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中国式家长学堂》学习心得

(2011-01-20 11:32:08)
标签:

家庭

教育

心得

育儿

分类: 育儿心经

     到幼儿园上了两堂《新中国式家长学堂》的课程,深有感触,收获颇丰。了解了一些不知道的知识,纠正了一些认识误区,解决了一些时常纠结的实际问题。总之,感到心情释怀了很多。(真有点后悔前两次没能抽出时间去听。)

     昊妈结合自身实际,略加整理,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示。

心得一:只说要他做的,不要说不要他做的

有一次,萱萱带天昊到门外玩,姥姥不放心,就跟了出去。两个孩子看见她,就想跑。只听姥姥大喊一声:“你们别跑到公路上去。”谁知,她们不但跑的更快,还就专门往公路上跑去。把姥姥气的够呛。

其实这也是很多家长,包括我经常遇到的事情,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却非要干什么。起初,我认为这是孩子的一种逆反表现,他是故意对着干。听了专家的讲解,我才知道,我们都误会孩子了。

专家观点:人的潜意识其实是听不到“不要”、“别”这样的字眼的。因此,当你对孩子说“不要”时,他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也就是说,家长说不要孩子干什么的时候,孩子的潜意识里听到的却是要他干什么。不光是孩子,大人也一样。而大人之所以能听进去,只是因为大人更理性一些而已,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心得二:漠视孩子的异常行为

天昊有喜欢吃手、喜欢往地上跪的毛病。各种威逼利诱的办法都用了,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令家人头疼不已。

听了专家的解释,我才知道问题根源之所在。这种打压和制止的结果,其实是在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只会越来越严重。

专家观点:把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年龄放大两倍后再看,还会存在这些问题吗?如果不会,就根本没有必要担心,不必为了那些小事纠结,那样只会给自己增添无尽的烦恼。因此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让你看不顺眼的事情,最好的作为就是不作为。家长要做有效的事情,不做应该做的事。

 

心得三:训练延迟满足

当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很多家长都是立刻去满足。其实这样并不好,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一下延迟满足的训练。

这是一种挫折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忍耐力。比如,当他很好的完成了某件事情后,奖励他一颗糖,这时可以对他说:“如果你能等到**小朋友来了以后再吃,你就能得到两颗糖。”

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强求。可以再找其他的机会。因为延迟满足训练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之下。

 

心得四: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

这个观点,我一直很认同,并且也在努力的进行实践。但有些时候却还是难免会产生一些家长作风,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甚至有时表面上是让孩子选择了,但其实也不是他真正的选择。因为孩子的这些选择也是无奈的。说白了,就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因此,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

 

 

心得五:妈妈不要太强势,让爸爸有名有实

家里,妈妈一直比较强势。也导致了现在天昊不怎么找爸爸。妈妈一直认为,这是孩子依恋妈妈的阶段,再加上爸爸工作比较忙,对孩子也不太上心造成的。

专家观点:男性的强势介入能很好的平衡家庭的阴阳。

关于这点,妈妈已经跟爸爸达成共识了,以后妈妈会尽量多给爸爸一些表现的机会,让爸爸多跟天昊玩一些亲子互动游戏,预防爸爸被家庭教育边缘化。

 

 

心得六: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不要太生动

以前,总是埋怨孩子睡觉前,让我没完没了的讲故事。还为此,跟孩子发过几次脾气。最后弄得两人晚上都睡不好觉。

其实,很多家长临睡前都有给孩子讲故事的习惯,但许多家长却发现,本来是为了让孩子快点睡觉,结果却越讲孩子越兴奋。那是因为家长们没搞清楚,到底是为了让孩子睡觉,还是为了给孩子讲故事。
    专家传授了一个技巧。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要平淡一些,语调要平稳,并尽量脱长音,这样有催眠效果。切忌把故事讲的太生动,那样只会让孩子更难以入睡。

 

用专家、老师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孩子的绝大部门问题,都有家长的影子。

对待孩子的不足——无条件接纳。

只有察觉自己,才能接纳孩子。

 

最后感谢幼儿园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感冒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