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游南湖】(37)湖心岛——革命声传画舫中


标签:
思泉陋室湖心岛九十诞辰红船苏州的盲人 |
今天是党的九十诞辰。让咱们共同向我们伟大的党献上诚挚的祝福:祝愿我们的党更加强大!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一大“红船”)
“南湖的船,革命的摇篮……”,一艘小船上诞生了一个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翻开中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
今天带大家仔仔细细地看看这艘九十年前自嘉兴南湖扬帆起航的“红船”。
“红船”停泊在南湖的湖心岛畔。不同时段拍滴——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继续举行。
这艘丝网船是按当时的样式于1959年仿造的。其式样经过董.必.武、王会悟等人根据记忆审核后确定。
这是一艘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中舱举行,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多上几片,加深大家的印象,尤其是还没机会来嘉兴的博友。
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将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僻静的水域,也就是现在自会景园乘船去湖心岛路过的航道上。自“百度”上截图,示意如下:
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李达分管宣传。
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用幻影成像的方式,再现了当时的片段。
会议结束后,游船靠岸,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就是他们将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谱写出全新的篇章。党从南湖的“红船”起航,开始了九十年的漫漫征程。
从外表上,“红船”古旧甚至略显残破。可是一旦进入船舱,立即感到“别有洞天”。船舱内部饰以许多金箔敷上(而非金粉涂抹)的装饰图案,显得金碧辉煌,气派非凡。据介绍,船头有三英战吕布、关公千里送皇嫂图案,船舱内雕的是渔樵耕读、梅兰竹菊等。
不让拍照,因思泉持有《南湖晚报》“想拍俱乐部”颁发的“摄影证”,网开一面,才有了这么几张片子。
常听到有游人问导游,当时毛.泽.东坐在哪个位置?对此,恐怕再有本事的专家也考证不出来了。
思泉游览到此,常常会遇见感人的人和事。最让人感动的还数今年4月20日在“红船”旁遇见一群来自苏州的盲人。在“苏州365志愿者之家”(http://www.gy365.org/)的组织和家人的引领下,专程来到嘉兴南湖的湖心岛瞻仰红船,认真地听取讲解员的讲解,并纷纷与红船合影。
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的他们,是在用心来感受党的伟大,党的温暖。
曾为此发过专题博文,在今天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不妨再回顾一遍,再接受一次心灵的洗涤。
看到思泉脖子上挂着相机,让思泉为他们合影,也就跟着蹭拍了几张。这是他们全体与“红船”的合影(可点击看大图)。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一首耳熟能详的诗篇。
这是“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1964年4月5日重游南湖,登上“红船”,回顾“一大”情景时亲笔题写的,就刻在“红船”附近“访踪亭”内的石碑之上。“访踪亭”三字乃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同志于1986年4月题写的。
(待续)
【“星海之友”圈友苏州聚会】:定于明天(周六)在苏州举行“星海之友”圈友聚会,上午8:00在桂花公园门口集合,而后往花山游览并叙谈,有车子前往。
部分圈友的地址不明,无法一一通知,见谅!
顺告:欢迎“星海之友”的圈友们加盟“星海之友”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