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启迪慧想文综气温汽车情感时尚 |
分类: 学海无涯(地理同步课堂指导) |
高一地理(理)试题
我国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2017年出生人口数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预测少了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我国出生人口数: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读材料完成1~4题。
1、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说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A. 教育投入降低
B. 短期内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C.
劳动力素质提高
D. 老龄化进程延缓
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③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关于目前中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下降
B.
全面二孩政策失效
C.
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
D.
出生人口数的增量在减少,减幅在下降
读某区域人口迁移示意图1,回答5~6题。
图 1
5、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 ②③
6、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是
A. ①②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9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7~8题。
7、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 减缓城市化速度
B.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
提高环境承载力
D. 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图2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图 2
9、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
A. 出生率 B. 生育率 C. 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
10、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3,完成11~12题。 |
图 3
1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
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
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
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载体,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探索。红木小镇、青瓷小镇等都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特定区域。江南某县是著名的中药材之乡,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该县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建成了以中草药文化为主,以高端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度假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为主导的江南药镇。据此完成13~15题。
13、特色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是
A. 特色农产品
B. 发达的交通网
C.
特色主导产业
D. 独特的地域文化
14、江南药镇确定建设中医药产业将有利于中医药产业活动的
空间集聚 B. 技术创新 C. 利润提高 D. 市场拓展
15、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限制了该小镇的
A. 服务人口 B. 服务等级 C. 服务范围 D. 服务种类
图4中甲方案为我国某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示意图,乙方案为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修改建议。读图完成16题。
图 4
16、乙方案中设计修改建议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的
A. 热岛问题 B. 内涝问题 C. 拥堵问题 D. 大气污染问题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5,回答17~18题。
图 5
17、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水源 B. 科技 C. 气候 D. 市场
18、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的牛奶完全由甲地输入,其主要原因有
①甲地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②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地价上涨
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发展
④乙、丙两地区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
A. ①②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图6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读下图完成19~20题。 |
19、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B.
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C.
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D.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20、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 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减弱
B. 区域竞争力增强
C.
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D. 专业化程度降低
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有2000多家生产水暖卫浴产品的企业,其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卫浴王国”。当地水暖卫浴产业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条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在水口镇组装任何一款水龙头均不出半小时商务圈。近年来,当地还设立了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据此完成21~23题。
21、水口镇水暖卫浴产品在欧美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22、在当地组装任何一款水龙头均不出半小时商务圈,主要得益于当地
A.
23、当地设立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
排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省份 |
浙江 |
广东 |
福建 |
河北 |
江苏 |
山东 |
四川 |
河南 |
天津 |
湖北 |
淘宝村数量 |
62 |
54 |
28 |
25 |
24 |
13 |
2 |
1 |
1 |
1 |
图 7地铁指以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绝大多数城市利用地铁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地铁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下图7为某城市的地铁线路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地铁轨道系统
A. 对地表交通系统的干扰大
B. 对地震的抵御能力强
C.
运量大,速度快
D. 建设成本低
27、a、b、c三个站点都是该地铁系统的起点或终点,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站点附近可能有本市最大的商业区
B.
b站点可能与著名的旅游景点相连
C.
c站点附近可能是该市的对外交通枢纽
D.
a、b、c三个站点都有可能建卫星城
28、根据图中地铁线路布局推断该城市形态最有可能是




A.
B.
C.
D.

图 8
29、形成春运“变卦”城市的直接原因是
A. 服务业少,接待能力弱
B. 交通枢纽,运行车次多
C.
天气多变,车次变动大
D. 路况复杂,调度管理难
30、为减少春运回家“困难”城市,广西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③推进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青海湟水谷地(如图9)利用夏季气候优势大量种植“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在每年5~10月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完成31~32题。

图 9
31、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是
A. 水源条件差 B. 市场需求小 C. 高温天气多 D. 种植土地少
32、可以降低“高原夏菜”成本的措施是
①推广现代种植技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图10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33~34题。

图 10
33、从土地利用方式判断,该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34、“休耕地”的安排,体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农业生产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强
B. 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C.
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D. 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图11是“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35~36题。
![]() |
35、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36、关于三种地域类型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地域类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
B.
甲、丙地域类型农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投入量大
C.
乙地域类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大
D.
丙地域类型农业的产品运输最方便
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韩国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12英寸闪存芯片(手机等电子产品核心部件)建设二期项目落户西安。以往该类工厂大多设在发达国家。完成37~38。
37、通常,闪存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劳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
38、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A. 丰富的原料 B.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的劳动力 D. 先进的技术
![]() |
39、北极熊无家可归是因为
A. 火山喷发 B. 全球变暖 C. 洪涝灾害 D. 北极开发
40、拯救北极熊,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
B. 植树造林,保护草地
C.
将北极熊迁至南极
D. 设立北极自然保护区
第二部分
41、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图13),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共10分)
![]() |
图 13
(1)图中_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2分)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______产业向第______产业转移,城市______不断扩大。(3分)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__、水平______、速度______。(3分)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__现象。(2分)
42、读部分区域图(图14),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图 14 |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乙图中A区域主要农作物是
(3)乙图所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较甲图所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4)甲图中城市①与城市②郊区分布了城郊乳畜业,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理)答案
1—5 CDCDB
21—25 CDAAB
41、(1)A (1分);
(2)一(1分) ;
(3)晚 (1分)
(4)逆城市化 (2分)
42.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低 (1分)
(2)小麦
(3)高(1分)
(4)市场需求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