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抢玩具”是孩子成长的信号

(2011-04-08 08:19:49)
标签:

抢玩具

父母教育

育儿

育儿技巧

孩子心理

界线

情绪

良好生活习惯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按:看我的文章,需要举一反三。教育孩子,不能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的判断,并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虽然我已经尽可能实战化,但不能学其“术”,而忘了“道”。

 

  最近,总有朋友问我,怎么处理孩子之间抢玩具的事情,本来我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嘛。可是,说多了,就发现孩子抢小朋友的玩具,是所有孩子的“通病”,也是家长们共同的苦恼和困惑。而网络上的各种解释,大家越看越糊涂,到最后,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实在话,这个问题还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你有一个朋友或同事,看中你一个貌似“不值钱”的东西,说非常的喜欢,然后就问你要。这个物品,你非常的喜欢,对此,你一般会如何处理?再明确一点吧,假若这个物品是20元买的,你什么心态?但假若这个物品是20000元买的,你又是什么心态?答案也许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是这样?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内心非常的不愿意或不情愿。如果物品的价值一般,且对方是我们需要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你都会忍痛割爱的。而当价值比较高,或非常有纪念意义,基本上,你会尴尬而不言语,聪明的对方知道你在拒绝,会转换话题说别的。当然,不排除你为了面子,或对方是你非常“重要”的人,你也会忍痛割爱的。

 

  好了,扯回来继续说孩子。当你有一个2-6岁的孩子,你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在思维上,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已有自主意识,但常表现出笼统的、不准确的特点,有很大局限性、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在社会性方面,3岁时自我意识开展发展,4-5岁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自律开始建立。在游戏时,2-4岁还是平行游戏阶段,4岁以上才有可能开始联合游戏。在物质方面,3岁时刚建立属于“自己”的概念,需求度不高。

 

  在道德方面,处于他律阶段,其判断的依据,是看一个行为的物质结果,与成人的道德观念相差极远。这个阶段强调自我,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习惯方面,6岁前的孩子无定性的表现很正常,想让一个4岁的孩子有自律,基本不可能。在心理上,其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以及活动和行为的自主性、自由权,使自己感觉到“我能行”的力量。同时,3-5岁的儿童会出现第一反抗期。

 

  根据上面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3岁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坎”。3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强,但所有权的概念刚刚建立,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见到好东西就渴望拥有。所以,当几个年龄相若的孩子在一起玩玩具,往往会发生抢玩具的现象。这种行动在前,而思维在后的方式,导致孩子对“抢玩具”这一行为的对、错,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实际控制不住自己。

 

  正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强,3岁左右的孩子抢玩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交往的一种方式,是孩子已经成长、脱离婴儿期的标记。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孩子和其他孩子玩玩具的时候,理所当然认为所有玩具都是自己的。所以,这个阶段发生了“抢”玩具,不仅无害,家长不必为此多虑,而且还利于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和心智的健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3岁左右的孩子抢玩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你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的。在这个阶段,作为家长的你,需要做很多事情的,而这些都将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而想让孩子学到分享,就需要平时培养了,你要从你生活中小小的事情做起。例如:

  • 家中不要过度围绕着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要建立平等需求和平等对待的环境;
  • 对待非孩子的东西,如食物,一定要在家庭中分享,不单独给孩子,而且建议最后一个给孩子;
  • 灌输物品的所有权概念,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东西,可以给别人,也可以不给;
  • 要尊重孩子,用孩子的东西时要征求同意,而且有借有还;
  • 对自己某项地方的东西,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动,如书桌上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能拿;

 

  另外,孩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大社会中,有些事情终究孩子会遇到的。所以,作为家长,你心中要有所准备,当孩子发生抢玩具时,也不会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当然,教育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你根据当时情况做较好的处理。一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去别人家做客,可让孩子带着一样玩具去;
  •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会共同游戏,所以类似的玩具最好有几个,减少发生“抢”的可能性;
  • 不要批评孩子很自私,或者强迫他分享,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自我保护,不能让他变大方;
  • 你的孩子玩具被抢走了,一定要要过来,让孩子感受到呵护。同时对抢的孩子说,一定得到自己孩子的允许,才能玩,不能抢;
  • 你的孩子抢了别的孩子的玩具,你就马上拿过来,并还给人家,不管孩子是否哭闹;

 

  上面说,3岁左右的孩子抢玩具是正常的,等孩子长大一些,就会明白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东西,比自己一个人玩要有趣多了。但4岁以上的孩子,对于物品的所有权,已有较清楚的概念。如果你的孩子到了4岁多,还总是抢玩具,你就需要反思了。这说明你的教育已经拖后了,孩子自我中心感强,依然没有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其根源还是在于孩子对所有权的理解。当然,你3岁前做的好,下面基本可以不看了。

 

  从教育理论上讲,孩子到了年龄,还不会分享玩具,是孩子成长滞后的“信号”,那你平时就需要进行各种教育了:

  • 有时候孩子抢玩具,是孩子缺少沟通的技能。平时鼓励孩子,让其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先说出来,逐渐养成思维在前,行动在后的好习惯;
  • 对孩子的要求,哪怕是合理的,抓住机会,适当进行延迟满足;
  • 对孩子要有拒绝,避免孩子养成“贪婪”的习惯;
  • 不要与孩子玩打人、争抢东西的游戏,教导排队、轮流的概念;
  • 通过绘本,如《大坏猪》,让孩子体会被“抢”、“欺负”的痛苦,让孩子学会同情怜悯;
  • 孩子要属于你的东西时,适当要求进行“交换”,如借玩孩子非常喜欢的玩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孩子玩玩具时,进行分享教育是不可取的。分享教育是你平时要下的功夫,当孩子知道小朋友玩过玩具以后,还会还给他,自然会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并且在共同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当然,孩子在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你还是有事情需要关注和处理的:

  • 最好是参与孩子的玩,同时将分享与合作的概念传递给孩子并保证分享并不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而是大家一起玩;
  • 其他孩子来自己家,允许孩子先将最珍视的玩具收起来,尊重孩子的感受,减少因为不愿分享玩具而争吵的风险;
  • 孩子抢玩具也是种交往,不要随便替孩子做主。只要不哭着向你求助,或发生打人情况,都可以不去管。孩子在一起玩,肯定会有一些争执的,孩子可以从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处理争执;
  • 如果抢玩具过程中,不管那个孩子动手打人,抓住孩子的手,并说这样不对,温和而坚持,直至孩子不打人为止;
  • 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家长要鼓励她去和人家商量,并带着孩子去和对方说,答应一会还。对方不愿意分享,就让孩子学会等待;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独占”心理非常强,十分头疼,下面介绍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方法,虽然没有尝试过,但感觉可以解决问题:买了一个孩子喜欢的新玩具后,说是大家的。玩的时候,用闹钟的声响来控制玩玩具的时间。如先定一个长时间段,让孩子玩,闹钟响后,轮换其他人玩。此时孩子会哭闹,需要温和的坚持。孩子让了后,发给他精美的小贴画作为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然后是采用短的时间段,如5~10钟一次,家长要尝试着鼓励孩子。慢慢的几天下来,孩子可能适应闹钟限制加奖赏方式。孩子也会知道按顺序来轮流玩。

 

  本人强力推荐我写的《必读育儿知识:关于孩子教育中的父权问题》,这是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文章,虽然长,但请各位爸爸读一读。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谢谢!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