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笑声(下)——兰迪·波许演讲笑点分析
(2009-05-04 10:26:46)
标签:
杂谈 |
【作者 老罗培训 葛志福】
兰迪·波许教授 的“最后一课”,题目叫做 “ 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
”(真正实现你童年的梦想),那么兰迪的童年有什么样的梦想呢?我们也有过童年,我们的童年梦想是什么呢?
想想小的时候,每每被老师问到这个问题,我们总是“聪明”的回答:“长大了,我想做辛勤的园丁,在共和国的大花园里浇灌祖国的花朵”。之所以说这样的回答很聪明,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老师们想听到的“正确”答案。我们在不同地场合不断地重复这些答案,重复的次数如此之多,以至于当我们长大后,居然记不清我们真正的童年梦想到底是什么了。
和我们相比,兰迪是幸运的。他清楚地记着他的那些童年梦想——Being in zero
gravity(体验零重力), playing in the NFL(在NFL踢球,NFL的意思是National Football
League,国家橄榄球联盟,是世界上最具商业价值的职业联赛,比NBA还牛。), Authoring an article in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为《世界百科全书》写一篇文章), being Captain
Kirk(成为科克船长), Winning stuffed animals (赢得毛绒玩具)and being a Disney
imagineer(成为迪斯尼幻想工程师)。
更加幸运的是,兰迪不仅拥有这些梦想,还实现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他参加美国宇航局(NASA)的“呕吐彗星”(Vomit
Comet)活动,体验了零重力;尽管没能进入NFL踢球,但是在练球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让他受益终生;成为虚拟现实领域的权威后,为《世界百科全书》撰写了“虚拟现实”这一词条;从小到大在游乐园里赢得了无数超大号毛绒熊玩具;最后也如愿地当上了迪斯尼的幻想工程师。
兰迪幽默地一一讲述了他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在讲到毛绒玩具这部分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他居然让人把五个硕大的毛绒玩具搬到了讲台上。现场的观众乐开了花,而有些学生却看不懂这个笑点。到底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当时兰迪时怎么说的:
“……I have a lot of pictures of stuffed animals I’ve won.
That’s my dad posing with one that I won. I’ve won a lot of these
animals……“
一边说这些,兰迪一边在大屏幕上向大家展示他和他的家人抱着玩具熊的照片,然后,他说:“But you know, I
can hear the cynics. In this age of digitally manipulated things,
maybe those bears really aren’t in the pictures with me, or maybe I
paid somebody five bucks to take a picture in the theme park next
to the bear. And I said, how, in this age of cynicism can I
convince people? And I said, I know, I can show them the
bears!”(意译:但是,我能听到cynics的声音——在这个用数码技术可以操纵、改变一切的时代,这些照片里的玩具熊也许是用电脑做上去的;还有可能是我在主题公园里找了个人,随便给了他五块钱,就借他的熊照了这些照片。我就想,在这个cynicism横行的时代,我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确实是我赢了这些玩具熊呢?我知道了,我可以让他们亲眼看看这些熊!)
我们能读懂这段话的字面意思,但是问题是,即使我们知道cynics的汉语意思是 “ 犬儒主义者 ”, 我们也不一定知道 “ 犬儒主义者 ”
到底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cynics会认为兰迪在撒谎,这不是你的英语词汇量有问题,而是汉语词汇量有问题。实际上,我们在教英语、学英语的过程中,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一个英语单词硬邦邦地和一个汉语词汇对应起来,然后骄傲地宣称学会了这个单词,完全没有考虑到以下两种可能性:1,有些英语单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counterpart(一般来说,我很少在汉语中夹杂英文单词,但是在这里我为什么夹杂了counterpart这个单词呢?因为,counterpart这个英语单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counterpart);2,有些单词,我们能找到一个汉语词汇和它对应,但是我们却有可能不知道这个汉语词汇是什么意思——尽管我们以为我们知道。比如,redundancy这个词有一个义项,严格地翻译成汉语就是“冗余”(这个义项应用在技术领域,在GRE等高难度的文章中经常应用到这个意思),可是有谁知道“冗余”在技术领域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不知道“冗余”在工科教科书上的定义可以是“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的话,那么仅仅知道redundancy的意思是“冗余”就算你没有掌握这个单词的意思,甚至是错误地掌握了这个单词的意思,因为,“冗余”在“正常人”(非工科学生)看来,完全是个贬义词,意思和“多余”差不多;而实际上,redundancy的这个义项,即使不是褒义词,至少也是中性词。
兰迪提到的cynic这个单词,也属于这种请况。几乎所有的英汉词典都把cynic这个词翻译成了“犬儒主义者”或者“愤世嫉俗的人”。可是又有谁真正懂得“犬儒主义”和“愤世嫉俗”的意思呢?
