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浙江杭州良渚遗址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东南篇 |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总面积非常大,有14.33平方公里,由4个片区组成,目前对外开放的是公园的核心部分“城址区”,占地约6.3平方公里。主要设置了城门与城墙、考古体验、河道与作坊、雉山观景台、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西城墙遗址、凤山研学基地、大观山休憩区和鹿苑等十大片区。
坐上游览车,穿行在面积广大的遗址公园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水系纵横、林木繁茂的水乡泽国风貌。几分钟后,就来到第一站:陆城门遗址。
五千年前,良渚古城营建于沼泽湿地之上,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这样的环境,也使得水路成为当时的主要出行通道,而陆城门是良渚古城唯一一处陆路城门。它由三处小型夯土台基构成,三座隆起的高台,呈“品”字形结构,连续的城墙分为四个门道,宽达150米。
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由外城、内城及宫殿区三大部分组成,穿过宽大的陆城门,即可进入古城址的内城区域。
从前的良渚古城水道纵横,先民们临河而居,所以良渚先民主要靠独木舟与竹筏往来于古城内外。除了陆城门,考古人员至今在这里共发现八处水城门。四面城墙,每面各有两个水城门,城内与外河道经水门相接,构成一个发达的水路交通体系。
水城门一般宽30-60米,如果看到河道两侧矗立的仿木柱子,水中有划船的人形雕塑,那就是公园对水城门位置的具体标示。
第一站陆城门和下一站南城墙距离并不远,所以参观完陆城门、水城门,我没有返回乘车点,而是走小路步行去了第二站:南城墙发掘点。
发现于2007年的良渚古城城墙周长约6公里,高约4米,其建造利用了自然地势,底部铺垫石块作基础,上部以黄色黏土堆筑城墙。这样不仅可以加固基础,还可以防止地下水对墙体的侵蚀。目前,在世界同时代遗址中,这样的城墙属首次发现。
进入遗址公园后,一眼看去多是河道和绿植,访客并不会看到很多建筑,“南城墙站”则是个例外。这里不只有南城墙发掘点,在站点的北侧,还盖有一些漂亮的茅草屋,茅草屋其实是一个考古体验区,包括两座展厅、莫角书院以及一个面积较大的儿童考古区。
稚山是遗址公园东北角的一个小山坡,别看只有30余米高,却是良渚古城海拔最高的一座自然山体。作为公园的一处制高点,这里的参观内容很简单,花几分钟爬上这座小山头,可以在山顶新建的观景平台俯瞰整个古城区。
坐车继续前行。莫角山宫殿位于古城的中心高台区域,经过了良渚先民精心精心的设计,彰显了它独特的地位,高台之上又堆筑起三个独立的土台,分别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在三个土台之间,还有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
大莫角山视野开阔,是莫角山台地上三个独立土台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堆筑最高点达16.5米,远远超过城墙的墙体高度,站在此处,环顾四周,想必当时的良渚国王一定有一种“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的感觉。
在这里发现有7个面积约300-900平方米的良渚文化时期房屋基址,五千年前,这种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城市营建特征,体现了统治阶层“以中为尊,以高为崇”的政治理念。
宫殿区步行几分钟来到反山王陵,是良渚古城区域内等级最高的墓地,为保护遗址不受侵害,专家门还在反山墓地还原了11座墓葬的出土情况,再现了1986年考古发掘时的情景,而真实的墓坑位于展示区下方80厘米处,实在是太奇妙了!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东南足迹:
【浙江省】
【浙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
【浙江】千年的古刹杭州灵隐寺
【浙江】南宋抗金名将杭州岳庙
【浙江】杭州西湖钱江三座名塔
【浙江】大运河塘栖古镇广济桥
【浙江】大运河拱宸桥桥西街区
【浙江】大运河富义仓遗址公园
【浙江】大运河中河凤山水城门
【浙江】杭州最古老运河上塘河
【浙江】大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
【浙江】古村式大禹开元度假村
【浙江】廿八都藏在深山人未识
【浙江】世遗中国丹霞之江郎山
【浙江】雁荡山灵峰夜景更销魂
【江西省】
【江西】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江西】秀峰随李白望庐山瀑布
【江西】世遗中国丹霞之龙虎山
【福建省】
【福建】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福建】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福建】菽庄花园与钢琴博物馆
【福建】鼓浪屿皓月园忆郑成功
【台湾省】
【台湾】花莲自强夜市美味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