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东南篇 |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由于时间紧,上午我们在三坊七巷重点是在南后街走走,参观水榭戏台、小黄楼。中午在文儒坊用餐,然后就是回酒店,取行李赶往长乐机场回上海。
衣锦坊水榭戏台,始建明万历年间,原为乡绅宅第,后经多次改建。清道光年间,成为三座相邻、全坊最大宅院。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杂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四面围墙,皆用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主建筑大院坐北朝南,临街六扇大门,入门有门厅,左右耳房。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中有天井。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大厅特大。第二、三进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每进东侧都有小门可通第二座别院。
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构成。再往东,又有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花厅最大特色是水榭、戏台,是府内聚会、演戏地方。水池面积56平方米,池内有鲫鱼、金鱼等水族。
建在水池上面的戏台,坐南向北,面积约30平方米,台后有化妆室,池外左右两侧有酒楼,酒楼后有假山、雪洞,戏台正面建楼阁,坐北向南,前廊后堂,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可供聚会、观剧或登高临远。墙头灰塑、屋脊等均精工细作,独具风格。是福州市保存最好的水榭戏台。199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榭戏台所在宅院系郑氏宅院,郑宅系大户人家,每年正月初三办春酒或有其他婚嫁等喜事时,主人都盛情地请来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到宅内聚会,他们坐在厅里一边宴客、品茶,一边听曲看戏,而女眷们则坐在酒楼和阁楼上看戏。
黄巷36号小黄楼,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唐昭宗大顺二年进士,诗人,崇文阁校书黄璞(867-?),退隐后定居于此。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攻进福州,队伍连夜从黄巷通过,听说黄璞居住在这里,士兵熄灭火炬,并给马匹衔枚,后人以此尊称黄璞的故居为黄楼。至清代,为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梁章钜所有。
小黄楼曾经是黄巷的标志性建筑,清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存小黄楼建筑系清道光年间,由梁章钜修葺的。梁章钜(1775-1849)清嘉庆七年进士,文学家,官至广西巡抚、江苏巡抚。梁章钜住进黄楼后,于道光十二年全面修葺了黄楼,筑假山、挖水池、建小桥、修凉亭,并建了西花厅小黄楼,以及与之配套的旧居东侧园林小筑“东园”。黄楼西花厅建筑群实际上是由一座木构小楼与楼前的假山、水池、拱桥、半边亭等组成,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闹中取幽、小中见大的城市山水庭园。
西花厅自成院落,保存较为完好,为双层小楼,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四面围墙,楼内驼峰、雀替、斗拱均精雕细刻。楼上为主人的藏书阁,楼宽六米、进深九米,楼阁内的十二扇隔扇门、六扇门窗的镶嵌有精美的图案,采用珍贵的楠木精雕而成。穿斗架上绘龙描凤,楼上花格栏杆,通透式宽敞走廊,檐口吊柱、顶饰、雀替等精雕细刻、剔透玲珑。走廊两侧对称出挑露台,造型独特。楼下左、右两侧通道均用糯米和三合土塑制成假山、雪洞,曲径通幽。雪洞宽约二米,深约八米,高可容人进出。
楼南面的假山用太湖石砌筑,最重的一块有一吨余,曲径盘旋通楼上。假山边的鱼池上有一座制作精巧的石拱桥,桥栏上刻有“知鱼乐处”四字。桥对岸假山内,岩洞曲折,洞壑深幽,峰迴路转,磴道迂回,沿石阶盘旋可登上假山之顶。东侧上有一座木构的半边亭,宝珠顶,四檐翘角,亭内的斗拱、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动、植物题材,亭周边装饰有十二小悬钟。
小黄楼建筑分布紧凑,园内亭、台、楼、阁建筑,是福州山水园林景观的典型代表,其假山、鱼池、花木、亭阁皆小巧玲珑,历经千年仍可窥见唐代遗风。小桥流水,清悠雅静,颇能体现出江南园林的特色,是福州市目前保存最完美的古式花厅园林。
1949年后,黄楼逐步被改造为新村,唯小黄楼仍保存至今。小黄楼还有一株古芒果树,胸径一点三米,高一十七米,冠幅二十一米,传为黄璞手植,是福州市区目前已知最大的两株古芒果树之一。小黄楼1988年被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东南足迹:
【浙江省】
【浙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
【浙江】千年的古刹杭州灵隐寺
【浙江】南宋抗金名将杭州岳庙
【浙江】杭州西湖钱江三座名塔
【浙江】大运河塘栖古镇广济桥
【浙江】大运河拱宸桥桥西街区
【浙江】大运河富义仓遗址公园
【浙江】大运河中河凤山水城门
【浙江】杭州最古老运河上塘河
【浙江】大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
【浙江】雁荡山灵峰夜景更销魂
【江西省】
【江西】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
【江西】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福建省】
【福建】清静赏景武夷山九曲溪
【福建】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福建】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
【福建】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福建】菽庄花园与钢琴博物馆
【福建】鼓浪屿皓月园忆郑成功
【福建】游走在鼓浪屿大街小巷
【台湾省】
【台湾】花莲自强夜市美味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