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月诗歌年兽月饮酒亮春雨春酒 |
分类: 诗歌 |
二月诗歌(21首)
目 录:
《炮仗花》
《立 春》
《小年之夜》
《腊月雪》
《全羊汤》
《过年的乡愁》
《年 兽》
《牛郎和牛》
《入 港》
《大年三十》
《五 更》
《大年初一》
《山 河》
《石头饮酒》
《月亮方言》
《最美的饺子》
《似水流年》
《春天还会来》
《春天的火车》
《春 雨》
《春 酒》
炮仗花
闽南的冬天是湿润的
轻云浅雾宛如袅袅炊烟飘不散的乡愁
一簇火红的花苞
欲燃欲绽掠过我的眼前
闪问微信群朋友
有说凌霄花有说番石榴
莲汀诗友说爆竹花在鼓浪屿见过
晒图师兄答复炮仗花
爆竹花,炮仗花,鞭炮花
都和古老的炮仗有关
小时候炮仗是稀罕物过年才能放
后来放炮仗有限定的时间和地段
去年过年老家小城移风易俗
炮仗也不提倡放了
今年一月去崂山胡三太爷庙
在庙前空地放一挂炮仗祈福
看到陌生而热烈的花朵
想起厦门和福州的一些麟爪
青岛的冬天也是湿润的
时光流逝那乡愁也逐渐浓郁
2018.2.2
立春
立春前的黑夜也是
温暖的
我在青岛的深冬倾听
春天的呼唤
立春我到名士如云的济南
和谐号优雅美丽
瑞雪初融似乎也是
无端的乡愁
这一天春意融融
省散文学会年会
颁发第二届齐鲁散文奖
我站在春的肩头眺望
春意盎然
只为自由奔放的汉字而来
2018.2.4
小年之夜
小年之夜,一杯淡酒
不在山川河流
不在市井纷纭
我和诗友喝了数杯网酿
浅醉一方天地闲愁
古人走过的道路
都很古老了
就像如今的旅途
钢铁水泥电力
都是宿命的些许显示
更纯粹的事物
诗歌散文小说仅是象征
小年的夜晚风轻云淡
我和山西诗友云南战友
浅饮岁月的忧愁
风花雪月,枪林弹雨,活着
小年之夜古已有之
喝一杯网酒穿越千年还是万年
我不知道
只是今宵一瞬我想到你
2018.2.8腊月廿三
腊月雪
腊月已到深处
山雪是小年的礼物
犹如青春渐老
洁白的问候从千万里之外
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而来
早春腊月还是腊月早春
雪花曾在苍穹飞舞
风花雪月轮回
春山作杯,腊雪为饮
自由的行走太平即是盛世
不知是春风还是寒风
吹拂一抹山林
踏雪忽想天目琼果的红颜
不知名的兽爪
在雪崖上隐迹
光阴流逝化作山雪的期待
咿呀喃语有如洁白的呼吸
腊月雪的仙子
也有一片春情荡漾
迎接月亮新年的到来
2018.2.10腊月廿五
全羊汤
山东名吃全羊汤
要有山东的大葱和芫荽
山东的山羊
咀嚼山东的百草杂粮
刚烈又温顺
会念三字经的有不少
黑羊、白羊、花羊
略知道家文化和儒家思想
山羊保留了古朴的民风
在亲爱的人面前
装萌卖傻任劳任怨
这旷古一遇的痴情
让我在饥餐美味的时候
添加了些许惭愧
以及莫名的悲悯
2018.2.12
过年的乡愁
过年了
父母在哪儿年就在哪儿
过年了
敬天祭祖神思远游
过年了
办年货吃饺子喝年酒
有年的地方真好
物与人不分你我
哪怕世事纷纭往事悠悠
过年了
似乎此刻
时光能够倒流
千万缕乡愁
可以化作
脩然来去的瑞雪飘飘
2018.2.13腊月廿八
年
可爱的年兽
俊秀威猛奔走如飞
没有翅膀
也能踏云而行
年兽穿着锦绣的麟衣
小孩叫它过来玩
年兽吓得飞跑离去
大人请它喝杯酒
年兽吓得落魄逃走
年兽只在人类面前
胆小如同一缕炊烟
不知谁放了一挂大炮仗
眨眼间
年兽奔向乌黑的月亮
过年的时候
年兽是否也有乡愁
可爱的年兽
其实我比你更胆小
