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和无线电通讯(第一章:电离层)

标签:
杂谈 |
前言:
今年8月的时候,有个朋友带我去参加一个卫星通讯公司,回来自己查了一些资料,受到启发,碰巧现在也有点时间,写了这篇东西。 由于没地方能发, 就放在这里吧。题目虽然是“太阳活动和无线电通讯”,但里面是很多跑题的地方。知识是连通的,查下去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一扯就能扯到很远。很多地方我自 己尝试加以讨论,很多为自己个人理解,不排除很多错误,有错欢迎指正。注意,里面数据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不同网页可能会有些微差别,但靠谱。
--------------------------------------------------------------------------------------------------
本章内容
1.1.1电离层是怎样形成?
1.1.2大气层如何对无线电波吸收和反射?
1.1.3电离层分层介绍
1.2臭氧层(ozone)
-------------------------------------------------------------------------------------------------------------------------------------------------------
第一章----------大气和无线电波传播
本节主要探讨大气的特性,从而了解其和无线电波传播的关系。
1.1电离层(ionosphere)
(大气分层结构)
http://fmn.rrfmn.com/fmn058/20111228/2310/b_large_kmjD_3800000118d2121c.jpg
(http://csep10.phys.utk.edu/astr161/lect/earth/atmosphere.html)
http://fmn.rrimg.com/fmn061/20111228/2325/b_large_Rrw0_41fd0000c5f6121a.jpg
http://www.windows2universe.org/earth/Atmosphere/layers_activity_print.html
1.1.1电离层是怎样形成?
地面的无线电通讯波段,需要靠电离层来传播,频率不会太高,但在空间的卫星,发射的波段往往是GHz量级,这和天文观测是有冲突的。什么波段为通讯用,什么为天文用是有规定的。有兴趣可参看
-United States Frequency Allocation http://www.ntia.doc.gov/files/ntia/publications/2003-allochrt.pdf
-Radio Astronomy Frequencies List
http://astrosurf.com/luxorion/radioastro-frequencieslist.htm
由 于 D,E层空气较厚(参考1.1.3电离层分层介绍),即分子密度高,当无线电波经过大气层时,部分能量会传给自由电子和离子,引起他们以相同频率震动。如 果这些高能自由电子和离子随后没跟气体分子碰撞,那么他们就会以相同频率把之前吸收的能量再辐射出去,而无线电波也可以继续传播,不过强度可能稍微减弱。 然而,如果自由电子和离子在吸收无线电波能量后,和其他中性粒子碰撞,那能量就会转化和热能/动能,那原来的波的能量就被吸收了(ionospheric absorption)。 当离子或电子密度越高时,碰撞越强,能量吸收也越多(因此在太阳活跃时吸收也越强)。另外,波的频率对吸收也是有影响的,当频率增加时,波长减短,引起的 电子和离子以较短的波长震动,碰撞概率也低,被吸收少,就能把原来辐射再辐射出去。但当频率越来越高,波长短得只能和很少或没有自由电子发生相互作用,那 么辐射就能逃离出去大气层(参考下图)。因此,在电离层而言,无线电波是波长越短穿透力厉害。信号在大气层减弱的程度是和频率平方成反比。
这个“反射”跟信号频率及入射角有关,详见2.2入射频率。
http://fmn.rrimg.com/fmn060/20111228/2330/b_large_h8ZL_1867000079cf1263.jpg
如上图,低频的波长较长,一个周期可以和更多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容易被吸收和反射。但当波长越来越短时,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的电子就越少,就容易逃离大气层。
D层(D layer)
位于海拔90 - 140公里,最高电子密度~ 1011电子/米3,此层可以反射100kHz - 20MHz或以下的无线电波。和D层一样,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这层存在,但由于电离度比D层高,需要复合时间较长,晚上不完全消失。
(补充知识:E, F1及F2电子寿命分别为:20秒,1分钟及20分钟)
-Radio Wave Propagation
http://www.tpub.com/neets/book10/40.htm
-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概览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radio_telescopes
-About the Ionosphere(关于离子层,臭氧层形成)
http://www.haarp.alaska.edu/haarp/ion1.html
臭氧层其实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不过由于常常听见,就在此跑题一下。
O + O2 --------->
O3
-气体理解能(第2页)
http://cires.colorado.edu/jimenez/AtmChem/CHEM-5151_S05_L7.pdf
-How does ozone absorb UV light?
http://www.ph.surrey.ac.uk/satellites/main/ozone1_2.html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http://www.coolantarctica.com/Antarctica fact
file/science/ozone_hole.htm
-Ozone Destruction(含化学过程详解)
http://www.theozonehole.com/ozonedestructio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