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下时代之声赵汗青
天下时代之声赵汗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28,414
  • 关注人气:1,9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2018-03-21 06:55:55)
标签:

历史

文化

赵汗青

赵先杰

杂谈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赵汗青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全长有8864.51千米。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而江南长城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临海是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

江南长城实际上是台州府城的城墙。江南长城6000余米,现存500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矫若巨龙,雄伟壮观,尤以北部最峻,与北京八达岭长城形神俱肖,人称“江南八达岭”。

史载,明朝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抗击倭寇九战九捷。期间,戚继光与知府谭纶整修临海古城墙,创造性地加盖了二层中空敌台、遗存之今,戚、谭随后奉调蓟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长城。他们抽调江南三千兵士,将其在临海筑城经验运用到明长城修建工程中。北国长城的空心敌台,源自临海。因此,南北长城在规格、形制、构造上,共同点颇多,实为北国长城之“师范”和“蓝本”,遂称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临海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 ,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在临海朋友叶国领安排下,另一位朋友马星星陪同我们登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先从揽胜门攀登,再登有着198级台阶的好汉坡,再向前便是景色这方独好的顾景楼。在顾景楼看风景,的确对得起这样的好名字,远处的巾山群塔、东湖的浩淼如烟全都成为眼中的一幅图画,慢慢描绘而成。使人不禁想象,那最具有传奇色彩巾山,是否真的就是西汉道士华胥子即皇华真人得道升天之地?

根据介绍,临海古城墙,除了御敌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为此,临海城墙在修筑设计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别是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其余一方仍为方形),在全国古城墙中,十分罕见,目前所知尚属孤例。由于城墙的抗洪作用,在元朝灭掉南宋时,元帝曾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以利其铁骑长驱直入,而临海城墙却因其无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阶梯不断地向前延伸着,延伸着……

一块块方砖布满了墨绿色的青苔,不经意间地,给毫无生机的江南长城添了一份朦胧的绿,不断蔓延着,给人一种亲切感。那一块块古老的青砖上刻写着一道道悠久的故事,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已渐渐消磨在时光的长河中,但那饱经风霜的表皮上,依稀可见当年的血。爬山虎轻轻地掩着青砖,那巴掌似的叶子仿佛有些发黑,更使长城显得苍老。手,轻轻拂着砖,莫名地涌起雄壮的激情。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长城的两旁尽是树,一簇簇,一丛丛。树也是五花八门,松树、水杉最为繁多,偶而也会有几棵野粟于树。它们和长城一样苍老,它们伴着长城度过了数不尽的春秋。秋风瑟瑟,那皱巴巴的树杆上的树叶摇曳着,似乎在诉说从前……

从顾景楼再向前行,便是最为陡峭的“百步峻”。传说中由于“百步峻”一带形势过于险要,唐代大将尉迟恭便指挥军民筑城到此,可惜的是并不成功。上了百步峻,便是长城东段的最高点白云楼。而今,看多了高山大川的人们在白云楼下却看不到一丝云彩的缭绕。白云楼向下便是古旧的城隍庙。位于临海市望天台路城隍山,坐落于北固山中段,也称“府城隍庙”。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与台州的建置时间一样,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台州最早也是规模最大,庙产最多的一座城隍庙。

庙内还有一颗隋朝古樟树,被雷劈的剩一半了还依然活着。

再前行便是望天台。与北京天坛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起望天台,还得从北固山开始。被誉为人文地理学鼻祖的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写道:“两浙十一郡城池,唯吾台最据险,西南二面临大江,西北巉岩插天,虽鸟道亦无。”“巉岩插天”“鸟道亦无”形象描绘了北固山的凶险。周长18里的台州府古城墙东依东湖,南濒灵江,西、北则盘旋在北固山顶上,如铁桶般守护着台州府城。因此,元末明初的一位枭雄攻破台州府城后,便滋生了称王的念头。

这位枭雄叫方国珍,黄岩人。他带领民众劫漕运,杀贪官,以破竹之势杀得元统治者闻风丧胆。进军台州府城时,方国珍部已经拥有船只1300艘、士兵10万余众。但是元朝军队踞城固守,方国珍屡攻不下。最后在不满元朝统治的9位渔民的帮助下,里应外合攻陷台城。

入城之后,方国珍一面命人整修城池,一面派人在北固山建造天坛,不久便建国称王,国号为“宋”。随后,方国珍派部下陆续攻陷宁波一带的几个县城。称王之后的方国珍没有了远大抱负,终究没有大的作为。最后,他投靠了朱元璋。

方国珍建立的王朝存在很短,但他建造的天坛却保留了下来。因为当地方言“坛”与“台”发音一致,就变成了“天台”。后来,据说清代的齐召南曾在此观测天象,于是,又演变成了“望天台”。

数百年后,望天台终究被无情的风雨湮没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望天台”作为一个地名,一直沿用了下来。不过,望天台很有趣,登台阶梯和各栏板数都是九和九的位数,天坛一层比一层高,在最高的天坛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圆,非常光滑,永立兄、马星星、刘欣华轮流坐在上面说话,当即就有回声;而站在圆盘外面,再大喊也没有回声。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在望天台上,向城市另一端俯瞰是一大片的田野,被一条条线划分成几块。浅浅的绿色、红的、白的、黄的花儿竟放,浓厚的墨色……在一块块的方格子里,几头老水牛在那儿悠闲地散步,甩着长长细细的尾巴。春天的阳光暖暖的,将整个城市涂抹成一幅巨大的青绝山水画,小城是那样安祥、和平。但如果没有这座长城,又会怎么样呢?我是这样想。

台州府城墙为何又称为江南长城

从望天台沿城墙而下,灵江便闪现在眼前,江面上时时传来阵阵汽笛声,俯首马墙,灵江水迷离在艳阳之下。马星星说每当夕阳西下时,霞光映射,灵江水气蒸腾如烟,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烟霞阁。

过了烟霞阁,长城继续逶迤曲折西行,虽没有北方长城的粗犷,却集会着一种灵犀与清秀的神韵。唐朝学子郑广文学识渊博,被唐玄宗称赞为 “郑虔三绝”,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长城北处的八仙岩建立了广文祠。古诗文与苍色风景、征伐历史融合为一体,也许这也是江南长城的过人之处吧。

走着走着,闻到了一股梅花的香味,原来到了梅园。梅园里有淡粉的、白的、深粉的、甚至有点儿绿色的梅花。它们争奇斗艳,在春天绽放出了自己的美丽。

从头到尾走遍江南长城可能要三小时以上,出来正好是东湖公园(宋朝时的私家花园)。临海市的中心是有着十足江南园林风韵的东湖,而东湖水面上映照的影子便是连绵不断的北固山,长城的身影,便在这城市的一角被突然拽了出来,成为陪伴东湖的风景。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告知作者,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