只是没有
你行走如飞的本领
2018.2.14腊月廿九
牛郎和牛
过年回家走高速公路
看到牛郎、织女和一头牛
如果没有那头耕牛
谁知道他是牛郎
如果不是牛郎
谁知道她是织女
路服中心广场的寒风里
归人如织
归心似飞马
没人注意那三个雕像
除了我,看几眼掠过
哪怕今天
还是西方的情人节
这才豁然
古时候七夕为啥叫乞巧节
其实古人比我们
更懂得爱情
如果真有情人节的话
整个春夏秋冬、阴晴圆缺
都是古代的情人节
2018.2.14腊月廿九
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
在厦门念书
系团委和驻厦海军共建
乘过几回海军炮艇
当时最小的军舰
比猎潜艇小
快要退役淘汰的型号
听老战士讲
有次海上大雾
好不容易摸索归航
雾渐散
发现靠上了金门军港
对方也愣住了
我艇缓缓退出
怕加速跑了让人笑话
其实心里都想
全速撤退越快越好
2018.2.14腊月廿九
大年三十
过年最忙的日子
是大年三十
天地人之间迎送往来
道曰无往不复
情曰永远在心
年俗请家堂
写牌位从老爸的太高祖写起
摆祭案,擎香迎请
打纸钱叠元宝
祭祀磕头送家堂
年夜饭后包饺子
敬天地诸神礼各方仙灵
月亮新年,周而复始
我在齐鲁大地的深处
犹如田野里匍匐的麦苗
早春的风
从久远的记忆中吹来
大年三十,是世间
最浓烈的乡愁慰籍
2018.2.15腊月三十
五
童年的五更是熬
如今的五更是飘
年三十的五更
在汶河岸边熠熠生辉
月亮走出最深的暗影
从前的灶台上有副对联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如今的灶台已经乘上
电气化火车
飞奔到桃花潭惬意畅饮
五更的年兽
变成讨人喜欢的狗狗
忽闪着双眼静待
适应一个金马碧犬金玉良缘
两小无猜的时代
在五更轮回的缝隙里
时光流逝行走在波浪之上
2018.2.16正月初一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晨
我在电话拜年的声音里醒来
拜年了,我沉浸在
手机微信的浪潮中
连网络论坛和博客微博
也忘记了
在老爸老妈身边过年
岁月美好,如同
早春的阳光
和风一样自由的思绪
去桃花潭饮酒
到杏花村访友
初一吃了大年三十的饺子
一切如此安详、静美
好似悄然而至的春的呼吸
2018.2.16正月初一
山
爬过多少故乡的山
趟过多少故乡的河
读过几本故乡的书
一介书生义气
逐渐遁入洞天福地
不知故乡是否也去了他乡
诗友传来旧诗稿的照片
一晃三十年
透出校园往昔的青涩
秦朝已然久远
我在秦朝嬴县的故地访亲
多见秦朝国姓的店号
黄鹤、白鹭早已离去
只留下几枚汉字
以及倔犟的乡音
与古老的山河共饮
2018.2.17正月初二
石头饮酒
月亮萌芽的时候
杏花桃花在枝头浅梦
北方的石头温润可爱
我在汶河岸边
眺望古嬴水的幽梦
古老的石头以梦为马
秃尼山的石头
梦幻海滩的石头
戈壁滩的沙砾
青海湖的小鱼
我在青草河畔的楼阁里
浅酌记忆的佳酿
一块石头
几千年后会不会以诗为梦
一块石头
饮酒的时候
忘却圣贤的寂寞
行走在依旧古老的荒原
2018.2.18正月初三
月亮方言
初四,乡愁朦胧
走过大江南北
风景优美
有的沉寂有的开怀
常说方言的神灵
行坐自如
似乎这是风景背后
可以不说的梗概
从前去过很多地方
迷过很多路
直到有一天
初解当世风情
偶遇神灵也不见外
月亮之上
彩云飘飘仙子往来
乘风归去
挥洒自由的魂魄
懵懵懂懂走过半生
月亮的方言
