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千年再见

标签:
偃鼠饮河施法自然不贪物欲自得其乐文化 |
分类: 明月散文诗画摄影 |
过一千年再见
(1)
智者路过一片美丽的草原, 看见一只、只有一条腿的小鸟在流泪,一只鼹鼠用草叶为小鸟筑巢,筑好了巢,鼹鼠又给小鸟找吃的,欢天喜地地跑回来,把两腮的谷粒反出来喂受伤的鸟儿。
智者问小鸟:“什么让你这么痛苦?”
小鸟说:“失去的和没有得到的。”
智者说:“错了!”小鸟说了一万条的理由,坚信自己的正确。
智者说:“给你一千年的时间,到时我再来。”
……一个千年过去了,智者又来到这片草原,见小鸟的泪水还在流淌,又问小鸟:“什么让你这么痛苦?”小鸟还是一千年前的答案。
智者说:“过一千年再见。”千年之后,智者如期到达,小鸟看到智者:“还要问同样的问题吗,当然是同样的答案。”
智者说:“想没有痛苦吗?”小鸟点头,智者的手轻轻拍了一下小鸟的头:另一个空间里出现了——
一栋豪宅,一个富家女叫玛丽莎,玛丽莎花容月貌,正是锦绣华年。但玛丽莎在锦衣玉食中,经常闷闷不乐,不时地流泪,这可急怀了她的父母。
原来,玛丽莎爱上了一个有个性的穷画家。穷画家对玛丽莎的殷勤没什么感觉。画家住在不甚体面的老房子里,每天画不同的画,一副陶醉自得。画家的邻居是一个会拉小提琴的盲女,每当傍晚,就响起了起舒伯特的悠扬的“小夜曲”,画家这时会停下笔,坐在盲女的阳台上,看着窗外的晚霞。
盲女会煮上一杯咖啡,满室弥漫着咖啡香,他们的交谈的语言和谐快乐,画家说:“我听了你拉小提琴几年了,不然,我早就搬走了。”
“哦,我用心来演奏的,因为你天天在听啊。”
(2)
这是最让玛丽莎痛苦的事,也是最想不开的事。真弄不清画家和盲女之间有什么默契,论条件相貌,盲女根本不能相比。玛丽莎想到画家对自己的寥寥几句,感到很悲凉。我要是那个盲女该多快乐啊!
一天玛丽莎鼓起勇气,带着疑问来到盲女家:“你认为什么是最痛苦的?”
盲女说:“过去有痛苦,是因为想不开,现在都想开了,没有什么让我痛苦了。”
她的话让玛丽莎吃惊:“那你的眼睛看不见不痛苦吗?”
“我能感知呀,我以前看见过了。”
“你失去的和没有得到的,难道不痛苦吗?”
“我心理已经没有怨恨了,也就没有失去了,我现在没有具体要得到什么了,活一天就是得到一天。”
玛丽莎简直震撼了!盲女人身上的一切,她肯定久经沧桑的,可她内心的力量从哪里的来呢?玛丽莎带着更大的疑问离开盲女人。她也感到了盲女人的魅力和可爱。一个看不见的女人,让人感到能透视万物。玛丽莎知道经常有些人带着问题来找盲女,现在,她不觉得这些人的无知了。
(3)
又一个千年来到了。十二点的钟声最后一响,智者到了,继续发问: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玛丽莎说:“失去的和没有得到的。”
智者不言,他的左手一伸,出现了一股越转越大的气流——一片开着各种花朵的美丽草原降临了——
一只鼹鼠在为那只有一条腿的小鸟喂食,那只痴情的鼹鼠爱着小鸟有几千年了,有另一只看不见的小鸟在空气中唱歌。
智者的右手又放出一股热流,出现了另一个场镜像——
玛丽莎是一条腿的小鸟,
个性画家是那只鼹鼠,
那只唱歌的小鸟是盲女人,
盲女人不是别人,是玛丽莎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