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历史赵汗青 |
云南石林是因电影阿诗玛出名的吗
赵汗青
可以说;没有电影阿诗玛,估计很少有人知道石林。因为它在云南。是电影阿诗玛成就了石林。
我觉得;云南就是云彩以南的地方,云南省会是四季如春、到处飞花的昆明。那五百里滇池就是仙女洗浴的池子,西双版纳就是仙人们欢乐歌舞的林子。玉龙雪山应该是仙人修练的场所,而石林呢?那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了。
那年去云南石林缘于我的表弟;他从内地当兵到云南蒙自的当天,因吃不下新兵做的夹生饭,竞连夜跑回了家乡。在部队两次催促下,我把他送回了部队。回到昆明后看时间尚有剩余,便想到了去路南县石林一游。
车从昆明到石林大约两个小时,当进入路南县境后,不断映入我们眼帘的都是布满田畴山岗的奇峰、岩壁。
车上导游介绍说:“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路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来到石林入口处,当地一位身着撒尼族服装的漂亮女孩接任第二棒导游,记忆中这个导游好象叫岳丽红(音)。走进石林,只见一个碧波粼粼的石林湖,在晶莹碧透的湖水中有几柱石峰伫立,名为“出水观音”。由此南行便进入了大石林区。从这里开始,我们曲折穿行于石壁奇峰之间。走不远,面前出现一块绿茵茵的草坪,四周被三四十米高的石峰环绕,重重叠叠,象是古代的一座城堡。峰腰上刻着“石林”两个隶书大字和许多前人题刻,有“拔地擎天”、“千峰竟秀”、“群岩涌翠”、“彩云深处”、“异境天开”、“天下第一奇观”等。
循着铺砌的小路蜿蜒前进登上“望峰亭”,居高远眺,见层层石峰连绵起伏,莽莽苍苍宛如林海,让我们领略了石林气势的森严雄伟。
在“林海”中一路走来,可见千姿百态的各种奇岩异石“双鸟戏游”、“凤凰梳翅”、“少女骑驼”等。再前行来到了一个“千钧一发”的趣处,两个山峰之间夹着一块巨石,危若欲坠,让通过的游人心若悬胆。
当我们走累时,来到一个叫“且住为佳”的岩溶石洞,正好小憩。离石洞不远,晶莹的“剑峰池”呈现眼前。池的四周矗立着尖削直刺青天的石峰。石峰倒映池中,石间有水,水里有石,真好象是神仙造就的一座巨大盆景,游人就置身在“盆景”里面。
曲折再行经过“极狭通人”,一路可观“象踞石台”、“鸳鸯戏水”、“小羊依偎”、“鱼跃水面”、“野猪觅食”、“猫鼠相聚”等象形石。
石林还是一座“迷宫”。行进在小径上,有时举头仰望,天如一线,俯身下视,石潭如渊。石壁上大树探身,藤蔓攀延,野花怒放,鸟儿欢唱。如果不是导游带领,我一定会迷路的。
左转右行,我们步入了李子园、步哨山景区。这里地势开阔,石峰石壁平地而起,多是孤峰高耸。有的似文人武士,有的象农妇村姑,“石簇擎天”、“护林将军”、“石佛相向”、“唐僧玄奘”、“爷孙闲坐”、“夫妻相望”、“靴底朝天”、“骏马嘶鸣”、“大象吃草”、“虔诚朝拜”、“天鹅远嘱”等。真是一石一形,移步换貌,赏之不尽。其中有趣的是“母子偕游”和“万年灵芝”。“母子偕游”是一高一矮两块巨石,形状就象穿上节日盛装的撒尼妇女领着孩子漫游在石林之中。“万年灵芝”也是一块巨石,就象灵芝草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其实这么“巨大”灵芝,“生长”何止万年千万年?
导游说来到石林是一定要看看“阿诗玛”,因为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她就矗立在小石林的金鱼池畔。远远望去,好象撒尼民间传说中的姑娘阿诗玛身背背篓,在石林中唱山歌呢!传说阿诗玛为了反抗富人热布巴拉抢占她为媳,与阿黑哥一起与热布巴拉进行斗争,终于逃出虎穴。当二人走到此地时,热布巴拉勾结崖神变出洪水,淹死了阿诗玛。后来阿诗玛化为巨石。电影《阿诗玛》里很多镜头,就是在石林拍摄的。也正是这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石林。不少外地来的女孩到此肯定要穿上撒尼服装,在“阿诗玛”身旁合影留念,当然,我也有幸和这位导游“阿诗玛”合了影。
清朝道光年间名人何彤云有诗赞石林:
入望忽森森,苍然石气深。
插天青玉笏,堕地碧瑶簪。
长讶镡千尺,低犹笋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