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如何戒除你的孩子赌性?
(2011-03-02 10:19:16)
标签:
父母教育道德儿童教育赌博游戏机亲子育儿 |
分类: 父母教育 |
最近,我一个好朋友家的楼下,出现了一台弹子游戏机。丢一块钱硬币进去,出来五粒钢珠。丢一粒钢珠进去,按一下键,屏幕上显示2、4、6、8、10几个数字,机器上有一个把手,拉开放手,会有一粒球被弹出去,随机从某个通道中落下。如果落下的通道灯是亮的,就可以中奖,奖励是更多的钢珠。
朋友家4岁的小孩就迷上了这个。开始我朋友没怎么注意,最近总是听孩子说去玩弹子中了多少多少个,而且不给她玩就闹。孩子总是要到机器那里去看,哪怕手里没钱,就看别人玩也是好的。所以,我的朋友困惑如何引导孩子,不希望继续发展这种赌性呢?
当朋友问我的时候,我感觉这个问题好大,难处理!要知道,戒赌,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好像还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而我也确实没有什么良方,仔细想了想,假若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可能的处理如下:
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发展有很大局限,不能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在物质方面,刚建立属于“自己”的概念,需求度不高。在道德方面,其判断的依据,是看一个行为的物质结果,与成人的道德观念相差极远。这个阶段强调自我,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所以,针对2-7岁的孩子,个人建议,远离赌博或相似的活动、玩具。这可以作为界线之一,只要做到不看、不玩,孩子一般不会再提到的。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大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类似的活动,避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照存”,同时破坏以身作则的原则。给孩子立界线,自己也需要遵守的。顺便提一下,这个阶段也不要给孩子看血腥的场面,例如市场中杀鱼等。
而7-14岁的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可以进行初步逻辑推断,但其认知还需要具体经验支持。在物质方面,其物品“占有”思想已经建立。在道德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相对性,在考虑结果的同时,也注重行为动机。在这个阶段,已开始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期望做他人眼中的“好孩子”。
所以,个人感觉,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由于你前面的根基打的好,孩子可能某段时间会比较关注赌博,但由于此行为和你家庭的道德观冲突,孩子会接受这是不好的行为,孩子自己有毅力,希望做一个你眼中的“好孩子”,从而会主动放弃。这样的孩子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比较广泛,能主动约束自己。
第二,虽然你前面的根基打的好,但如果孩子意志比较薄弱,加上赌博太新鲜刺激,孩子有可能会迷恋其中。遇到此情况,强制方法可能不特别恰当。可以提供说服教育,并转移到其他更有趣、更有意思的活动上去。但我比较倾向在家和孩子玩类似的游戏,让其明白其中的骗术。必要时,可以买一个同类产品,回家经过设置,与孩子一起玩。通过玩的过程,让孩子明白其中赌博控制输赢的原理。这个钱花了,未来会省许多。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加上你的帮助,明白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当然,不排除会走上“职业”赌徒的道路,可能这未必是坏事。
第三,如果前面根基打的不好,或者你本身也有类似的嗜好,则赌博带来的刺激快感,一旦上瘾了,可能会使孩子不能自拔。这个时候,由于你的教育路线已经错误,假如再进行强制管教,可能会变本加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最好了,只能希望在可能发生之前尽可能避免。具体的,去请教专业机构吧。
最后想说一点,成人也不能完全排斥赌博,孩子就算在成长中没有接触赌博,在青春期的时候,也要给孩子讲解赌博。这个世界,许多事情防不胜防,提前把赌博中的骗术或赌博中的概率理论告诉孩子,这不是一个坏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生在做事情的时候,也是有许多赌博成分在里面的。所以,赌博有时候未必是坏事,让孩子学会胜率的概念,这对其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有极大的帮助。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疑问,欢迎给我留言,大家一起研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