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毕成功
毕成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90,945
  • 关注人气:17,0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琴教师》:父不在的母女同一化悲剧

(2010-07-30 04:35:22)
标签:

电影

影评

钢琴

钢琴教师

性虐

父权

母亲

伊莎贝拉

于佩尔

小说

娱乐

分类: 电影评述

《钢琴教师》:父不在的母女同一化悲剧

《钢琴教师》:父不在的母女同一化悲剧

 

小毕的个人评分:100A

 

评分参数:《钢琴课》100A),钢琴文艺片内部比较

     《时时刻刻》100A),女性文艺片内部比较

     《八美千娇》95A),同主演文艺片内部比较

影评

读完原著后再看一遍《钢琴教师》(La pianiste),感觉与初次观影体验截然不同。艾瑞卡与母亲近乎“壮烈”的纠缠羁绊是如此真切又如此痛苦,不仅让冲击的最后一幕完全合理,也点明了《钢琴教师》真正想讲的故事:艾瑞卡向自己的胸口深深捅去,是要杀死造成她毕生压抑的真正原因——自己体内的“母亲”,只有这样,她才能确立“真正的自己”,才能将她的人生从“与母亲同一化”的轨道上拯救出来。

 

由于父亲的早逝,钢琴教授艾瑞卡开始了“与母亲同一化”的过程,一起度过了恍如蜜月般的漫长半生,于是始终没能成长为“大人”。如果要超越母亲这个支配性的存在,她就必须借助已经不在的父亲、父性、父权的帮助。而仰慕艾瑞卡的年轻学生瓦尔特,恰好在错误的时间不幸上钩,“有幸”成为终止这场母女同一化进程的契机。

 

瓦尔特是冰球选手。冰球的球杆当然是男性生殖崇拜的隐喻,他拿着球杆追逐花样滑的女孩子们的戏、艾瑞卡在试图为其口交时呕吐的戏,甚至他闯入艾瑞卡家里与母亲直接对抗的戏……,或明或暗的表达,通通在传递瓦尔特是“强大的父权符号”这一意向——至少在艾瑞卡的眼里,瓦尔特的确是。也因此,在试图夺走“父亲”的小三女生出现后,艾瑞卡爆发了惊人的能量,正如《一声叹息》里的小女孩,绝不是三角关系那么简单,而等同于女儿面对妄图夺走她“父亲”的第三者进行的顽强抵抗。

 

作为能够将自己从母亲或者说“母女同一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道具,艾瑞卡试图有效发挥“性”的功能,并在施虐与受虐的两个极端中不断往复,努力平衡与瓦尔特的关系。可悲的是,无论施虐部分还是受虐部分都不是寻常的、平等的沟通手段,对本来社交机能已经不健全的她来说,这既可视作对父性引导的强烈渴望、又堪称对父权长年不在而导致自己受困于母方控制的怨恨和报复。等待“强大父权”拯救自己的艾瑞卡也终于因此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其苛刻、病态的交流方式,最终吓跑了低龄且对艾瑞卡的性格及其悲剧成因毫无意识的男孩,很遗憾,心智上同样不算100%“大人”的瓦尔特,无法胜任“父亲”的角色。

 

但她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多么地人性和“顺理成章”啊!每一个同时受到父母双方影响而健康成长的女人都会经历该过程:先与母方同一化、而后借助父方(以及父权社会)的力量切断同一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性格。可惜艾瑞卡与这本应按部就班发生的过程绝缘,所以她无比向往地感受精液,待自慰时又选择伤害自己的方式。对她来说,父亲终究是美梦一场,母亲则在美梦过后的现实生活中、在与艾瑞卡同一化的进程中保持着“贞节”——这首先强调了父权的强大,即使他不在仍可独占她;同时也凸显性的“不洁”,因为那意味着对父亲的背叛——所以,享受欢愉的性行为必须伴随着自我惩罚,无论刀片自慰,还是明明充满快感依旧把兴致高昂的瓦尔特晾在一边并强迫自己冷却下来。……尽管离题还是忍不住插播一句,不惜切断了故事性的这场“厕所内的扭曲床戏”的精彩视听语言,充满了最高级的观影乐趣,带有严重怪癖的迈克尔·汉尼克导演不愧为映像大师。

 

结局,艾瑞卡没能获得“强大父权”,终于向更阴暗的方向铤而走险,为成长为“大人”,不惜“弑母”,这就是《钢琴教师》的本源命题吧。人类是智慧、情感、潜意识三者的动态平衡体,无奈艾瑞卡在母亲的“斯巴达式教育”影响下,只拥有智慧与潜意识,情商基本为零。所以,为长大成人,她“理智”地选择了最且唯一行之有效的方式,坠入“杀死母亲”的深渊。40多岁的姑娘家,直至此时才第一次体会到了“人生的痛楚”——如果艾瑞卡幸存下来,我相信她一定能长大成人,破茧重生为独立的、健全的、合格的女性。然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