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八卦太极拳专辑 |
董海川、杨露禅传:
程庭华、刘德宽、夏国勋
程庭华、刘德宽传
夏国勋传
吴峻山 程海亭
吴峻山传 程海亭传
陈秉衡、蒋勋培、张法孟、何学诗、 郭铸山 蒋磬山
李元智、朱国祯、杨松山、何福生、
马正武、黄国祯、康绍远、李锡恩、
张文广、傅椒云、及中央国术馆学员
何福生传 蒋勋培传
苏自芳、杨庆仙
刘永明、云山林 段云华、唐尔成、陈永发、何曙刚
何学诗传 张法孟传
张国元、杨德刚、陈永发、邓 涛、杨 波 王滋顺、陈 宏
李元智传
赵福林、朱训君
据已故武林泰斗何福生九段(1910--1998)遗稿《八卦太极拳简介》,此拳架是20世纪30年代由南京中央国术馆教务处长吴峻山先生传留。吴是北京人,擅长八卦掌。1
930年,年近古稀的吴峻山受聘为该馆一级教练。到任后,从全馆年轻教师中挑选8名教师组成一班,由吴先生亲自传授。这8人是李元智、朱国祯、杨松山、何福生、马正武、黄国祯、康绍远、李锡恩。此拳架出自吴先生,还是他人以八卦掌和太极拳动作融合创编,尚无定论。八卦太极拳风格独特,既以太极之松柔为主,又吸取了八卦掌的技法和形意拳的心法,共计1 28
式。何福生先生到云南省武术队任教后,删弃原套路中的重复动作,改编成53式,用于全国武术比赛,成了云南省武术队多次夺取全运会、亚运会和全国民族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太极拳冠军的套路。师承于何福生先生的苏自芳、杨庆仙、刘永明等,均擅长这套拳架。目前,八卦太极拳在云南、湖南、湖北、山东、河北及京、津一带均有流传。
附:云林山发表于:2007-8-22 《八卦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是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吴峻山老师1930年南下,受聘南京中央国术馆教授,据峻山老师口授,系当代八卦掌鼻祖董海川与杨氏太极祖师杨露禅同在皇宫奉禄,白天工作,夜静无人进行比试,连比三昼夜,不分胜负,以武会友,成为至交,结盟为兄弟,互相传授八卦和太极. 经董海川多年研究,将太极拳精华熔汇到八卦掌内,成为<</SPAN>八卦太极拳>.八卦掌第二代传人眼镜程传授给吴峻山老师.
当年峻山老师在中央国术馆教授时,在教授班一二三期中选出优秀学员八名,我在被选之列,亲自口传身教.然后再由我八名下基层辅导全体学员,辅导过程中峻山老师亲临现场检阅我八名辅导教学情况,下课后又现身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经过反复实践,进步显著.1938年抗战时期,中央国术馆培养基层武术骨干又把我从国术馆体育专校调回中央国术馆负责教学任务,再次与峻山老师共事.相处约半年之久,每天晨操后即与峻山老师专研推手,受益更深.
原八卦太极拳套路,重复动作过多,不适宜当前竞赛规则要求,经我多年教学实践,根据比赛要求,重复动作尽量册除,保持原有精华及结构,按规则规定六分钟完成全套动作,练完后感受非常舒展自如,轻松优美.
本套路修改后由第十一届亚运会太极拳冠军苏自芳用本套路参加全国第四届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超过了所有项目获得冠军.
1994年7月这是何老来宁时,费玉侠老师让我出面在南汽范围内组织的一期教学.上述是何老亲笔所写。
何老已去世多年,我今天发表此文章,是纪念这位中国武术九段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