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瑞典孩子入园瑞典红楼梦育儿 |
分类: 育儿感悟 |
刚出生的时候,纯儿有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对刚落入凡间的天使,我这个新手妈妈自然爱不释手,加上瑞典提倡密集的亲子肌肤接触,几周后,就连睡觉时小人儿都要一直在爸妈的怀里。睡着以后,刚放在床上,经常立刻哭着醒来,睡着再放再哭。夜里,怕哭声太多打扰邻居,无奈的老妈凌晨3,4点抱着宝宝打盹,惊醒中发现小家伙滑落在肚子上,既担心宝宝的安全也担心自己被拖垮。
没想到分离焦虑成了这么快就来,而又必须马上解决的难题。本以为让纯儿自己哭一阵,就习惯了,可倔强的小人儿持续了20分钟不见起色,如何忍心。他爸给逼出了一个主意,站在床边用脸贴着她的小脸,总算被接受了。
让宝宝尽早解决分离焦虑
不久,纯儿不需要我们贴着她的小脸,自己躺在床上就能入睡了。然后,我们故意给她自己呆的机会,时间也慢慢加长,很快适应和学会了自己玩,学会自己探索陌生的地方。
纯爸说有一个亲戚,出生以来时刻把宝宝溺在怀里,就连做饭时都一只胳膊抱着,胳膊在累出了问题。我也见过个别对孩子保护过度的家长,但是,大部分人很重视孩子从小的独立性。在超市,很多宝宝安静地躺在汽车座椅自娱自乐,极少听到哭闹声;
帮孩子打开外面精彩的世界
因为眼界的局限,孩子比较容易局限在父母身边。帮宝宝尽早打开外面精彩的世界,会给独立性增添内在而持久的动力。家里有很多不同的玩具,经常会让小家伙愉快地忘记”纠缠”我们。出生以来,纯儿就在推车里和我们一起到附近的山林公园散步,在那儿遇到了很多愉快的跑步和散步的人。一些人跑过和我们微笑地打招呼,小小的纯儿会目送他们的身影直到消失,一些散步的有时会聊几句。瑞典人对孩子的纯厚挚爱,让纯儿最初感到了和人交往的乐趣,喜欢探索充满新朋友和新事物的精彩世界。
入园第3天,纯儿忙于在新环境娱乐,对陪园的爸妈要告别一会儿已经无暇顾及了,现在每到一个地方,自己探索新环境和找新朋友已经成了习惯。其实我比较安静害羞,纯爸和我相反,要让小家伙看到和学会父母的亮点。因为瑞典社会环境相对安全, 3岁半前对孩子的交往,我们鼓励开放,现在要开始和侧重危险和规则。
外面的世界不无奈
现在还记得陪园时幼儿园老师的眼神。那时纯儿还小容易摔跤,坐倒在了玩具盒子里,老师很快地瞟了一眼看我们的反应, 其实他们很在意家长培养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敏感点的家长可能会过去扶起来,但是如果小朋友自己不求助,我一般不会扶的。小家伙也习惯了摔倒自己爬起来,有时比较重的时候,也不哭自己爬起来,直到现在成了皮实的小姑娘。
纯儿轻易不哭,如果哭了,我会第一时间赶过来,让小朋友相信不管发生什么,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从妈妈那里获得安慰和安全感。在幼儿园时,老师和妈妈的作用同理,小朋友学会了向大人的求救和沟通。
纯儿1岁多时摔倒,旁边一个带孙子的中国爷爷马上把她扶了起来,我自然感谢老人的好意。如果没有孩子时我也会这样,但是现在作为妈妈,不管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孩子,我都不会扶,纯爸也一样,摔倒了爬起来是学会自己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上幼儿园的准备
瑞典的产假480天很长,加上我尽量部分工作,纯儿入园的时间被努力拖到了23个月,一个自认为比较放心的时间。不到2岁的孩子,对幼儿园还没有真确的概念,说去幼儿园和去玩的地方并没有太多的分别,这个年龄入园思想还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解释和专门准备,主要靠平时积累的探索适应和独立自信,早入园也有早的好处。就这样,小朋友提前6个月被蒙氏幼儿园录取,入园没哭闹过一次,一直在那儿快乐至今。
我没上过幼儿园,18岁时第一次独立放飞,第一次体会了和父母分离的苦楚和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开始自己积累人生经验。分离焦虑和在新环境的生存,是不同人生阶段的相同考验,父母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就是教会孩子没有我们也一样过的好。
纯儿开始幼儿园,在时间和精力上,我有了实质性的解放,但更高兴的是她凭自己的能力,没有我在那儿也过得好。3岁多的小朋友,已经帮着老师向参观的新家长介绍幼儿园。
去年,写过瑞典孩子入园很少哭的幼儿园方面的原因,有网友说起自己入园时不快乐的时光对以后生活的负面影响,看了感觉很沉重。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需要社会家长和幼儿园的倾力支持。也许这篇对帮助孩子构建强大的内心能有一点启发。
2年前,幼儿园的第一天
第一天陪园
看到好玩的聚精会神
最喜欢让玩具打滑梯,玩了好久
------------------------------------------------------------------------------------
一连4天肚子不太好, 2天之内就瘦了1公斤,无意减肥柳成荫
一般只看新闻和记录片,不小心看了新版的红楼梦,如果是一般电视剧,拍得没有大问题,问题是作为红楼梦,那就成问题了,失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