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态行系列(一):版纳植物园漫游记
遥远边陲的西双版纳,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在我多年前刚开始观鸟的时候便心向往之。那个世界,池塘中开满睡莲,路边矗立着高大的棕榈树,满园的奇花异草,色彩艳丽的热带鸟儿在花丛中上下翻飞,每每想到这些就醉了。当梦想在版纳热带植物园成真,我犹如孩子般坠入一个神奇的生态乐园。

2020年11月,我终于走进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100公顷的园区里种植着一万多种外来引入的热带植物。一天要走遍棕榈园,榕树园,苏铁园,百果园,百花园等38个专业园区几乎不可能,我们选择了几个距离相近,景观丰富的园区。
下面便是我这个“植物小白”用镜头记录下的奇花异草:
01.
红花羊蹄甲
豆科羊蹄甲属植物,这个属的叶片酷似羊蹄走过的脚印,按花的颜色分为红花、白花、橙花和黄花羊蹄甲等。没想到这貌似普通的植物竟然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紫荆花。
白花羊蹄甲
02.金凤花
名字有点俗气,却是中国的特有植物。边缘金黄色,如火焰般常年绽放在枝头,为热带地区价值较高的观赏植物。
03.翅荚决明
又名“刺荚黄槐”“有翅决明”,豆科决明属灌木,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中国分布于广东和云南。

04.金脉爵床,又称金叶木
05.龙船花
缅甸的国花,又名英丹、仙丹花、百日红,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双色等。
06.猫须草
名字有趣,作用不小,也是中药材。由于其雄蕊酷似猫胡须,故得名。常种于房前屋后的园圃中,随手采来新鲜的猫须草,用开水冲服,既当茶喝,又可治病。
07.赤苞花
又称巴西红斗篷、巴西羽毛等。爵床科红蓬爵床属,原产于中南美的雨林地带,国内仅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厦门植物园和华南植物园有少量引种栽培。
08.
白旗兜兰
荫生植物区有不少兰花,最珍贵的当属白旗兜兰,产自印度北部。2003年,首次在云南普洱发现野生的白旗兜兰,据说仅40余株。它的花型奇特美丽,中萼片为白色,上部向前弯曲成拱形,合蕊柱内卷好像眼睛,远看犹如一只小青蛙躲在兜状的唇瓣里,因此白旗兜兰在园艺界也被称作“小青蛙兜兰”。
09.
莲玉蕊
10.王莲
水生植物区的王莲最受游客欢迎,池中遍布叶片巨大的王莲,叶大如舟能载人。
植物园观鸟记
偌大个园子,处处闻鸟鸣,不见其踪影。虽然鸟种丰富,一来林子太密,找起来不容易,二来树木高大,观鸟容易拍摄难。我和山水自然的小伙伴们早餐后通常先在园中巡视一个多小时,这时的天空蒙蒙亮,光线并不适合拍摄,以记录为主。鸟儿要等到九、十点过后,气温上升,阳光洒满每个角落,才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版纳植物园的鸟类记录高达287种,占到中国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紫金鹃、黑头鹎、橙胸咬鹃、仓鸮、灰岩鹪鹛、蓝枕花蜜鸟等均为当地明星鸟种(可惜此行一个都没见到)。我属于可以同时享受观鸟和拍摄乐趣的那类birder。从望远镜中,我可以清楚看到黑冠黄鹎(Black-winged
Yellow Bulbul)在枝头吃着种子:
黄腰太阳鸟(Crimson
Sunbird)在花丛中忙着采蜜
树梢上的赤胸拟啄木的保护色太厉害了,但头部的艳丽羽毛还是暴露了它
摄影师的运气来了,一只灰腹绣眼鸟落在距离我不过十米的朱缨花上,好一幅美妙的花鸟图。顺便介绍这种美丽的花儿,别名红合欢、红绒球、美芯,含羞草科朱缨花属,原产南美。
同样很给摄影师面子的还有栗背伯劳(Burmese
Shrike),摆出各种角度让我拍。
捕食的极北柳莺(Arctic Willow
Warbler)
凤头鹰
白喉红臀鹎
黑翅雀鹎
鹊鸲

斑文鸟
白腰文鸟
每天都有加新鸟种,融入大自然的那种愉悦,是每个观鸟爱好者无法抗拒的诱惑。我只嫌时间太少,如果住上一个星期,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夜游找虫虫
既然住在园中,自然不能浪费了这样好的机会,晚上和小伙伴继续在热带雨林夜观。请了一位专业向导,晚餐后带着我们寻找夜行动物。没有白日里纷扰的游客,空气中传来的虫鸣格外清晰,甚至还能听到领角鸮的叫声。
夜行的螽斯躲在叶片之间长鸣,竹节虫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原形毕露。道路两旁,蜗牛、蛞蝓等小动物纷纷出动,这个时候要特别当心脚下,因为很容易“杀生”。当然还要提防蛇这样令人提心吊胆的两爬,它们会在夜色掩护下在马路上游动。黄斑珊螽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大型螽斯,当受到惊吓的时候,它会突然抬起前翅,同时展开黑底带淡蓝色碎纹的后翅,展开之后像一只漂亮的蝴蝶,令人惊艳。
十一月,很多两爬和昆虫都开始冬眠了,向导努力地帮我们找到零星几只萤火虫成虫,孤独地在黑暗中一闪一闪。在她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躲在草丛中的萤火虫幼虫。萤火虫的寿命非常短,经过
5-14 个夜晚的光彩飞舞之后就会寿终正寝。
幼虫尾部有微弱的亮光(图片来自网络)
一群金色的蚂蚁正在忙碌着,这便是被称为“酸蚂蚁”的黄猄蚁,能喷射蚁酸,在西双版纳很常见。这种蚁科织叶蚁属的蚂蚁利用幼虫吐丝卷起鲜活树叶筑成“蚁包”栖息,它性格凶猛,是很多生物的可怕对手,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影响很大。
雾气朦胧的夜晚,挂满水珠的立体蜘蛛网的主人不知躲在哪个角落等待猎物上钩。含羞草科植物一到晚上,叶子便悄悄合拢。有些植物嫌白日里的光照不够,晚上还要继续从地面吸收热量,叶子背面呈现出与白天不同的深红色。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竹节虫的伪装很厉害
夜幕下,传来大壁虎的叫声,这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如今在版纳的日子十分逍遥。这个大自然的课堂实在太奇妙,西双版纳,傣语“勐巴拉娜西”意为美丽的生态乐土,好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神奇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