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偶摄》·序

(2012-11-06 16:16:16)
标签:

摄影

回乡偶摄

我们仨

鱼非子

分类: 【回乡偶摄】

《回乡偶摄》·序
家感觉真好,音未改人老,游山水田野,录童年味道~ 

中秋国庆假期我仨回了一趟老家,回来一月未博,以致十月博园长草。每次回家都会拍下不少照片,

家乡的点滴让非子有了开个博栏《回乡偶摄》的念头,今天就开个头,先唠唠叨叨一下~

封面几个字本来邀妮子、华子作题,结果都以事忙拖托,时间不等人,非子就自涂上菜了哈~

 

家乡两个字写起来很简单,但想说清楚这两字却不大容易,因为这两字总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如酒粬,让别井离乡的人发酵出“思乡”的酒意……

 

思乡两字也不复杂,但它总如老家的酒香不时潜入游人的梦乡,千回百转,思绪撩人,其中的深浅也不容易说得清楚。思乡酒意随时空变幻,离家越远越久、年龄越大,酒意就愈浓,酒性亦愈烈。

《回乡偶摄》·序
在计划中秋国庆回老家时,华子就想过是否让大哥大嫂先酿个糯米酒,后来忘了这事~

回到老家就闻到酒香,大哥早料我们的酒意。饭饱酒足后,我们还将酒香捎回了广州,就这清醇香甜的酒哈~

月余未博,给每位博友奉上一碟这家乡的糯米甜酒,问好祝福诸博友~《回乡偶摄》·序《回乡偶摄》·序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可谓:客居他乡思陈酿,把酒邀月入梦乡,墨客骚人多寂寞,故思乡吟诗千行。

 

思乡之心,回乡可抚。唐诗人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他已八十六高龄,离乡五十余载,回乡已世事沧桑,触景生情的贺公就有了著名组诗《回乡偶书》的感慨:

《回乡偶摄》·序
华子书贺知章《回乡偶书》诗组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相比许多思乡难归的人,年迈而能告老还乡的贺知章应是知足,

因为不能叶落归根的于右任就只能望洋兴叹《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回乡偶摄》·序
贺翁还乡童不识,于公抱憾国有殇。           (本图摘自网络不知名作者,向原作者致谢)

 

如上种种离我们太远,这些名流大儒的思乡境界,我们仨真没有,当然,乡思可以有,这个也真的有。

 

非子、华子在求学和工作时才算离开家乡,而且离得不算太远。家乡无名山大川,但也算有青山溪流。如无特殊状况,我仨每年会一起回非子、华子老家各一趟,妮子虽非生于乡村,但对两个不同的“家乡”也颇有亲切感,每次回去探亲游玩都不亦乐乎……

《回乡偶摄》·序

非子云:
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丝或缕皆故事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点一滴亦乡音

 

《回乡偶摄》·序

 

我仨偶回乡,探亲寻迹,或游或玩,偶摄偶影,或思或忆,偶记偶叙,点滴成博~

《回乡偶摄》新博栏由此开篇。

 

这算序吧?是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