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图片 |
分类: 摄影 |
水车园内,多组反映兰州民俗的雕塑造型粗犷,浑厚朴拙。
农忙小憩之景。侧有玉米密植,体验都市乡野交集之感。
刻葫芦为兰州知名工艺品。
如此闲适之剃头摊子,市内早已踪影难觅,即使乡间恐亦罕见。
此景,怎一个”自在“了得?
民乐喧天。
对唱风趣。
兰州水烟有甲天下之誉。
喝酒行令为兰州民风,看其动作幅度,可想嗓音之洪亮与骠悍。
小吃最能反映一地古俗,也最有生命力。
灰豆至今受人喜爱。
拉面场景可称兰州一景。惜彩旗影响画面。
抻面场景,造型夸张传神。
初见“空中鳌背”用于亭台之名颇显突兀,思忖乃知,极状水车雄姿之辞也。想自那万里晴空俯瞰台台巨轮,岂非似巨鳌嬉戏于滔滔黄河之上?气度不凡,大家气象。
行文至此,网上查阅“空中鳌背”何处用过。未料,却发现自己郢书燕悦,遂引出一番感慨。 查阅结果,“空中鳌背”仅见于兰州著名的“握桥”翼亭之上,它处未见。握桥之名,此刻方知。握桥原为古兰州八景之一,唐代始建,历代毁修多次,清代握桥在1952年城市马路扩建时拆除,美轮美奂的国艺瑰宝自此消失,令人扼腕不已。兰州握桥为伸臂木梁桥,为无桥墩全木结构,建于小河之上,净跨度22.5米,全长27米,桥高4.6米,宽4.6米。握桥用圆木和方木纵横相间,层层向河心挑出,每层挑出数米,形成木拱,当两端向河心靠拢到相距五六米时,接搭成桥。因状如两拳相握,故名握桥。以下为清末握桥的身姿:
以下为在握桥原址上建立的水泥桥,丑陋不堪:
在甘肃兴隆山、渭源县,目前尚存有握桥,但规模远逊于兰州握桥:
网上阅读水车博览园说明,方知园内建有“握桥”,而所见题额“空中鳌背”之亭者,正为新建握桥翼亭。至此,始知”空中鳌背“非水车之喻,乃握桥美词也:拱桥高悬于空,状如巨鳌。孤陋寡闻若是!然细细思之,以”空中鳌背“喻巨型水车,似乎也沾边。
当时不知握桥,自然未拍握桥全景,而仅将亭内关于水车之展板摄下。水车博览园2005年8月开园,整体介绍:
兰州水车发明人段续简介:
现有水车由甘肃白银市工匠高启荣在1995年所建,可称其为“现代段续”:
悠久的水车史:兰州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水车之都”,自明代开始,大规模的水车用于农田灌溉,民国尚盛。目前,兰州段黄河上的古水车仅剩一台,距今300年,但已年久失修,早已停转。
2005年,兰州水车曾作为国家名片与荷兰风车联袂登上邮票:
中国之水车邮票: 荷兰之风车邮票:握桥另侧翼亭内,摆有水车模型出售:出园回望兰州水车博览园正门,结束半日游程。
未缘进口入,翻得新天地。古之筒水车,今日冲击式。手摇汲水时,光阴如历历。雕塑传民俗,握桥增博识。博文至此时,晚餐催声急。
(2007-08-05,兰州)
前一篇:兰州水车博览园60图(上)
后一篇:金城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