号为三。按实有资本排:票号第一,钱庄第二,当铺第三。从经营对象看:当铺面向穷苦大众,范围最广;钱庄联系小型商贸业,市场较大;票号紧贴官府、钱庄、巨富收益匪浅。就机构设置说:票号有总号分号之分,广设分号,钱庄少见分号,当铺独立经营,各自为战。
直到今天,我们看到支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还有小型的农业信用合作社,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小额贷款公司,但这些金融机构依然具备古老当铺、钱庄和票号的特点:经营分散,规模偏小,风险较高,主要服务农业经济等等特点。
2、工业经济时代的银行
工业经济起源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19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拖拉机、机床等代替了手工生产工具,汽车、货车、轮船和飞机代替了落后的交通工具,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业经济阶段,现代银行业快速发展,银行解决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大规模资金的需求,产业资本家通过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效应,极大了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金;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经营不善,或急于更新设备,或是白手起家而急需大量资金。一方面是大量闲置资金,另一方面是资金不足。这样,资金短缺者需向资金多余者借款,这就是资金的融通。货币资金的融通就是金融。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就是金融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规模也日益发展。在金融业中,专门从事货币的发行和回笼,货币收支的组织和管理,使货币在不同所有者之间借入和贷出的主要机构——银行。
工业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到达了鼎盛时期,同时银行业的发展也到达了鼎盛时期。与农业经济下的当铺、钱庄和票号相比,银行的经营规模庞大,风险较低,主要服务于工业经济。
三、信息经济时代
1、信息经济及其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区别
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大机器工业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迅速席卷全球,使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从以工业化为主导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变,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
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与专门技术相比,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能够产生更强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使得传统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形态发生变革,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衍生新的产业形态,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信息技术产业具备增长速度高、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以及产业关联度强等主导产业所应有的基本特征,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农业经济时代大多是小规模的自然经济主导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成带有很大的风险性,要依据气候条件和天灾人祸是否发生来决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投入产出相对比较稳定,风险相应地较小;而信息经济时代,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发展的一些列产业带有较强的虚拟化特征,这时期的社会经济个体的规模会更大,所需资金量更是巨大,基于虚拟性基础上的发展导致了信息经济的高风险性,没有单独的自然人敢承担如此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很好地适应了这种高风险的要求,它可以将整个风险分摊到整个国民,这样更加有利于信息经济的发展。
2、证券市场与信息经济
当前我国处在发展信息经济的时代,借鉴农业经济依赖钱庄,工业经济依赖银行的特点,笔者认为,信息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证券市场。要发展信息经济就应当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证券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从最高6100多点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点,跌幅达七成之多,人们对于这种暴跌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反应强烈,这种形势下,正好是发展证券市场的机遇,人们对于这种暴跌不是很敏感恰好反应了人们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只要有了风险承受能力,证券市场的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截止目前,专家、学者乃至政府官员都在积极献言政府救市,譬如《十教授建言书》等,还有人建议推出平准基金,也有人建议尽快出台股指期货......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笔者写此博客并不是在鼓吹“救市论”,对于政府应该如何发展证券市场,自有专家学者有更深的见解,但本文要说的是,对于信息经济时代,全力发展证券市场是当务之急,不论采取何种方法,也不论是运用何种方式,只要是有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都可以用,只要是服务于信息经济的都可以尝试,只要是能够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都应该努力。
可以说,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应着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当铺、钱庄和票号到银行,再到现代的证券市场,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空前膨胀的阶段。目前,我国应该在信息经济时代高度重视证券市场的发展,只有发展好了证券市场,信息经济的发展才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才能把握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才能真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