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浙江嘉兴乌镇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东南篇 |
提起茅盾,几乎尽人皆知,提起乌镇,名头也不小。因为这里除了具备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漫步在这个有千年历史古镇的街头巷尾,不经意间就可以知道许多充满了文化味道的故事。
乌镇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古镇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镇内民风纯朴,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同时乌镇又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乌镇由此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走近乌镇,我感到乌镇的美,虽然很静谧,却能打动你的心灵。乌镇,它总给人一种淡淡的随意和幽静,让人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茅盾笔下对可爱的故乡的描写,体悟着江南水乡情致。
徘徊在乌镇的老街,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故作的娇柔,有的只是白色的粉墙,黛色的瓦,吊脚的水阁,弯弯的一条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生命的流动和休闲。
乌镇的街道全部用旧青板铺地,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乌镇人家的水阁更是一绝。所谓水阁,就是民居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览小河风光,午夜梦回,枕下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
徜徉在古镇,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江南水乡特有的小桥流水连人家的景色。这里的古桥很多,在众多古桥中,通济桥和仁济桥是最具特色的,分别建于1515年和1518年。两桥互为犄角,相连相生,相互辉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井中观月,当地人称为“桥里桥”。
到乌镇,传统作坊区内的工艺品制作坊场景值得一看。如制作狼毫的笔店、蓝印花布印染作坊,绝对“土气”的布鞋作坊,刨烟作坊等,特别是公生糟坊和它飘出的阵阵酒香,像是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
还有这里的民居,有的保留相当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雅致,细腻的人物和花草更人让人们赞不绝口,从中得到了艺术的享受。为保持古镇的原貌,小镇里还居住着一些老人,据说政府会给他们生活补贴。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出了岁月的沧桑,就如同古镇的历史。
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学家茅盾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是一幢四开间两进深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东南足迹:
【浙江省】
【浙江】廿八都藏在深山人未识
【浙江】奇特的村落诸葛八卦村
【浙江】雁荡山灵峰夜景更销魂
【江西省】
【福建省】
【福建】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台湾省】
【台湾】花莲自强夜市美味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