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兴亮
刘兴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823,802
  • 关注人气:190,7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兴亮|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男女同学怎么眉目传情?

(2019-09-12 15:32:40)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01


近期,南京中国药科大学在教室里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参阅信息得知,该校有两个试点教室内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此外,校门口、宿舍门口、图书馆和实验楼均有悬置。该校相关负责人讲述,此举是协助老师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监督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

查了一下,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并非中国药科大一家,多所学校已有先例。公安部门认为,教室与图书馆等地为公共场所,不存在侵犯隐私的嫌疑。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表示,对该技术要「加以限制和管理,现在我们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02


此事所以引起物议,实质在于「个人权益与公权力」的界限无法精确厘定。

一百多年前,严复曾将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的名著《论自由》译为《群己界权论》,用意一目了然。个人自由,涉及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判界行为。彼此的侵让常以不对等的形式给其中一方造成损害。

假如一个人没有做任何妨碍他人的事情,那么我们对他采取的任何行为(哪怕是温情脉脉地注视)也应该征求他的同意。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在公共场所,在那里行走,说话,与人发生肢体交流,等等。这些行为是他自身意愿的体现。

假如这一切都被纳入一个识别系统,随时有人在某个屏幕背后可以看到,想一想都觉得怪怪的——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在公园接吻被纳入视频监控他们会愿意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的行为固然在那个场合可以被在场的人看到,但你也可以看到对方;而被收入屏幕则不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一方被另一方所「掌握」,这是不公平的。

没有人愿意自己一览无余地被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观察」。

有些特殊的地方,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对待,监狱就不用说了,比如存有珍贵文物的博物馆、储备大量现金的银行、火车站、海关,诸如此类需要严加防范的场所,需要安保人员,以其他配套设施增强安全性,当然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这类场所的范围和边界在哪儿,马路算吗?小区算吗?公园算吗?商场算吗?医院算吗?学校算吗?行政机关算吗?不好说。


03


单说大学。

记得李彦宏曾说过,中国人愿意牺牲一些隐私权换取部分方便。当时是针对一些网页和APP对用户隐私的侵犯而言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付出自己的隐私,就可能得不到方便。

一些无良商家把应用的胳膊伸到用户的手机外,四处窥探,不以为然。

中国人在传统上讲究集体意识和无私精神,乐于出让个人的许多权益。这无可厚非。但一个人的隐私权,是天然的,应当受到足够严肃的法律上的对待。仅就学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一事而言,我想说三点。


  • 左一点,听闻此事后,下意识的反应是这一行为侵犯学生隐私。

人脸识别系统虽然带有智能化的倾向,听起来挺吓人。但实质上还是一个摄像系统,只不过又增加了一些智能分析软件。摄像就意味着进入其视野范围的人的肖像要被定格在硬盘里,随时可以被有关人员或机器提取出来观看和分析。

那么学校是否有这个权力呢,随时可以获取学生的肖像?如果有,从法律的角度,这是谁赋予的,根据什么法的哪一条。我觉得,这些都是需要搞清楚的前提。

在此之后,我们再分析,学校门口、图书馆、教室,是否可以摄取学生的肖像。并且假如学校要把此系统安置到宿舍的话,与安在其它地方有何区别。


  • 右一点,我很想谈一谈中国的高校教育——我们都是从那儿走过来的,有切身体会。

我记得刚入大学,校领导在大会上讲:学校不鼓励谈恋爱,但也不反对。那意思是,这些已经成年的学生如果恋爱,得不到老师的鼓励,但老师也不反对。鼓励或反对能改变一对情侣的热恋状况吗?怕很难。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按照婚姻法,如果到了法定年龄,在本科学习期间是可以结婚的,带着孩子读书固然麻烦些,肯定有。成年的男女,无论身体或思想上,都应有一定的主见,假若没有,就是教育的失败。

我们的学校则设想所有莘莘学子为「稚童」,替他们做一切决定和安排。因此大学以为中学教育是失败的,中学以为小学教育是失败的,以此类推,没有一种教育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独立、自主」。他们永远长不大!

在教室里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得知学生是否旷课,获取一个人的「小动作」。报告给老师,对它的日常操行做出决断。上课时打盹,吃零食,跟女同学眉目传情,看课外书,都不行。也就是说,作为人性中那些「小小的惰性」绝不能有丝毫的缝隙给其表现的机会。

这么压抑人的氛围,假如培养出什么人才来,怕也很缺乏人情味。作为完全能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无论在教室或图书馆,只要不影响其他人,不影响自己的成绩,看看课外书,打个盹,这些都在情理之中。

当然,不能按时完成学分另当别论。那也是学习方式方法的事情,不是监控器的事情。


  • 下一点,人脸识别系统在高校是试点,不能完全否定,有其一定作用。

让那些习惯性旷课的同学有所收敛,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肃穆和严谨,让学生对公共区域的生活有所敬畏,并非没有正面意义。

只不过我觉得应当注意三点。一不能侵犯隐私,这涉及到安装范围的问题,比如宿舍我认为是绝对的禁地,教室里面也不应该安装。

二保证安全,学生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应该得到尊重。这些信息绝不能被外泄或任意查看,它的设置应该是公开透明的,信息的存储权和查看权应该明确。

三不能通过此行为赚钱,对学生的关照和爱护应该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让他们变得更积极向上,养成好学的习惯。如果以此为手段谋利,一定会走偏,甚而引发深层的危机,要不得。


注释:

封面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后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