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跟大家讲讲关于大宛马的故事。
汉代的大宛(dà yun)就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包括周围的一些附属国。
公元前128年,匈奴冒顿单于势力扩张,不断侵略汉朝及周边小国,汉武帝听说西部的大月氏(dà ròu zh)也有仇视匈奴之意,就派张骞qin前往西域联合大月氏一起夹击匈奴。
然而,张骞迷路了... ...
误打误撞来到了大宛。
(张骞的艰辛和后来大月氏的纠纷我们等以后再说)
大宛国国王早就听闻汉朝富饶想来结交,但是交通闭塞,见到张骞来了非常欢迎。张骞回去后向汉武帝说明情况,汉武帝很高兴便开通了两国的来往。
接下来快进20多年到公元前103年
汉武帝最想要的就是大宛的良马,大宛马抗疲劳,蹄坚硬,其中有良驹据说可以一日跑五、六百公里,流出来的汗像血一样,故命名为汗血宝马。
当时汉朝与匈奴正在作战,急需良马来改良品种。汉武帝于是命使者带千金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国都求换汗血马。
可是大宛国王毋wú寡也是个爱马之人,他以汗血马为大宛国宝而拒绝了,汉朝使节就当着毋寡的面破口大骂,又把金马击碎掉头就走。大宛国王毋寡恼羞成怒立即杀死使团,夺走金银财宝。
汉武帝知道后也生气了,就派大将李广利发兵数万远征大宛。
不过打仗归打仗,这一万多人的吃喝要李广利自已解决,李广利只好一路向所经西域诸国和城市要水要粮,可是这些小国都一点都看不起李广利部队纷纷拒绝。
于是李广利就采用“不给就打,打不过就绕道”之法,一路消耗极大并且行军缓慢。到达大宛东境郁成城时,部队仅剩数千人,而且个个人困马乏,根本打不下郁成城。李广利想连郁成城都打不下来何况大宛都城呢?于是就上书请求撤兵。
李广利这一去去了两年,仅存的兵还不到原来二成,汉武帝表面上恼怒李广利这几年真是白干了,心里却大致了解到了西域各国的实力,就下令正在撤兵的李广利不得通过玉门关,李广利只好屯兵敦煌。
玉门关
当时朝中有人坚持大汉首要当集中兵力对付匈奴,可汉武帝觉得如果连大宛这样的小国都治不了,有损大汉在西域的威信。于是就动用全国力量募兵到了近10万人,其中还包括囚徒、小混混等在内,接着交给李广利让他再次攻打大宛。
公元前101年,这次李广利吸取教训,不再与郁成城守军纠缠,绕过该城,直袭大宛都城贵山城,首先切断其水源,然后将贵山城包围,日夜攻打连续40日。
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其很多贵族埋怨大宛王毋寡当初拒给宝马、杀汉使,于是他们就杀了毋寡向汉使求和。
大宛方赶出所有马匹,任汉军随意选取,同时还供给汉军大量粮食。汉军取其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马3千余匹。又立大宛贵人中亲汉派的昧蔡为大宛王,与他盟誓后,然后撤兵东归。从此大宛服属西汉。
大宛附近盛产葡萄,当地人还喜欢把葡萄酿成美酒,汉朝使者从大宛把葡萄、苜蓿的种子和种植方法引入汉朝,只是汉朝很长时间没有大面积种植,葡萄和葡萄酒在大汉就成了一种很高档的奢侈品,所以说曹丕爱吃葡萄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