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2,141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榴花似火

(2020-05-27 07:01:15)
标签:

安石榴

石榴裙

榴火

塔山石榴

ppl

分类: 旅途随记
榴花似火

石榴花

石榴花开的时节,总让我想起在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岁月。

我入校时,学校刚从安师大淮北分校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不久。校园很大,学生很少,一年只招200多人,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石榴树,宿舍后面的山坡上,更是有大片的石榴树林。每年5月石榴花开的时节,徜徉在石榴树丛之中,观榴花吐蕊,看蜂蝶齐舞,或惬意地坐在石榴树下,看阳光穿过树叶所形成的斑驳的光影与盛开的石榴花儿和谐共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校园里的石榴树不仅仅是一种绿化,更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寄托。当时大学办有一份报纸,报纸副刊的刊名就叫“榴火”,在文化读物尚显贫瘠的年代,大学的师生们就是通过这份报纸阐述自己的观念和主张,表达自己对校园的爱恋之情的。校园里的很多活动都能让人联想到石榴。在学生时代,我们几个系的学生曾联合创办过一份学生诗刊,被我们选登的诗稿中就有不少是借着石榴抒发情感的。

我老家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石榴树,后来因为旧房翻修,将这棵石榴树移走了,每年初夏的时光,总觉得院子里少了一份火红。我父亲到淮北来看我,非常羡慕大学校园里有这样多的石榴树,很想移植一两棵带回家,但终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作罢。当时我也没太在意此事,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非常遗憾呢。

榴花似火

玛瑙石榴花

榴花似火

月季石榴花

石榴树是农民普遍喜爱栽种的树种。在村前屋后,在庭院之中,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喜欢,人们也会把很多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民谣、歌曲等多种方式加以传唱。《摘石榴》就是一首侩炙人口的民歌,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摘石榴》这首民歌起源于安徽省五河县民歌之乡小溪镇小溪村,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传唱,一直延续至今。1979年,五河县文化馆组织力量对当地民歌进行采集整理,《摘石榴》这首民歌因此而做了相应的删节改编,成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二人对唱:“(女)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刚刚巧巧砸在了小奴家的头哟。要吃石榴你拿了两个去,要想谈心你随我上高楼,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哟……(男)我一不吃你的石榴二也不上楼,谈心怎么能到你的家里头,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溜溜哟……”1982年,这首名歌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歌大赛展示新曲中大获成功,更成了安徽广播电台反复推送的歌曲。

这首歌曲唱红的时候,我正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读书,并在学校的广播站做编辑、站长等,选择歌曲通过校园广播推送给师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这首民歌自然也是我们经常播放的曲目之一。相信那些年在学校读书工作的老师同学们,都会对石榴花、对《摘石榴》这首歌曲有着别样的情感。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牡丹花石榴花

深受国人喜爱的石榴,它的故乡并不在我国,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地。在伊拉克出土距今4000多年的皇冠上,就有精美的石榴图案,足见其栽培历史源远流长。石榴又称“安石榴”,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当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张骞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不仅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园中的石榴树。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好在这石榴树一点也不娇气,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种子落地便生根,折枝一插即活,几代之后,便处处可见了。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灿红的石榴吐放于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使人感到一种热烈面而快的气氛。因此,在安石榴引进我国之后不久,文人骚客们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吟诵赞美它。西晋时期,石榴赋大兴,潘岳有《安石榴赋》:“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夏侯湛也有《石榴赋》:“览华圃之嘉树兮,羡石榴之奇生,滋玄根于壤兮,擢繁干于兰庭。”南北朝时,出现石榴诗、石榴裙。南朝江淹《石榴颂》:“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绿叶翠今,红花降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曹植更是把石榴花开比喻成美丽的少女:“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诗人们以“碧油枝上昼煌煌”、“火光霞焰递相燃”形容绽开之榴花,可谓气象全出。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人们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丽所征服,就称其“拜倒在石榴裙下”。梁元帝的《乌栖曲》中就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

榴花似火

黄石榴花

榴花似火

银石榴花

唐代流行结婚赠石榴的礼仪,以“榴生百子”寓意“多子多福”,并开始有“石榴仙子”的神话传说。到了宋代,流行“石榴生殖崇拜”,开始盛行石榴对联,谜语。金元时,流行“石榴曲”。院栽石榴,盆栽石榴开始普及。宋代人还用石榴果裂开时内部的种子数量,来占卜预知科考上榜的人数,久而久之,“榴实登科”一词流传开来,寓意金榜题名。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论中,榴花总是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辅以栀子、蜀葵、孩儿菊、石竹、紫薇等,这些花则被称为花客卿或花使令,更有喻为妾、婢的,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明清时,因中秋正是石榴上市季节,于是又有了“八月十五月儿圆,石榴月饼拜神仙”的民俗。

