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2,141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种了一颗种子

(2018-06-15 06:19:21)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我种了一颗种子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出版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教师的关注,很多学校和教师购买此书并认真阅读,还写下了自己的读书笔记。最近还有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我,说已经购买了此书,作为暑期教师培训和共读用书。感谢大家对拙作的厚爱,更感谢大家在读后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不断升华对教育、对读书的认识。

 下面的这篇读后感,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数学组的陈丽老师撰写的,她已经读了我的几本作品,并且很认真地写了自己的想法,我从内心表示感谢。

 

我种了一颗种子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陈丽

 

 今天刚好收到一位父亲发给我的孩子的作文,题目叫“我种了一颗种子”,孩子是这么描述她刚入校园的景象:初来乍到,周围是一圈陌生的脸蛋与身影,我心里仿佛装入一只满水的气球,亦膨胀亦破裂,对这一块新的田地,我感到既新鲜又慌怕。当大家都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学习,天空已拉下一层墨色的帷幕,泛着远方霓虹灯的橘光,大家纷纷在这片土地上洋洋洒洒种下各种各样的种子,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只是,我的步伐总有些跌跌撞撞,免不了吃很多苦,终于我也奋力种下了一颗种子。孩子的理科成绩一直不理想,她在文中是这么描述的:我的理科成绩经常居于莫属之位,这个致命的因素导致我种下的种子终日不见天日,在黑暗中,始终摸索着,拼尽全力去追寻希望之光,无数次已经触到光的影子,却要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手中一瓢而过。这时候,有一道光,暖洋洋的洒下,似乎是冬日里的一柴星火,却足以燎原,我记得那是数学陈老师几番激励人心的话语,使得我悬崖勒马,重拾信心,陈老师的鼓舞与帮助恰似一阵温暖的春风,唤醒我内心的这颗种子,我也随着它的成长一点一点地去追寻遥远的梦。

 不才,本人正是孩子文中提到的陈老师,我看着这片文章,真是感慨良久,虽然我尽量去呵护、关心每一个孩子,文中的孩子也觉得我温暖了她,但是我跟多的感触是心如刀绞,想不到一门数学课竟然对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孩子的这门课的阴影下要承受多少?殊不知还有多少孩子在承受着这样的苦?我突然意识到教师的角色竟然如此重要,殊不知三尺讲台,竟然影响的是一个孩子的悲欢离合,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突然意识到教师读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成为学习型的教师才能给学生更多,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老师一味地啃老本,用老的观点和方法育人,会发现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效果会越来越差。平时与同事的聊天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学生作业中还是会错,真是太不用心了。之前我也认为这完全是学生的错,看了书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不懂心理学,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读书才知道人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大体经历“感知—体验—经验”这样一个阶段,将短时间记忆转化成为长时间记忆,并内化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这一知识点,并在新的情境下回忆、提取出来,用于解决问题。这时我才意识到,课堂上自己讲过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做,是不是自己课堂上不具有启发性,没有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是不是课堂上自己讲的太满,将学生所有的问题都考虑了,学生听了之后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些听得懂得知识却很快忘记了?

 教学过程的四大规律:简洁律、发展律、育人律、双主律,简洁律强调教学过程需要把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发展律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育人律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双主律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关系。这使我茅塞顿开,也为我以后的课堂组织指明了方向,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和落实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宗旨。这使我想到之前在课堂组织中遇到的情形,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上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上讲台讲题,慢慢地,我发现学生越来越敢讲,越来越会讲,并且学生上台讲比我在台上讲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兴奋。现在我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教育的真谛是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让我用萧文强教授教师的一句自勉来勉励自己吧——为教人而教书,由教书而教人,做学养型教师,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播下了一颗种子,把爱作为肥料和养分,希望这颗种子能够开出自己的生命之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