GRE填空教师罗永浩先生,曾经在课堂上把这两个概念条分缕析;后来,这段生动地讲课录音被好事者传到了网上,成了著名的“老罗语录”中最著名的一段。但是请主意,罗老师讲课的内容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仅次于中国考研英语的全球第二难的英语考试(严格来讲,GRE不是英语考试,是“用英语考的试”),只有这种级别的考试要求考生把cynic这个词掌握到老罗讲到的高度。对于一个普通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对于一个只想看懂好莱坞电影,听懂VOA广播,读懂Time杂志的普通英语爱好者来说,有什么理由要求大家理解一个彻头彻尾的哲学术语,并且把cynic的词源追溯到古希腊的神经病人安提斯泰尼呢?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大家掌握犬儒主义和愤世嫉俗这两个被无数人滥用的词汇的微妙差别呢?杀千刀的英汉词典把cynic翻译成“犬儒主义”,然后让你读《古希腊哲学史》去理解“犬儒主义”思想演进的路线,就好比国家发改委把毫无征兆地提高汽、柴油零售价格的原因解释成“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同时又告诉你“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不能全部公布的”。
把你的英汉词典拿去糊墙吧!左一层、右一层,剩下的捐给村头厕所。你需要的是一本负责任的英英词典!为了理解cynic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随便从隔壁桌许可老师的案头拿了一本《朗文高阶英语词典(英文版)》,根据这本词典,a
cynic is “someone who is not willing to believe that people have
good, honest, or sincere reasons for doing
something”。看看这个定义!所用的每一个单词词频都在2000以下(“All definitions are written
using only 2,000 common
words”),但是释义已经不能再清楚了:cynic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不相信人们做任何事会出自善良、真诚的动机。换句话说,不管你在cynic面前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他们都会觉得你之所以做这件事,乃是为了卑鄙、虚伪和自私的目的。再看一看韦氏词典在线(Mermaid-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的解释,a cynic is “a faultfinding captious critic;
especially : one who believes that human conduct is motivated
wholly by
self-interest”(一个爱找茬儿的批评者,特别指这类人:他们相信人类行为完全被自我利益所驱动。)所以,要理解一个单词并不难,难在克服自己的思维惰性,难在抛弃“简单明了”的英汉词典。
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兰迪的演讲,为什么他讲到自己赢了很多玩具熊时,要让人把那些熊带到讲台上来展示呢?难道再幻灯片上给大家展示那些照片还不足以证明他确实赢过那些熊吗?cynics不会相信,因为他们总会怀疑人的动机,总会千方百计地试图证明人们在撒谎,证明人们做这件事是出于“邪恶自私的目的”。兰迪的照片在cynics的眼里,肯定是拿Photoshop处理过的:照片上本没有熊,PS用多了,就有了熊。兰迪为了说服这些人,
于是 就把那些熊带到了现场。
就此,我们学会了一个GRE级别的“难词”。马上用一下吧!奥巴马在他的就职演说里,也用了一次cynic这个词(白宫官方视频第10:00),根据上文,你能理解的奥巴马的意思吗?
前一篇:如何真正通过学习语法来学好英语
后一篇:2009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