原来早已与生俱在
2018.2.19
最美的饺子
民间风俗财神节
日春神青帝
月财神赵公明
东西南北中
文武义富偏
从道家仙坛到江湖尘世
各路财神光临了
古老的田野山林城乡
妈妈出生在古嬴水之畔
送我去车站途中
妈妈和我说起
小时候老姥爷家做年粥的场景
还有祖传的
老宋家非遗中药拔毒膏
吃了妈妈包的水饺
感恩岁月美好
原来最浓郁的乡愁
朦胧在妈妈的眉宇心际
世间最美的食物
是妈妈亲手包的饺子
2018.2.20
似水流年
在我内心的田野
有一只来去如飞的年兽
走过万水千山
有如天上的一粒
大米、小麦、谷子
在我内心的山林
有一个时隐时现的精灵
不知道是谁穿越了谁的行走
透明的风儿
在高山幽谷驻留
在我内心的大海
有一朵飘逸的白云
拉动着太阳与月亮间的引力
让我的倒影
在海浪的侧翼沉浮
似水流年的日子
神仙逍遥,草木懵懂
乡愁忽远忽近
光阴的故事为谁而来
只是人苍黄而岁月青翠
2018.2.21正月初六
春天还会来
正月初八狐仙生日
崂山庙会人山人海
古老的春天
每一回都是新的
今宵擎起月亮的酒杯
与胡三太爷同饮
初八品尝京八件的风情
艾蜜儿蛋糕朦胧美丽
巧克力点心
张飞牛肉干
野猫诗集
蜜从成都来
糖从福州来
象从京城来
马从草原来
胡三太爷从山上来
每一个春天都是
深情的
曾在高山之巅访仙
又在街巷深处把盏
春天还会来
喝了早春的美酒
成了情不自禁的春人
2018.2.23于青岛
春天的火车
神游物外的时候
一种亲情
从春天的深处走来
情不自禁的火车
有你和仙客的对话
火红的糖球
青翠的萝卜
还有蓦然回首
远在他乡的隆冬寒夜
铁轨铿锵
百花欲开
问候逶迤的山河
眺望远处的春水
同饮竹叶青青的美酒
诗友同行
神与物游
春意盎然的火车
开往桃花盛开的地方
2018.2.25
春
天上的春水来到人间
要走很长的路
保持很多的沉默
为了不在梦中惊醒
梦中有梦的心灵
元宵节的灯火近了
唐朝情人节
唐人为之写诗
宋朝情人节
宋人为之作词
灯火呼应明月以及黑暗
让纯洁的美好绽放
早春浅浅的夜里
有人悄然打捞着
唐诗宋词里的情人节
我从梦中的梦里
醒来,仿佛一个游子
春雨若隐若现
幽思忽远忽近
2018.2.28
春
是谁拿起春风的剪刀
裁了一轮明月
挂在酒香飘溢的春房
春酒几回饮
醉了远山,醉了归人
大象兄在博物馆寻觅
早年的轰炸机
多少次在梦中起飞
春酒的饮意缓慢爬升
杨柳兄要在明年早春
走一趟滇桂安边境
地雷永远消失了
一杯春酒,告慰山野丛林
格里兄,你要跟着
去走四十年前的山陲小路吗
边兄怀抱八十度的春风
追问苦荞酒里
彝族少女的优美倩影
春酒浅醉了无边的岁月
以及触手可摸的
唐诗宋词的情人节
古老的元宵揣着古老的心事
春酒明月,涛声依旧
2018.2.28
诗注:1.大象兄,无边的想象,当过十年海军航空兵,轰炸机机组成员。2.杨柳兄,杨柳晓风,参加过自卫反击战,伤后有幸复活。3.滇桂安,滇是云南简称,桂是广西简称,安是越南古名安南的简称。4.格里兄,格里,当过二十年兵,陆军。5.八十度,东馆板栗酒,酒精度八十度。6.边兄,世界的边,硕士毕业,高工。7.苦荞酒,以苦荞为原料的彝家小窖酒,产自云南石林。
作者简介:
杨昌群,笔名若风、骑马看海,祖籍山东莱芜,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居青岛,出版个人诗集、散文集多部。
微信号:qimakanhai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