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雷基帕和秘鲁警花“狭路相逢”

标签:
秘鲁阿雷基帕火山岩教堂 |
分类: 南美 |
9月14日秘鲁的铁路线像补丁一样打在它的南部,就那么小小一段,因此,每个城市的移动就靠长途大巴,坐夜车省时省住宿费,常常进入一个新的城市都是在日出后。每个长途车站都有固定挂牌的营运司机,管理很到位,价格当然也要到位。想省钱就背着行李走出汽车站的停车场,大街上流动的小破的士是最便宜了,一般价格只有一半。
今天来到阿雷基帕,它是秘鲁第二大城市,因为建筑多以白色火山岩建成,所以又称白城。阿雷基帕2000年被评为世界遗产,可见这是一座古城,通常在古城我住旅馆都喜欢住老建筑里,那种地方会让我有生活在古代的感觉。
今天我选的旅馆是LA REYNA,就在古城中心,从汽车站打车3索尔就能到达。古城所有的大门都是紧紧关闭,按了门铃才有人来开门。这家旅馆的大厅很小,居然挂着一面小小的国民党旗帜。旅馆所有的房间都非常小,也比较破旧,但是相当有历史感,在顶楼还能眺望全城。一问价格,每个人16索尔,这是秘鲁我打听过最便宜的旅馆了。
Helen不太喜欢这种陈旧感,于是我又找了另外一家旅馆,colonial house inn还记得我在特雷希略住的也是这名字,不懂是否有关联。这座殖民建筑几乎保留了原貌,一走进去我就爱上它了,价格也谈下来了,我住的不带卫生间的单人间30索尔,卫生间就在隔壁,进去一看,天啊,我觉得我住卫生间就好了,太大了。Helen住标间50索尔,也非常宽敞,旅馆还有一个漂亮的花园,客厅也漂亮,房间不多,很安静,全力推荐给大家。
到阿雷基帕有见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智利签证,智利签证在国内也只有商务,基本没出过旅行个签。问到领事馆地址就在广场附近的一座大楼,房间号600。10点开门,领事馆就两间小屋,里间的领事能说流利的英文,外间的大妈只会西班牙语,她的秘书是个眼睛都快睁不开的老头,不过态度非常好,谦恭得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来签证的。
他帮我们打签证资料,是西班牙语的,有地方不懂只有查字典,打完资料就问我们是要单次还是多次往返的,哎呀,顺利的有点像做梦,他们甚至连我的护照都没仔细看过,看来福建人的名声还没远扬到他们办公室。
老头将我们的护照资料复印,要寄到智利返签回来。70美金的多次签证费,6美金的邮寄护照资料费,因为假期关系,签证官说最快4天,最迟也许一周吧。智利签证搞定,离阿根廷只有一步之遥了,南极大陆,我就要来了。
因为还要返回阿雷基帕,所以我们计划明晚夜车离开,去世界最深峡谷的计划就泡汤了。黄昏前去武器广场参观火山岩大教堂,这座教堂外观确实漂亮,完美的圆锥形火山米丝蒂山就在大教堂的背后庄严升起。
我到教堂一侧顶楼的餐厅看落日,点了一份18索尔的蘑菇披萨,做的还不错。当太阳下山,广场灯火通明,那又是另外一番美景了。
果然是秘鲁第二大城市,这里的网速非常快,我终于可以顺利发博客图片了。
9月15日阿雷基帕是我到秘鲁目前最喜欢的一个古城,不仅古城很美,还有漂亮而便宜的旅馆,这里的中餐馆却不多,再也没有继续我的炒饭生涯了。
早上去广场走走,大家都惦记着我拍点秘鲁的美女,说实在话,印加人美女很少,她们肤色深,个子矮,只有一些西班牙混血的女孩比较漂亮。在广场溜达一圈后去看MUSEO
SANTURY内展览的胡安妮塔冰公主,五百多年前辈献祭到安帕托峰的被冰冻的印加少女。博物馆不能拍照,我也就没进去看。
去博物馆的路上,忽然看到街边一块牌子上写着“孔子学院”,吃了一惊,这里怎么会有孔子学院,好奇心驱使我走进大门,看到屋子里有一些学生在学中文,老师是一位中国人,我跟她聊了几句就告辞了。路上我还去参观了一所英文学校。
圣卡塔丽娜修道院是阿雷基帕最不可错过的地方,修道院就像城中之城,占地面积非常广,感觉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修女生活的地方。一位富裕的寡妇创办了这所修道院,她从最富有的西班牙家庭挑选修女,修女还可以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在这里。门票35索尔,没有学生票,晚上也开放,不过夜晚还是别去了,很多空屋子点着蜡烛,黑洞洞,听见自己脚步的回声,我都心虚了。早上8点就开门了,这时候人最少。
去当地城市看看市场也是我的爱好之一,可以了解当地人生活状况,秘鲁除了利马,其他城市几乎都是步行,这里市场非常大,他们都刚刚开市,我到果汁档前要了一杯芒果汁,6索尔,相当中国15元,挺贵的,但是有两大杯。
从阿雷基帕夜车去库斯科,50索尔车票,汽车站居然还收2索尔的离境税,秘鲁的大巴管理管理跟飞机是相同的,买票要出示护照,进站还要检查护照,按手印,上车有专人服务,提供毛毯枕头,还有晚餐,今天的晚餐居然是面条,味道不错。
阿雷基帕的海拔2300米,去库斯科一路爬上,夜间非常冷,如果没有毛毯,我都无法入睡了。
这是一家插着民国国旗的旅馆,下次我要带上中国的国旗去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