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师永刚
师永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1,903
  • 关注人气:2,2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杂志发行二十亿本的秘密?

(2019-05-19 07:25:39)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时尚

娱乐

教育

《读者》杂志发行二十亿本的秘密?
师永刚/文《读者》杂志发行二十亿本的秘密?


2019年5月,读者杂志发行超20亿册。这本在遥远的兰州创办的杂志的消息,却让我内心感慨良久。这本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杂志,似乎在冥冥中与我有着某种神必的关系。1987年冬,我在晋东南故乡某处,偶尔看见这本当时还叫做《读者文摘》的杂志,它的封面上有一张黄土高原的图片吸引了我。我瞬间被这张图片上黄亮亮的土所征服。当时我正在准备报名参军,也许是因为那片金色高原的神秘与辽阔,我下意识的认为我应当去西北。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我路过了这本杂志所在的兰州,然后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了古凉州武威,在那座古城堡围起来来的军营边,有一个小村子,十五年后,我才知道,那个村子竟是后来成为忘年交的《读者》杂志的主编胡亚权的老家。
在西北苦寒的青春之岁月中,我一直很喜欢这本杂志,它干净,透澈,如同一个婴儿。我甚至根本不相信这样一本杂志,是在甘肃这样偏远的文化地理荒原所创办,它应当在上海或者南方某个城市。而且,它的创办者竟然是两个理科生,它的起源竟然是对于美国那本几乎影响过世界的《读者文摘》的模仿。
这种莫名的缘份在我后来调至兰州军区政治部后,才真正开始。当时我在文化部,一个浑身充满想象力与行动力的小上尉,突然有个机缘,想起可以与《读者》杂志一起,去新疆边防哨所举办一个送书活动。结果我与当时的主编胡亚权、后来胡的接替者,第三任主编彭长城,一拍即合。当时我记得还请了还在中国青年报的李方兄一起去了新疆的最南边的城市喀什。那是快乐的一周。在葡萄架下大碗喝酒,在火焰山边吃抓饭,酒后在高昌古城起午。在高原哨所边听风,或者在边境上看对方士兵的脸。
从西边回来的第二周,我突然接到了胡亚权的电话,他在电话里问我,能否给《读者》写本书,我下意识的回答,可以呀。也许我的回答让他有些吃惊,或者他认为我回答得有些唐突,但对于这样一个邀约,如果不答应,我觉得才不正常。
我喜欢有挑战的故事。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我喜欢《读者》杂志这个故事。我想知道他们创办这本杂志的秘密。我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采访了几乎所有与《读者》相关的人与事。也包括我认为的在当时来说很重要,但经过数年洗礼,才发现,对于《读者》杂志或者对于我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我记录了这本杂志,以及那些创造了它的人。也许是命运。如果你相信它的话。当年我因为《读者》杂志上的那张黄土高原的图片而来。却在我要为这本杂志立传之时,离开这块高原。2000年时,我脱下军装,也去了一本杂志做编辑。
而我撰写的这本书的故事,以及它隐藏的那些编辑的密秘,对我与曾被它深深吸引的读者或者从业者,都是一个最好的指南。
在这本书出版前,我遇到了余秋雨先生。先生为这本书写了似乎对他来说是一个文化总结的万字序言,他讲了自己为什么要写《文化苦旅》的起因,竟也是因为这本《读者》杂志。他给这篇序言写了一个题目:十五年前的开始与结尾。先生认为这本杂志在他最苦闷的时候,是这本杂志,当然是八十年代的杂志,带给他某些深刻的触动。另一位给这本书写序的是贾平凹先生,我把这卷书寄给他的时候,他第三天就把序言寄给了我。先生点透了我写这本杂志传的秘密。也看清楚了这本杂志的内涵。《蒋介石画传+宋美龄画传 世纪大藏(套装共2册)》(师永刚,林博文)【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此书出版后,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以《读者时代》于2001年5月出版。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读者传奇》、再后由华夏出版社以《解密读者》出版,先后出版四个版本,发行达八十多万册,这对于一本杂志传记来说,已然是超级畅销书了,当然,它的畅销自然是因为这本杂志的影响力。
我只不过是一个记录者。转眼,十九年矣。撰此文,以纪之。

《读者》杂志发行二十亿本的秘密?

《读者》杂志发行二十亿本的秘密?

《读者》杂志发行二十亿本的秘密?





附:贾平凹先生序:杂志传
世上有为某一人物作传的书,也有为某一事件作传的书,但为一本杂志所作的传记却是罕见的。当师永刚先生将厚厚的一册书稿寄来嘱写几句话时,我着实吃了一惊,遂之欣然命笔。我说,二十年里有《读者》是时代的一桩幸事,完成了《读者传奇》又是读者的一桩幸事了。
我是《读者》的读者,从创刊到今日,热爱不减。我本人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甚至创办和主持过一份报纸和一份杂志,我深知当编辑的辛苦,深知让一本杂志产生影响和继续扩大影响是多么的不容易。作为一本文学杂志,又是出现在中国西北的边城,见证和参与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广大人群的生活,《读者》简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师永刚是有心计的,他记录和评述着《读者》,何尝不是记录和评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呢?这样的书,一般说来是容易枯燥的,但《读者传奇》激情淋漓,笔法灵动,翔实的记录中充满了诗质。如果是这么一本有情有致的书,已经够我们享受阅读的欢乐了,但作者仍要透过种种现象分析提示许多社会问题,理顺更多的文化心态,诗人原来是哲人,这又使我们不得不庄重,变得智慧起来。 
感谢上苍,日子虽然难过,过着却也充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