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柯云路
柯云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24,802
  • 关注人气:347,4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诊所:一个出轨女人的自述

(2007-11-20 07:18:20)
标签:

人文/历史

婚姻诊所

婚姻诊所:一个出轨女人的自述

一个出轨女人的自述

    

  柯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十多岁孩子的母亲,自结婚以来就和爱人两地分居,一年之中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一起,彼此的沟通和思念都是通信笺来传递的,那种原始的方式虽不像通电话发短信这么直接,但每每看信的时候,那种甜蜜和温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现在,手机电话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而我们却没了以往的默契和热情,他很少打电话,每每我打电话过去,交谈总是不愉快,他己经没有了以往的热情和缠绵。
    今年九月我生了一场病,心情极度郁闷,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男人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们的认识缘于他发错了短信。我和他性格相投,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题,在他身上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安全和踏实感。他心眼实诚,朋友挺多的,只要有求于他,他总能帮上忙。
    我们现在特别亲密,一周至少见一次面,每次见面都会发生那种关系。和他的相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老公的空白,我需要这种关爱与生活,而十多年来我没有,真的没有!
    我想与他保持这种关系,他也有这样的想法。
    只是迫于家庭的原因,我们无法结婚,他有家和孩子,我也一样。
    柯老师,您说这种关系能长久吗?
    我很困惑也有深深的负罪感。

                    枫                 
     

>>>【柯云路·婚姻诊所】

 

你准备承担出轨的风险吗?

    
    枫:你好!
    你发生了婚外情,既很甜蜜又有负罪感,于是向我请教。你问这种关系能否长久,柯老师无法回答。感情既是一种精神现象,又必须有物质基础。夫妻长期分居会产生隔阂,这是客观现实。当然也有特例,如传说中的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终盼得夫君薛平贵荣归故里。这样的故事之所以受到赞颂,恐怕和这种坚守特别艰难有关。
    人们总说日久生情。旧时代许多父母包办的婚姻,婚前彼此可能连面都未见过一次,就因为生儿育女的共同生活,白头偕老的也很不少。
    你结婚十几年,每年只有两个月与丈夫生活在一起,其余时间全靠书信传情,感情逐渐淡漠可以理解。但由于婚姻不仅靠爱情维系,还有许多别的东西,如财产子女老人等等,想要结束一段婚姻并不容易。
    于是有人就会寻求情感的补充,你即是如此。我不想在道德层面上评价这种行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有一点,目前的婚姻道德的重中之重是夫妻间彼此忠诚的义务。对此义务背叛可能面临很大风险,这才有了“偷情”一说。你和男友都将这种关系隐瞒各自的另一方,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哪天此事败露,他的妻子知道此事,能否接受?一旦他的妻子闹上门来闹到单位,甚至让你的丈夫知道,你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承担可能的任何后果?
    还有一点,假如你的丈夫并没有发生婚外情,你目前的作法对他是否公平?
    这些都不是道德说教,只是希望陷入激情中的你能够清醒。
    如果一切都想清楚了,还要这样选择,那是你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

 

>>>【柯云路·婚姻诊所】

  
婚外恋的成本收益分析

——选自《婚姻诊所》

爱情&婚姻:审美积累PK喜新厌旧


  关于婚外情一夜情,社会上有许多说法,有冠冕堂皇的道德说教,也有先锋出位的大胆言论。然而,一切真理都必须面对生活的真实。

  不能否认:“喜新厌旧”是一种情感现象;夫妻关系中肯定存在“审美疲劳”;再相爱的人其性爱指向也不可能终生只指向配偶一人。这里,不必刻意把性爱与爱情分开。性爱与爱情既是两回事,又是一回事。说它是两回事,因为性爱不能代表爱情全部。爱情不止有性爱还有别的内容。说它是一回事,因为性爱是爱情的一部分,爱情应当包含性爱。
    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性爱是喜新厌旧的,爱情也是喜新厌旧的。

  人们常说的一夜情一般指性爱,但有些一夜情也可以不发生性关系。比如一对邂逅相遇的男女,可以在夜晚相挽着长时间散步,通宵说着缠绵的情话,这时的他们情投意合,虽然没有发生性关系,但也是爱情。
    说爱情是喜新厌旧的,不错。说得再绝对点,再美的异性相处长了都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一个人如果终生只能和一个异性相伴,而且必须时时刻刻拴在一起,其审美疲劳的程度会和囚牢差不多,可能谁都承受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审美疲劳,我同意。说爱情喜新厌旧,我也同意。
因为这是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到的东西。
    这样说,是否一夜情有理了?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前面说过,爱情从来就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比如和一个异性待得太久了,突然碰到了另一个优美的异性,感觉很新鲜,不禁喜欢上她了。这两者就分别表现了审美疲劳和喜新厌旧。

