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东纯
孙东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97,777
  • 关注人气:13,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信仰带回家

(2014-09-25 08:43:19)
标签:

旅行

间隔年

分类: 旅行杂谈

​2006年我才刚知道“gap year”,记得当时国内没有中文叫法,国外华人圈里叫法倒是不少,不知怎么地就觉得“间隔年”这个叫法顺口。那年年底我揣着这个概念决意要一次国外行走,一年多后回国在网络上分享自己边旅行边当义工的故事,据说由此这个在大陆还没有官方翻译的洋词汇备受关注,“间隔年”也就这样地被叫开来。


间隔年发源于欧洲,初衷对象是学生群体,不过在世界传播中它也有了广义化的趋势。首先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群体,甚至无需要遵循一年的期限,更有许多不同的行走方式诞生,按照研究间隔年伦敦大学教授Andrew Jones的说法休闲度假也可以是间隔年的一种。间隔年内容变得多样化,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间隔年模式?

西方国家有些大学为学生提供间隔年资助和内容定向,有些学生自选论文题目也通过间隔年来实践完成,休学旅行、交换留学不在话下,还有超出学生群体的诸如海外打工度假、志愿者工作等等方式,当然也有门槛极低以纯粹旅行为载体的间隔年。间隔年的众多方式并非都适合当前的国人现状,但许多朋友在不断尝试开拓这块处女地,虽然在某些领域仍不清楚它能带来什么,但从间隔年的多样性来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学术性越高自由度越低但更有利于就业创业;反之学术性越低自由度就越高,对文化理解会更深,有利观念重塑和自我重新定位。

当我们知道即便看遍地球美景工作技能通常不会因此提升时,就不会奢望以一次纯粹的观光旅行来解决未来的就业问题;而如若你只是厌倦职场需要休整确定未来人生走向,可能一次简单的间隔年旅行比学术类研究更为合适。依据自身实际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间隔年方式颇是重要。


可悲的是间隔年在被疯狂传播中开始被曲解偏离初衷,而旅行作为间隔年方式的一种最为受到众人追捧,许多人开始将间隔年和旅行画上等号。听说过有学生瞒着家人把学费拿去游山玩水,家长伤心欲绝他却美其名曰间隔年,除了这样的“浪荡子间隔年”,我们还有潜水间隔年、骑车间隔年、徒步间隔年、转山间隔年、跳伞间隔年、航海间隔年,看上去多姿多彩其实说的都是户外旅行,间隔年被它们代表了,其多样性也就被扼杀。

毫无疑问地,间隔年与旅行密切相关,但它不能等同旅行,旅行可以仅仅只是观光,间隔年却远不止如此。

任何一个在间隔年路上的朋友,无论是学术研究、技能体验还是人生的重新定位,我们都选择了离乡别井过上一段别样时光,这段时间里的一切所见所闻所遇所感,都是对我们原有固定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习性的重塑。信仰可能无需像宗教般复杂神秘,信仰就是这些观念的综合,而间隔年比起旅行多了一个“寻找信仰”的任务。找到信仰便会遇到那个真实的全新的自己,它或许使我们坚定地继续征途,或者成为我们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但无论未来的路怎么走,间隔年都不是为了逃避,它是为了更好地面对。

当我们把信仰融入到原来的生活,便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当我们把信仰带回家,间隔年就不仅仅是一场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