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说平论
平说平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2,587
  • 关注人气:3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说汉唐和亲62.回纥人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2019-04-27 12:36:51)
标签:

和亲

历史

杂谈

分类: 平说汉唐和亲

在回纥人建国的第十二年,唐朝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一个叫安陆山的边将起兵造反,他们从北京一带起兵,三十五天就占领了东都洛阳。第二年的正月,安陆山在洛阳建立了大燕国。然后继续向西进攻,于6月攻破潼关。唐玄宗狼狈向四川方向逃窜。途中,发生了政变。饥疲的将士们拒绝行进。他们要肃清这一切的罪魁祸手,于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求杀了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杨贵妃被缢死。但似乎这还不够,有人要求玄宗退位,实践证明,曾经英武的李隆基已经过气了,他不能应付这次动乱。向四川逃实际上一条亡国之路。但唐玄宗并不愿意退位。于是太子李亨及其拥护者们脱离了队伍,转而向西北分兵。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肃宗。

这里有两件事需要注意,一是长安、洛阳两京失陷,按照一般的理解,李唐王朝已经失国。你的首都老巢被人占了,你无家可归了,不是失国是什么呢?

不过李唐的皇帝还在,但是李唐的皇帝李隆基在干什么呢?在逃亡,他要逃到四川。四川那个地方是产生割据政权的地方,而不是产生统一政权的地方,这一点中国历史不断证明。即那个地方割据有余,而要统一,有如蜀道,难于上青天。关于这点,一代英杰诸葛亮曾经实践过,走不通。如果这个时候人们都跟随李隆基到四川,李唐可能真得没有下一回了。不能指望那些地方将领为你拼命。天助自助者,只有自己皇帝自己争气,别人才能建立信心,为你卖命。现在,皇帝自己跑到易守难攻、难进难出、道路难以上青天的蜀地去,就很难指望他人了。即使安禄山的大燕不成气候,大唐的江山也会出现割据混战的局面,如同汉末一样,最后的江山并不见得就是李唐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唐肃宗方面来讲,唐肃宗李亨是自行登基的。也就是说他的父皇唐玄宗李隆机还在,而且并没有把权力交出来。李隆基的作法显然不在路数,也因此遭到很多军民的反对,虽然唐肃宗李亨登基有一定的基础,但它还是存在一个合法性的问题。那些并没有被安禄山占据的唐朝的地盘上的那些将领是否认可、进而服从都是未知数。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唐肃宗虽即帝位,但只是个空架子,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拥戴者只是李辅国和张良娣。唐肃宗本身的政治力量很弱。而唐玄宗在四川还掌握相当一部分力量,在平乱进程中,还有自己的兄弟们——诸王分节制之命。

这二点都要求唐肃宗要成为真正的皇帝,必须迅速改变现状,夺回大唐江山。


李亨作为皇太子登基,实际上是主动承担拯救大唐江山的责任,是一种担当。但是唐玄宗还在世,并且唐玄宗并没有让出皇位。因此,他只有尽快地恢复大唐的江山,尽快地夺复两京,才能真正取得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道理很简单,老头子已经失去了江山,现在的江山是他自己夺得的。这样当务之急,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就是要直面问题,平定安史之乱。而要平定安史之乱,他就不能也跟着玄宗去四川。这样他带着部分支持他的人马到了西北,这个风水仙儿认为是生门的地方组织力量,准备复国。


与蜀地不同的是,西北风是能刮遍中原的。不去四川,应该说李亨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到了西北,他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唐朝廷的粮仓,大唐的财富主要来自江南,退到西北已经割断了与江南的联系。其次,李亨所能控制的军队基本已经形不成强大的战斗力。好在有名将郭子仪在身边,他只能依靠郭子仪。

乱世出英雄。郭子仪就是乱世中出现的一个了不起的英雄。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郭子仪为李亨谋划,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但面对如凶险的局面,仅靠李亨掌握的军队是不能达到尽快复国的目的的。因此,为了尽快复国。肃宗李亨想到了借兵。

对此,明代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有段精辟的论述,王夫子很有启发性他说:肃宗如果没有迅速收复长安的功勋,孤处在西部边陲,与天下隔绝,必然导致天下分裂,这时有能力的高材捷足先登,平复了叛贼,肃宗仅靠自立皇帝的名声是弹压不住的。所以,他必须迅速立功,而为了迅速立功,他不惜屈媚回纥,纵其蹂践,让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让大将受辱于虏帐。因此,为了建立功勋,巩固帝位,唐肃宗便不惜一切代价与回纥和亲,向其借兵。

借兵,请外援是有学问的。李亨向西域一带借过兵,但在他眼里最能解决问题的还是回纥人,这些人凶狠彪悍,打仗就像打猎一样。但是打仗不是打球,弄几个强力外援增强实力,娱乐一下。打仗是玩命的事,刀枪是不长眼的,谁愿意为他人玩命呢?

于是李亨让敦煌王李承采去联系回纥可汗,让仆固怀恩护送。这个时候,他只能用西北的人,当然,敦煌距离回纥比较近。李承采带着足够的条件到了回纥。回纥可汗看到天可汗大唐的皇帝来救他,自然很高兴。打仗就是要好处,有足够的好处他们是很乐意打仗的,就像打猎一样,那怕是预期的好处。因此,回纥可汗很高兴,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李承采,并且要求与大唐和亲。

 

事情谈成了,大功一件,唐肃宗李亨也很高兴,封回纥公主为王妃,大大奖赏了李承采。于是回纥可汗派太子叶护率兵四千来支援大唐。唐肃宗给了他非常丰厚的奖赏,然后让自己的儿子,当时任元帅的广平王与叶护结为兄弟。

这像是一个求人的样子。

大唐皇帝如此看得起叶护,叶护自然很高兴,急着要立功。但郭子仪还是要尽到主人的责任,在扶风设宴三天,认真诚恳而郑重地宴请回纥的十三名主要将领。叶护太子还是很够意思的,他说,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吃饭的,国家有祸难,哪有时间吃饭呢?

但是郭子仪还是强留下他们。结果,这些回纥人吃完饭就上战场了。郭子仪每天给他们送二百只羊,二十头牛,四千石米。平均每天每人一石米,每二十个人一支羊,每二百人一头牛。

重赏之下真有勇夫,这些回纥人真的能打。唐肃宗的平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收复了长安洛阳二京。

有人要问了,这四千名回纥兵这么厉害,要是他们攻大唐的的话,大唐不就完了吗?

这里首先,大唐自己拥有更多的兵将参与了收复两京的行动。但这时大唐的兵既缺乏斗志,又少了士气。打仗是要士气的,回纥兵的进入,大大增加了唐兵的士气,等于催生了唐兵的战斗力。其次,唐兵与叛军交战已经一年有余,双方焦灼,就像两人交手,不分胜负,这时突然有一支生力军进入帮助一方,另一方自然很快被制服。第三,唐军与叛军交手,总是输在临门一脚,关键性的战役的关键一战。而回纥军解决了这一问题,请外援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回纥军的意义重大。回纥军也因此立下天大的功劳。也因此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但是按照今天的法理,这个罪的主犯还是李唐皇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