与石榴相关的文学作品,最早见东汉末年蔡邕的《翠鸟诗》,其中有两句写到:“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这是现存古诗中首次提及石榴这一意象。南梁王筠《摘安石榴赠刘孝威》一诗,是文人以石榴作为传情达意的物象的发端。而北朝赵彦深等,用石榴诗假以托意,也是文人将石榴作为自身理想寄托的滥觞。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石榴花

到了隋唐五代,石榴已在大江南北处处栽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中更是详尽介绍了许多有关石榴的药用价值。因为广泛种植,其珍贵性逐渐降低,文人对于石榴的描写也不再只停留于石榴的自然形态之美,而是将石榴赋予人的情感意蕴,寄与人的情思概叹。如刘禹锡的《百花行》中“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孤寂的诗人看到独绽的石榴,不仅惺惺相惜,让石榴花来慰藉自己的情思;李商隐的“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更是将自己伤春惜春之情寄予诗中。韦应物“海榴凌霜翻”写出了石榴凌风傲霜之姿;元稹的《感石榴二十韵》将石榴的种种遭际与诗人的身世之感相连,更是令人动容。

据《古今图书集成》《广群芳谱》等文献记载可知,隋代咏石榴诗1首,诗散句1句;唐代咏石榴诗28首,赋1篇,诗散句21句。到了宋代,以石榴为题材文学作品中宋诗有75首,词12首,赋l篇,诗散句23句;金诗2首。元明清时期是有关石榴意象与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繁荣时期,共出现元诗21首,元词1首;明诗95首,文2篇,词2首:清诗225首,文5篇,赋5篇,词22首,数量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既关注石榴花果,又对于瓶中石榴以及画中石榴多加吟咏,并且人们致力于对有关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方便了后人对于石榴文学的研究。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石榴花

整个五月,处处可见火红的石榴花。石榴花是石榴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所开的花,石榴花的花朵多生于枝顶或叶腋,最初是一个个肉质花苞,宛如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铃铛,上面还附着一层薄薄的腊质。它们的颜色由褐渐渐变红,嫣红中泛着耀眼的光泽,沐浴在初夏的暖风中。“一夜春光绽绛囊,碧油枝上昼煌煌”,慢慢地,这些花苞便从顶端均匀地裂开尖尖的六片,如吹起的小喇叭。一小撮红绸似的花瓣,簇拥着淡黄色的花蕊从中蹦了出来,似红玉雕琢的花瓶里插着一枝枝俏丽的花朵。

不同品种的石榴花的颜色各不相同,但最为常见的还是那红色的花儿。“浓绿万枝一点红”。在古诗词中,多用玛瑙、琥珀、赤玉、红裙等来比喻榴花的“红”,但也难究其美。于是,骚客诗人们又以“火”喻榴花。在众多以“火”喻榴花的诗中,有两首写得极为生动形象,细腻感人。先看唐代诗人杜牧的佳作:“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在他眼里,似火般红艳的山石榴,榴花似火,艳丽如霞,把整座小山都映红了,美人采来插在玉钗上,够美气的。望着那赤红如焰的花朵,诗人却耽心把姑娘的鬓发烧了呢。这一错觉,真个把“火”渲染得迫在眉睫!再看元代诗人张弘范的妙辞:“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为枝头火,忙驾薰风过短墙。”你看:绿叶如云,花香四溢,引得游蜂前来采蜜,可一见那猩红的花团,又误以为是火焰,于是匆匆乘风逃走。全诗通过夸张手法,把花的红艳,蜂的惊惧给写活了,读了不禁令人会心微笑。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石榴花

石榴花是两性花,就是说它的一朵花上既有雄蕊也有雌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的受精和授粉。也因为如此,石榴花分为雌雄双性,雄花又叫不完全花,它的一半是花,一半类似于石榴的皮,萼筒呈喇叭形,只开花不能结果。雌花又叫完全花,初开时基部就如女子怀孕般膨起,花越开越小,果实则越涨越大,最终取而代之。即便已经成熟,石榴果上也依然保有着花萼张开的形态,像是保留它的来处,延续它于风中盛放的记忆。