  然而,除此之外,爱情还有一个规律,可能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叫做“审美积累”。它是与“喜新厌旧”截然相反的一种情感规律。
  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有的人爱听京戏,他可能终生保持这种爱好。很多戏迷,同一场戏,同一个唱段,他可以反复听至“耳熟能详”而不厌倦。与此同时,他对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艺术门类可能知之甚少,兴趣也不大。这就是审美积累。所谓越熟悉的越喜欢。再举一个更通俗的例子,一个人生在南方,从小吃惯了大米饭,他终生就养成了吃大米饭的习惯。让他改吃别的,比如西餐面包,他会非常不习惯,甚至痛苦。这就说明,人类的审美习惯除了喜新厌旧以外,还有一种累积的惯性在起作用。
    放在生活中呢,让一个人和他喜欢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厮守在一起,一辈子七八十年一分一秒都不得离开,他一定会有审美疲劳。但在一生中,他大多数时间会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这在那些幸福的婚姻中并不罕见。
    这样说,似乎还是没有回答一夜情的问题。
    必须承认,即使那些习惯吃大米饭的人偶尔也愿意吃一碗北方的饺子面条,或者吃一顿西餐面包等等。只吃大米饭,他同样会产生审美疲劳,有机会的情况下,他当然愿意换一换口味。所以全面说应该是:“喜新厌旧”和“审美积累”这两种感情规律是同时存在的。

  放在一个人身上,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他愿意和情投意合的异性伴侣终生厮守,相濡以沫;同时也希望有别的异性朋友,甚至发生一夜情。从单纯的愿望上讲,一个人最理想的方案也许是:有一位很好的配偶,相互理解,非常恩爱,终生伴侣;同时不时发生点婚外的情感故事。
    这样说来,似乎还在肯定婚外情一夜情的合理性。

     

>>>【柯云路·婚姻诊所】

出轨&出墙:成本制约冲动

 

  然而,接下来又有问题了:爱情除了“喜新厌旧”、“审美积累”这样两个规律,还有第三个规律,即爱情的“排他性”。

  一个人打算实行婚外情时,不妨首先问一下自己,你能不能给配偶这个权利,他/她愿意终生与你相守,可是在外面还有异性朋友,不时发生一夜情?

  坦率地说,绝大多数人接受不了。
  对于许多男人来讲,“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或许是理想的生活状态。但是由于爱情的排他性,这样的现状对妻子而言是痛苦的。她不能接受,就必然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甚至导致家庭解体。

  这样,出轨的人就面临了一种利害的选择。
  为什么说是利害的选择呢?因为不可兼得。
一个人不可能既满足喜新厌旧的嗜好,又满足审美积累的需求。既有一个终生相爱的配偶陪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她总能出现,同时又能在外面不断寻求新鲜刺激,到处发生婚外情。
    又有人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婚外情的发生呢?
    这是因为一些人还想兼顾,当然只能偷偷地完成。很多人在并不想离婚的情况下,偷偷地去换口味,偷偷地去满足喜新厌旧的需要。他必须躲开配偶的审查。
对于这种行为,民间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偷情”。
    问题到这里似乎有了答案,但其实还没有完。
    除了配偶在爱情上的排他性,对婚外情的拒绝之外,还有一种声音对这种行为实行着制约,那就是道德舆论。

  不论是一夜情也好,婚外情也好,人的喜新厌旧的表演也好,在社会道德舆论中始终会处在不合理的状态。做这样的事情,一般来说是不光荣的。所以,一个被社会舆论公认的正面人物,比如教师、领导、文化名人及各种道貌岸然的公众人物,其婚外情必然会受到关注。这时道德舆论的作用肯定在维持社会与家庭的稳定性。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制约力量,婚外情满天飞,一夜情到处搞,闹到谁家的孩子父亲是谁都搞不清楚,众多家庭面临分崩离析,子女痛苦不堪,无法顺利成长,社会就不能得到持续发展。所以,道德舆论的制约也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需要。
  这时,一个人如果希望满足一夜情,满足喜新厌旧的需要,除了要冒配偶拒绝的风险,还要冒舆论谴责的风险。他将面临
双重的成本核算。
  一个人想要长久兼顾喜新厌旧和审美积累是有难度的。
    此外在目前的中国,婚外情还将面临子女的不理解和可能的怨恨;从卫生与健康的角度,婚外情一夜情也不那么安全,比如爱滋病,肝炎,性病;婚外情还可能面临感情敲诈……
这都是可能付出的成本。

  这些成本都在制约一个人的行为。

 

★《婚姻诊所》相关评论★

京华时报:《婚姻诊所》对当代婚恋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
北京青年报:本书探索了婚恋痛苦解决之道,婚恋幸福实现之道。
北京晚报该书为现代人的恋爱婚姻提供了有效的心灵自助。
阳光卫视婚前必读;离婚必读;再婚必读。
河北卫视当代婚恋常见病、多发病的行为处方与心灵解药。

 

>>>进入【柯云路·婚姻诊所】

婚姻诊所:一个出轨女人的自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