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图历史中心、路易斯一世大桥和皮拉尔山修道院—葡萄牙(8)—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866)图文介绍(806)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波尔图历史中心葡萄牙中国大山的博客路易斯一世大桥 |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欧洲 |
波尔图历史中心、路易一世大桥和皮拉尔山修道院
“波尔图历史中心、路易斯一世大桥和皮拉尔山修道院”
位于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波尔图坐落在葡萄牙北部的波尔图区,建在可以俯瞰杜罗河河口的山丘上,西距大西洋约5公里。波尔图历史悠久,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波尔图这个建筑在花岗岩上、深深打上航海与贸易烙印的历史名城,以其欣欣向荣的经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民间公认的首都。波尔图还因为大量出口葡萄酒而成为葡萄牙国名的来源,由于大量出口葡萄酒,也使波尔图有“酒市”之称。与波尔图历史中心同时列入遗产范围的还有连接杜罗河两岸的路易斯一世大桥(Luiz
I Bridge),以及位于皮拉尔山的修道院(Monastery of Serra do
Pilar,音译:皮拉尔山修道院,意译:圆柱山修道院),遗产核心面积51公顷,缓冲区面积186公顷。
说起历史,早在公元前8世纪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腓尼基人的贸易定居点,考古发掘证明了当时杜罗河口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证据。罗马人在公元前1世纪将其命名为Portus(意:港口),到5世纪,该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行政和贸易中心。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它遭到了包括斯瓦比亚人、西哥特人、诺曼人和摩尔人(Swabians,
Visigoths, Normans, and
Moors)的占领或掠夺。到11世纪初,它已牢固地确立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一部分,期间的1050年一支基督教骑士军团进驻波尔图。12世纪,城市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模式,分为上面的文化区和下面的商业区两部分。城市的扩张始于14世纪,1336-1376年在之前城墙的基础上,波尔图又建造第二堵巨大的石制城墙,以保护其两个城市核心:原始的中世纪古城和迄今仍存在的港口地区。波尔图的扩张一开始就和葡萄牙王国的扩张联系到一起,1415年亨利亲王就是从这里开始远征休达(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17世纪,波尔图以其发达的酿酒业而闻名。1809年被法国人占领,但同一年英军在比利牛斯半岛战争中由此渡河击败法军,并占领波尔图。波尔图城市化始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了许多工厂,同时兴建了富人住宅区以及一些宽敞的马路,由此波尔图变成了一个工商业城市。
波尔图的历史中心位于费迪南城墙的范围内,城墙以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费迪南一世(唐•费尔南多,Dom
Fernando,Fernando
I,1367-1383年在位)的名字命名。该区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波尔图的中世纪城市规划和城市结构,还包括了一些后来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和两部分的费尔南多城墙。旧城建在丘陵的坡面上,市内有著名的十二世纪罗马建筑风格波尔图大教堂和早期哥特式圣马丁教堂,以及皮拉尔山修道院和高10层(246英尺)的钟楼。历史中心还拥有许多杰出的公共建筑,包括圣若昂剧院(São
João Theatre, 1796-1798, 1911-1918)、以前的卡迪阿•达•瑞拉考监狱(Cadeia da
Relação ,1765-1796)、波尔图证劵交易所(Palácio da Bolsa,
1842-1910)和圣本图火车站(São Bento railway
station,1900-1916)等。这种丰富多样的建筑包括了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和现代风格,雄辩地表达了波尔图的文化价值。富有当地特色的铁、木结构的阳台,杜罗河岸花岗岩峭壁和繁茂的街心花园,构成了这座古城一幅绚丽的风情画。






美丽的杜罗河上有三座大桥:路易斯一世大桥(Luiz I Bridge)、玛丽亚•皮亚桥(Maria
Pia Bridge)、阿拉比达桥(Arrábida
Bridge),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路易一世大桥。大桥是一座双层金属拱桥,横跨葡萄牙波尔图市和盖拉新城(Vila Nova de
Gaia)之间的杜罗河。大桥总长385.25米,重量3045吨,拱长度172米,高度44.6米,大桥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当时的国王路易斯一世。它的主拱跨度是当时世界上同类桥梁中最长的。







