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浙江杭州富义仓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东南篇 |
义仓是旧时中国各地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隋唐已有。富义仓,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位于杭州市霞湾巷8号,京杭大运河畔。地处胜利河与古运河交叉口,是清代国家战略粮食储备仓库。2014年6月正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之一。
其南面是反映接驾文化的御码头,往北是佛文化气息浓厚的香积寺和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东为特色临水古街——胜利河美食街,西则与运河特色画舫“乾隆舫”隔河相望。
富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因当时杭州粮食告急,遂令杭城士绅购粮十万石分别储存于原有的两个粮仓。因原仓库不敷存储,购买霞湾民地十亩,再建仓廒。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历时四年粮仓建成,共耗白银一万一千两,仓房共四排,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同年冬天,谭钟麟调任陕甘,临行前将仓库命名为富义仓,命名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
它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民国时期,改为浙江省第三积谷仓,短时做过国民党军用仓库。解放后,杭州市粮食公司接管,作为民生仓库分库,后部分改为军区家属宿舍和杭州造船厂职工宿舍。
当时富义仓内共有五六十间粮仓,每间约20平方米,可存四五万石谷物,还有砻场(去稻壳的碾坊)、碓房(舂米的作坊)、司事者居室等。
门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十亩,原有仓库、砻场、碓房、司事房等。主仓东西相向而建,四列三进,一层砖木结构,硬山造。这里是杭州百姓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地,也是江南谷米的集散地,当年的朝廷贡粮也是从这里开始北运。
富义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建国后其仓储功能也几经变迁,但作为“天下粮仓”的重要一员,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的实物见证,富义仓依然屹立在运河最南端。
如今的富义仓是围绕遗址保护,于2007年以原有的占地范围、用原有的材料、按原有的历史风貌、原汁原味进行修复的,共有13幢建筑。其杭州的运河航运仓储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共有11个(6个遗产点和5段河道)。6个遗产点是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广济桥。5段河道为杭州塘段、江南运河杭州段、上塘河段、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东南足迹:
【浙江省】
【浙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
【浙江】千年的古刹杭州灵隐寺
【浙江】南宋抗金名将杭州岳庙
【浙江】杭州西湖钱江三座名塔
【浙江】大运河塘栖古镇广济桥
【浙江】大运河拱宸桥桥西街区
【浙江】大运河富义仓遗址公园
【浙江】大运河中河凤山水城门
【浙江】杭州最古老运河上塘河
【浙江】大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
【浙江】雁荡山灵峰夜景更销魂
【江西省】
【江西】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
【江西】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福建省】
【福建】清静赏景武夷山九曲溪
【福建】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福建】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
【福建】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福建】菽庄花园与钢琴博物馆
【福建】鼓浪屿皓月园忆郑成功
【福建】游走在鼓浪屿大街小巷
【台湾省】
【台湾】花莲自强夜市美味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