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8走进梦想 |

第一节:社群运营宗旨与目标
大家好,我是来自8班的同学,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相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关于我们创业社群运营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将创业社群持续运营下去。
文哲组建这个群的初衷是为创业者赋能,赋什么能,怎样赋能,达到什么样的能效这是核心,也是所有同学关心的问题。
就目前同学加入情况来看,人数虽不多,但我们若能充分发挥人际网络关系,潜能将是无限大。所以要把每个人的信息资源建好档,应用好,构架好,赋能将不再是梦想。
一、群内创业者的定位与画像
1:想创业的人
2:正在创业的人
3:创业成功的人
针对这三类群体,我们将通过一个有效路径,线上线下互动联动,通过动因建立问题需求导出与资源库赋能导入的深度对接关系,因为明确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分析问题解决需求,才能形成有效对接关系。
想创业的人,正在创业的人,创业成功的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交叉的互动联动关系,成功者为前两者赋能,前两者也是后者的有益补充。无论是经验交换,灵感碰撞,信息与资源共享,坦诚亮明自己的底牌,找什么?要什么?能给什么?怎么给?大家只有充分交流,尊重彼此意愿,尊重信息源特别是第一手权威信息源的渠道嫁接,尊重相关隐私权的前提条件下,寻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是有爱的班集体,因志同道合而结缘结盟。因此,我们要讲究深度可信赖关系,你透明,我透明,他透明,彼此才能开明。每个创业阶段群体都有自己的发展瓶颈或是困境,经过分析总结,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二:创业者普遍存在的困境
1:想创业的人
找不到好的项目;发现不了好的商机;抓不住好的机遇;甚至可能缺少成熟的创业心智;缺少资金;缺少足够的创业勇气;缺少有力的智囊型团队支持与服务;缺少办公场地;缺少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服务;缺少财务规划管理等等。
2:正在创业的人
面临高级或专业人才的匮乏;现金流不足;缺乏可持续成长的后劲儿;管理上存在纰漏;面临行业竞争风险大;创业者心理压力大却没有有效的减负方式;或者正面临向左走向右走的艰难抉择;公司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口等。
3:创业成功的人
创业成功的人,实际上依然做不到临危不惧,甚至比前两个阶段更具有危机感。面临要不要扩张的选择还是纠结于满足现状;企业发展越快时,意味着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潜在风险也越大,退,守,扩三种情况是成功创业者最常见最艰难的选择。
正像人们说的,走上创业路,就像上了贼船,艰难险阻只有面对,没有回头路,更不能轻易停下来,稍有不慎将倾其所有付诸东流,因此,创业者必须要有切合实际的设想。心里有美好蓝图驱使自己必须要有勇气,有毅力,坚定不移向着航标才有可能到达目的地。
第三:创业赋能的关键与矛盾
不同阶梯的创业者,思想与灵感的碰撞必不可少,关键是实际操作与对接,因为对接存在一个难点是行业分工不同。
比如,有人在教育培训领域,教育培训细分很多类;有人在医药与健康行业,那么门类更多细分领域也更多;有人在智能科技领域;有人在互联网行业。另外,医药、健康大产业可以与自媒体运营对接;教育培训产业也可与自媒体运营对接,那是因为自媒体是一个平台,平台可以无限大,而创业者却只能在单一行业或局限专注于某个领域,就好比我们的赋能群,创业者需求无限大,赋能资源相对稀缺或贫乏。那么解决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只能借助同学间的个人网络。
比如,我们群里有一百个人,每个人至少也有500左右的人际网络,如何让赋能变成现实,就是要充分盘活所有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给他人赋能的需要,更确切地说是重新盘活人际资源的大好机遇。
我们都知道,好的人际网络关系历来重在经营,在于互利互惠与交换,因交换满足彼此需求,因盘活而产生彼此价值,不然就是死关系,死循环,死链接,毫无意义。就如同两个朋友,十年间不说话不交流那就不是所谓的朋友,因为没有言语互动与心灵思想碰撞,彼此互补分享,不能给彼此带来认知与认同,就是毫无交集的死能量。
针对目前社群状况,首先我们是同学情,那如何赋能?为谁赋能?赋什么能?谁能赋能?就要找重点找关键,然后再形成有效对接,这些人有可能会超出同学圈,他们极有可能是同学的亲属,朋友,领导或是其他。就这有效解决了赋能资源相对紧缺与需求无限大的矛盾。
第四:创赋俱乐部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眼前情况,我建议在群内先找一个点进行突破,或解决当下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或为某一个同学的项目解决某些问题,在一个周期或时间段进行评估检验,不断加以完善。大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多,交流心得体会的精神食粮也就多。
我相信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柄魔法棒,挖掘潜能,达人惠己,这就是创赋能俱乐部的宗旨与意义。(2018年12月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