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金”山,横一脉圣洁崇高!

标签:
梅里雪山梅里金山日照金山卡瓦格博飞来寺雨崩村香格里拉德钦县 |
分类: 千里河山 |
梅里雪山,久仰了的神山!而能亲眼看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却是9月份雪崩之行最最为幸运的事。
梅里雪山,也称太子十三峰。13,在佛教界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大到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代表功德圆;佛塔一般是13层,如布达拉宫13层、天宁佛塔13层等;小的比如佛珠手链一般是13颗……
上图是主峰卡卡瓦格博,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
梅里雪山群,每座山峰几乎都有其化身的山神与之相对应,山峰的名称都以山神命名。山神的容貌、性格、气质等特点一定程度上是山峰的地貌及气候等地理特征的写照。他有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在流传于青海一带的藏族木刻经文〈绒藏卡瓦格博赞〉中这样说到:“(卡瓦格博)山体像坚竖的长矛,山尖似白色的多玛,色彩如悬张的白绸。右边的山如雄狮踞据,左边的山似玉龙翻腾,后面的山如鹏鸟展翅,前面的山似黑熊舞爪。绒藏卡瓦格博远望云雾笼罩,近看雪瀑纷飞,至前雪花飘扬……”据说至今梅里山下还有人家保存此书,视为珍宝,用金黄色绸缎包裹供奉于神龛之上。
眺望金山,最好的位置是雪峰对面的飞来寺一带,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的是:面茨姆、吉娃仁安、右护神(领队说)、布迥松阶吾学、卡瓦格博、左护神(领队说)、太子峰(领队说)、玛兵扎拉旺堆、奶日顶卡、粗归腊卡等神山诸峰,东南西北遥相昂首,壮观雄奇,构成了祖国西南角滇藏交界区一幅绵长隽永的画卷。
吉娃仁安,藏语意为“五佛之冠”,因此也称五冠峰,山峰并列地排立着五个扁平而尖削的雪峰,很像菩萨戴的五佛冠帽,故名。位于面茨姆峰北侧并与之相连。海拔5470.5米,范围约10平方公里,终年积雪。
布迥松阶吾学,海拔6000米,藏语意为“小儿子”,传说其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儿子。此峰位于五佛冠峰与卡瓦格博之间,气势磅礴。其南、北两个坡面上的大冰瀑布尉为壮观。
玛兵扎拉旺堆,海拔6365米,藏语意为“无敌降魔战神”。相传他是卡瓦格博在东北方向的一名守护神。
奶日顶卡,海拔6379米,藏语意为“圣山顶”。当地百姓传说他是玛兵扎拉旺堆脱放在一旁的帽子。
粗归腊卡,海拔5993米,藏意为圆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山峰的形状很像踞据的黑熊的爪子。
还有传说,卡瓦格博雪山北段的梅里雪山主峰说拉赞归面布和澜沧江东岸的白马雪山(扎拉雀尼)也属“太子十三峰”之列。
能看到金山,还得感谢我们雨崩同行的上海朋友“小笼包”,因为前一天很安全地从雨崩回到飞来寺,大伙高兴,多喝了几杯,睡不够,多亏“小笼包”把我们叫醒。
当看到第一缕阳光照到最高峰卡瓦格博时,在场的100多游人、摄友等都不约而同惊呼着。
从远处望去面茨姆峰(神女峰)像观音菩萨怀抱婴儿,将温柔、隽秀、庄重、优雅全部融汇在浓浓母爱中。
线条优美的面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侧。传说中,此峰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随格萨王远征恶罗海国,恶罗海国想蒙蔽他们,将面茨姆假意许配给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与面茨姆互相倾心,永不分离。
在松赞干布时期,相传卡瓦格博曾是当地一座无恶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历经八大劫难,驱除各般苦痛,最终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从此受居士戒,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麾下一员剽悍的神将,也成为了千佛之子岭尕制敌宝珠雄狮大王格萨尔的守护神,称为胜乐宝轮圣山极乐世界的象征,多、康、岭(青海、甘肃、西藏及川滇藏区)众生绕匝朝拜的胜地。
藏区流传的指南经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内似千佛簇拥集会诵经……。具佛缘的千佛聚于顶上,成千上万个勇猛空行盘旋于四方。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圣地,有缘人拜祭时,会出现无限奇迹。带罪身朝拜,则殊难酬己愿……。”
在指南经中,对外转路线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内容作指引和解说,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迹灵物。据佛教之说法,佛性的有缘之人都可在转经时得如意妙果,护佑今生来世。转经路上可见诸多玛尼堆群,刻写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愿。
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统领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维护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藏族认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统领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则统领整个自然界之所有。
在拉萨甚至有这样的传说: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可见其颠之高,其辉之远。
在藏语言习惯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呼,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
我最看不够的是这神女峰!
有人传说面茨姆峰为玉龙雪山之女,虽为卡瓦格博之妻,却心念家乡。雪峰总有云雾缭绕,人们称其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纱。
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
卡瓦格博的高耸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然而,从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历次大规模登山活动无不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梅里雪山至今仍是处女峰。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对主峰发起了冲击,他们从三号营地出发冲顶,上升至海拔6400米时天气突然变得恶劣只好下撤准备第二天继续冲顶。然而当晚当队员与大本营进行过最后一次语音联系后遭遇大规模雪崩,所有队员全部遇难,长眠在了卡瓦格博。部分遗体于数年后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侧的大冰板发现。人类对雪山之神征服的尝试又一次以彻底的失败告终。从此也更让人领会到藏族同胞对人与自然关系更为真诚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若一心与自然为敌,只意欲征服自然,则必将以灭亡告终。
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牵羊扶拐口念佛经绕山焚香朝拜(转经)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梅里雪山属羊,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最近一次藏历水羊年,是2004年)
据传,这项活动开始于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噶玛噶举系,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1204~1283)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从那时开始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卡瓦格博神山的转经活动,至少已持续了700多年了。这条几百年来至少有数百万人次走过的转经路现今仍处于原始状态。
观赏梅里雪山的理想季节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节是10月底后,天气晴朗,空气洁净,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
五冠峰,非常形象!
除了10-5月的其他时间,观赏梅里雪山则要看运气。一般在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更容易看到雪山。但梅里雪山气候瞬息万变,卡瓦格博峰出现的机会也不少。有的游客在丽江看天气,雨则不动,晴即前往,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实看山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尤其是看神山。一种正确的思想是不太关心时间和天气,而是带一颗心,去看神山。
而这次雨崩之行,好几个团友都一直相信能看到“金山”,心态确实重要!
此时的卡瓦格博真是不折不扣的金山了!
有关福州、厦门的其他博文:
左海,寻找“金色的秋天”!
我眼中的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