皮拉尔山修道院(Monastery of Serra do
Pilar)位于葡萄牙波尔图的盖亚新城(Vila Nova de
Gaia),隔杜罗河与波尔图相望。修道院建于山顶,是俯瞰路易斯一世大桥和波尔图历史中心的绝好位置。该修道院以其圆形的教堂和回廊而闻名。
1527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三世(João
III)命令为格利约(Grijó)修道院的修道士扩大修道院住所。
但因格利约修道院损坏严重,便于1538年在皮拉尔山开始建造一所新的修道院。最初的修道院于1564年建成,回廊于1583年完成。由于面积太小而无法容纳众多的修道士,第一座修道院很快就被废弃了。在1597年,新教堂和修道院的修建工作开始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逐步地扩大更新。新的圆形教堂于1672年7月17日建成投入使用,修道院的最后建造工程在17世纪末完成。自20世纪末以来,修道院和教堂一直向公众开放,教堂继续举行周日弥撒。
修道院的独特设计受到了文艺复兴和矫饰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堂和回廊都是直径相同的圆形,西边的教堂和东边的回廊被矩形的唱诗班席和礼拜堂隔开。
修道院的北翼是钟楼和宿舍,南翼是圣物室和餐厅。高36米的教堂是修道院最明显的建筑,与高20米的修道院钟楼一起高高耸立在杜罗河南侧的天际线,成为波尔图一道亮丽的风景。
波尔图市沿山势而建,可以眺望到杜罗河入海口,此地举世无双的城市景观已有千年历史。波尔图的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罗马人把它叫做伯特斯-Portus,即港口),城中众多各式各样的古迹都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带有罗马风格唱诗班席的大教堂,还是新古典主义的证券交易所,以及典型的葡萄牙曼纽挨尔式圣克拉拉教堂。
The city of Oporto, built along the hillsides
overlooking the mouth of the Douro river, is an outstanding urban
landscape with a 2,000-year history. Its continuous growth, linked
to the sea (the Romans gave it the name Portus, or port), can be
seen in the many and varied monuments, from the cathedral with its
Romanesque choir, to the neoclassical Stock Exchange and the
typically Portuguese Manueline-style Church of Santa Clara.
À l’embouchure du Douro, la ville de Porto,
s’étageant sur les collines dominant le fleuve, forme un paysage
urbain exceptionnel qui témoigne d’une histoire de deux
millénaires. Sa croissance continue, liée à l’activité maritime –
ce sont les Romains qui la baptisèrent Portus, le port –, se lit
dans la profusion des monuments qui s’y côtoient, de la cathédrale
au chœur roman à la Bourse néoclassique en passant par l’église
Santa Clara de style manuélin typique du Portugal.
Historic Centre of Oporto,
Luiz I Bridge and Monastery of Serra do Pilar
标准(iv):波尔图历史中心、路易一世大桥和皮拉尔山修道院以及城市的结构、众多的历史建筑为这座欧洲城市过去一千年的发展提供了非凡的见证,波尔图因其文化和商业的联系而向大海敞开怀抱。
Criterion (iv): The Historic Centre of Oporto, Luiz I
Bridge and Monastery of Serra do Pilar with its urban fabric and
its many historic buildings bears remarkable testimony to the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thousand years of a European city that
looks outward to the sea for its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links.
简介:






1879年,著名桥梁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提出了一个在杜罗河上建造一座新桥的计划,但因单层桥面的局限性,未被采用。为了建造一座双层金属桥,1880年11月市政委员会组织了公开招标,于1881年11月21日确定方案,确定大桥的项目由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弟子塞里格(Théophile
Seyrig)负责管理,并开工建设。1886年10月30日,主拱和上层桥面施工结束,并于第二天投入使用。第二年,下层桥面落成,整个大桥的建设全部完成,成为当时世界上同类桥梁中主拱跨度最长的大桥。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访问本博客的首页可快速查找你所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本篇博文的照片引用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