因为人工栽培的缘故,石榴的花儿也有不少变异,有些花儿的雄蕊逐渐演化成了花瓣,使得石榴花有了单瓣花、重瓣花的区分。花瓣多且重重叠叠,花的基部相对较小,就是重瓣花;而花瓣很少,花的基部较大的则是单瓣花。重瓣花的雄蕊在生长过程中慢慢退化,过渡到后期就没有了。而单瓣花是有雄蕊的。所以人工培育的重瓣花是仅仅能够观花的品种,它们也是不会缔结果实的。

多彩多姿的石榴花儿,让人们一见到就忍不住流露出喜爱之情。“老子真成兴不浅,榴花折得一枝看”,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则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石榴花火红色的花瓣的形状特征。而韩愈的这首《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勾画出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诗人既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这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人去攀折损害他的花枝,殷红的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苔上,红青相衬,画面十分优美,使人觉得几多可爱和惋惜。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石榴花

在翠绿的初夏开着鲜艳的红花的石榴,容易让人联想起少女丹红的面颊,所以石榴也得了一个“丹若”的美名。在《红楼梦》中,有关于元春的判词,词中开在这个女子身畔的,正是榴花:“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元春伴随着贾府最光鲜兴旺的时光,而在夏日盛开的榴花,正如元妃省亲时带给贾府的煊赫印象。

有一句花谚说: “花石榴红似火,既观花又观果,空气含铅别想躲。”这句话将石榴各方面的价值都说了出来。石榴树姿态优美,枝叶秀丽,初春嫩叶抽绿,婀娜多姿;盛夏繁花似锦,色彩鲜艳;秋季硕果累累,红极一时。无论是孤植或丛植于庭院、游园之角,或是做成各种桩景和插花、盆景,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室内摆一两盆石榴,既可观花又可观果,不仅可以装饰居家环境,还可以降低空气中的含铅量,一举两得。

石榴果实成熟于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期间,如一颗颗红色的宝石,惹人喜爱。果粒酸甜可口多汁,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水果糖类、优质蛋白质、易吸收脂肪等,可补充人体能量和热量,但不增加身体负担。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石榴果实

我的母校石榴树多,是因为淮北这个地方原本就是重要的石榴产地。这里所产的塔山石榴,是淮北市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塔山石榴种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在塔山万亩石榴园内,至今仍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树千余亩。

塔山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地貌,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塔山山势层峦叠嶂,三山错落,中夹小山,延绵迂回,造就了塔山石榴种植地域天然的环境小气候,使塔山石榴冬季免受寒潮影响,夏季免受台风暴雨侵袭,优良品质保持较高的成活率。塔山石榴种植区山丘主要为石灰岩,覆盖一层沉积物,土质以紫色页岩和沙壤土为主,属偏碱性土壤。塔山石榴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春所著《随年》一书,记载塔山石榴“颜色鲜羌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

塔山石榴品种繁多,特点鲜明,主要是青皮软籽果皮青黄色,阳面红色或淡红色,皮薄;籽粒马齿状,籽粒大,红白色,核小而软;果汁多,甜味浓,品质上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是一种是软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圆形,皮极薄,粒大汁多,籽实绵软,味极甜。

榴花似火

榴花似火

石榴花

淮北的石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淮北石榴的记载。比如晋代潘岳著述中记载:“榴者,天下之奇树,塔山之名果……”《法华经·决择记》中也有记载:“蔡顺,字仲君。母病疾,不能食,顺寻医获方,取塔山之榴,入药病愈”。到了清代,塔山石榴又作为珍奇果品进贡朝廷。

为了将石榴文化发扬光大,淮北还在塔山石榴园区中建起了“中国石榴博物馆”,这可能是全国唯一的一家石榴专题博物馆。整体建筑群采用汉唐风格,设计中运用阙、中轴线、斗拱、慢道等多种汉代建筑元素,同时融合了现代展览馆的功能,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置景、实物陈列等多样化的展示手法,向游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石榴起源与传播、石榴文化、品种科学分类系统、资源利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让游览石榴园的游客们多了一份好去处。

榴花似火

中国石榴博物馆

    去年中秋节期间,我带着孩子回淮北母校看望岳父母。我和儿子、孙女特意陪着岳父到塔山石榴园、中国石榴博物馆去游览了一番,四代人一同出行,找寻我们有关石榴的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