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四日(概叙)

标签:
思泉的博客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东北沦陷纪念馆旅游 |
分类: 东北游记 |

(“世界雕塑公园”的主题雕塑——友谊·和平·春天)
雕塑,也是思泉的最爱之一。但在长春的“世界雕塑公园”拍摄雕塑作品,却是对思泉的一次考验。

-
清晨5点钟离开酒店,路旁一张鸡蛋煎饼权当早点。顺利进入“世界雕塑公园”(得到好人的帮助)后,6:33开始拍摄第一尊雕塑。93公顷(1395亩)的面积内,散落分布着来自二百多个国家、三百多位雕塑家创作的四百多件作品,基本拍全,每件作品至少拍三片,共1400余片,直到下午13:30。在园内的七个小时,不停地在大路小路上甚至草丛里行走、寻觅、拍摄。
那天气温是长春入夏后的第一个高峰:35℃,地表温度达46℃(次日出租车司机告知)。饿了,园内找不到吃的;渴了,必须走到园门才有矿泉水出售,只好忍耐——没料想到面积如此之大、数量如此之多,谁让你事先准备如此不足?
几次想中途退却,出于对雕塑的独钟,囿于难以安排时间再来,意志战胜了饥与渴,坚持下来了。
在烈日的烘烤下,九个多小时处于不停运动的状态,全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张鸡蛋煎饼的能量、一瓶矿泉水的水量,近几年来少有这样的出游。算是一次对年近古稀的思泉体力、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
王克庆的《尼罗河》与《诗情画意》——
顺告:只能选上述几片先睹为快,其余的雕塑暂时不会发博了。400余件,就算一篇介绍10件,也要40余篇,按现在的发文速度(每周三篇),得三个多月。何况,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红坊)、“静安雕塑公园”以及其他城市拍摄的雕塑,已经好几年了,至今还没排上队。片子只好“窖藏”在硬盘里了,待今后走不动、拍不到片子时再慢慢地拧出来发文,反正这些雕塑也没有时间性。
尽管在长春住了三夜,实际只停留了两天半。游、拍“世界雕塑公园”花了一天(太疲惫了,下午餐后直接回酒店休息)。一夜的休整基本恢复了体力,次日清晨乘早车赶往离长春一个小时车程的农安县城,寻觅思泉最爱的农安古塔(下一集专叙)。中午返回长春,午餐后又赶到伪满皇宫,除皇宫外还参观了“东北沦陷纪念馆”——可谓马不停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