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浙江丽水古堰画乡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东南篇 |
10月3日下午来到古堰画乡,瓯江将景区分为两部分,“古堰”是北岸的碧湖镇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镇政府所在的大港头镇,两者隔河相望,没有桥,只有画舫往返两岸。游玩完画乡,我们坐船来到古堰。
堰头村位于丽水莲都区碧湖镇西南3.5公里处,50省道沿村而过,瓯江和松荫溪在此汇合。村子因位于具有15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首部,故得名堰头。该村依山傍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村口的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结构是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木构建筑,二十根柱子四方鼎力,外观八角形,顶部元宝状,是奉祀文昌帝君而立的祖庙。堰头村在明清时期,文风昌盛,鼎盛时期连出了五名进士,获准建文昌阁,寓意昌明儒学文化。
在堰头村口有一条名为“泉坑”的山坑,其水横贯通济堰渠道,每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
先在渠道里造两个平行的桥墩,把渠道隔为三孔(所以俗称三洞桥);把泉坑引入两边砌有挡水墙的桥面,宛如把坑水引入了一个两头贯通的石函(即石匣子),使坑水凌空跨过渠道,而在挡水墙上再铺砌石板,成为行人通道;使下层流渠水,中层引坑水,上层通行人。石函建成,并沿用至今。
堰头村有华东地区最为壮观、树龄最长的古樟树群,现存10棵,树龄在1000-1500年间,分布于渠首至三洞桥主干渠两岸,千年岁月沧桑,默默捍卫堰渠,成为历史的见证,也是村落的风水树。
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和世界首创的拱形大坝。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构筑,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
通济堰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浙江省最古老的水利建筑,囊括了“三个世界之最”和“六个千年”。
即,世界最早的拱形大坝、最早的石函立交桥、最早的堰规石碑;千年古堰、千年庙会、千年古窑、千年古村落、千年古樟群、千年古墓群。千余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通济堰,孕育出古老而灿烂的处州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
从通济堰到村口的文昌阁,也是堰头村的一条古街。一侧是不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另一侧是河道,河道两侧有不少古樟树,临河一侧也有不少卖当地特色的小店铺。
南山映秀民居位于堰头村55号,清代中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通面宽20.0米,通进深20.0米,硬山顶。为砖木结构,是村中唯一幢四周墙体均用砖砌的建筑。
贞节牌坊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因家主叶成发英年早逝,其妻梁氏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挑起培养子女的重担,使其子孙都考取功名。皇帝为了表彰其德行,建贞节牌坊,流芳后世。
堰头村因其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巍巍古堰交相辉映、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交错融合而成为中国摄影之乡的创作基地、古堰画乡景区的核心区块。该村也是著名的“巴比松油画” 发祥地之一。
从堰头村回大港头村的末班船是下午17:30,我们乘坐末班船回到“画乡”江滨古街,晚上在古街用餐。丽水之行第一天第一个景点古堰画乡,天气非常不错,印象也非常不错,第二天继续前往云和梯田,但愿也有个好天气。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东南足迹:
【浙江省】
【浙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
【浙江】千年的古刹杭州灵隐寺
【浙江】南宋抗金名将杭州岳庙
【浙江】杭州西湖钱江三座名塔
【浙江】大运河塘栖古镇广济桥
【浙江】大运河拱宸桥桥西街区
【浙江】大运河富义仓遗址公园
【浙江】大运河中河凤山水城门
【浙江】杭州最古老运河上塘河
【浙江】大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
【浙江】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浙江】戴口罩免费游西溪湿地
【浙江】古村式大禹开元度假村
【浙江】戴着口罩游玩安昌古镇
【浙江】柯岩天工大佛炉柱晴烟
【浙江】绍兴鉴湖泛舟梦里江南
【浙江】鲁迅笔下绍兴风情鲁镇
【浙江】仓桥直街感受古街文化
【浙江】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浙江】廿八都藏在深山人未识
【浙江】世遗中国丹霞之江郎山
【浙江】雁荡山灵峰夜景更销魂
【浙江】丽水的记忆处州府城行
【江西省】
【江西】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江西】秀峰随李白望庐山瀑布
【江西】世遗中国丹霞之龙虎山
【福建省】
【福建】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福建】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福建】菽庄花园与钢琴博物馆
【福建】鼓浪屿皓月园忆郑成功
【台湾省】
【台湾】花莲自强夜市美味海鲜
【台湾】垦丁夜市让你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