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搬家了——搬家记

(2009-09-15 13:28:41)
标签:

搬家

杂谈

分类: 身边琐事

    周日(13号)我们从刚住了两个月零九天的出租房里搬出来了,住进另一处出租房里来了。我的丈夫正巧是早班机出差,请YP和我的舅舅、舅母过来帮忙。舅舅和舅母临走时感慨地说道:全家就数你家搬家次数最多了!

    收拾到晚上,物品大体上就位,我和父母一起出来走走,考察一下周边地形并顺便找地儿吃饭。边走边回忆一下这三十多年的搬家历程。再往前就不说了吧,就从我父母结婚开始计时吧。

    1975年6月,一对响应党和国家晚婚晚育号召的青梅竹马,在家人和亲友的祝福下组建了一个社会基本元素——两人世界。没有住处,是一位长辈帮忙张喽弄到了一处简易房,就在现在的寺儿沟,早都已经改造成高楼林立区了。

    1976年3月,一个小生命问世了,那就是我。但我对这个住址没有任何的记忆,只是听父母跟我描述过。这期间,全家还到我的爷爷家暂住过两次,我生病的时候就大姨妈家里呆着。

    79年,我家搬到东关街了。80年,四周岁,上幼儿园了。最初把我送到七七街的中山区第一幼儿园,因为条件特别好,当时还是找人才进去的呢。但我特别地不适应,经常闹病,上火,最后满头长虱子了。我现在只记得当我晚上要睡觉时,窗户玻璃上的树影被风吹动着,就好像一只大猩猩在那儿攀爬,想要找到某个缝隙钻进来把我抓走!又搬家了——搬家记 其实这个场景过去三十年了,不知为什么,就是总忘不掉。

    父母都上班,爷爷、奶奶都下乡了,姥姥得照顾病重的姥爷,所以常闹病的我就常住大姨妈家。白天有大姥陪我,周末有两个哥哥,天天过得很快乐!病彻底好了,就转到离家近的一小破幼儿园。虽然条件差了很多,但我天天都过得很开心。现在还记得某天早上我妈妈送我去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愿意去,使劲地哭着,小手死死地抓着我妈妈的头发不放。最终阿姨把我抱进去的时候,我的手里还紧攥着一撮母亲的黑发!又搬家了——搬家记 不过,再后来好像就没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我从小就跟大姨妈的感情特别地深厚,要比我妈更亲近一些,可能是因为我妈妈当时很忙吧。我妈妈当时是厂里的青年干部,下班了还要组织学习,每天都是大姨妈来接我,而且每天都给我买好吃的。那个年代的条件多艰苦呀,大姨妈也是上有老、下有两个儿子的普通工人,但是我就已经吃过大连市面上所有的巧克力和酒心糖了,全都是大姨妈给我买的。当然,大姨妈也只能去接我,不能送我到幼儿园,因为我是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让大姨妈走的。每次大姨妈来我家,走的时候都得悄悄地走,就这样,每次我都还得大哭一场呢!去年一次跟大姨妈聊天的时候,大姨妈还笑谈道:你妈妈的党是我帮着入的呢!可不是嘛,要不是大姨妈负责接我、照顾我,我妈妈哪里有时候去参加培训、学习,怎么能入党呢!又搬家了——搬家记

    82年9月,我上小学了。因为户口在爷爷家,原先的太阳大楼,现在的中山广场九号,所以就开始成为了乘车一族。那时候的书包就很沉,我爸爸心痛我,每天都只让我一个人乘车,他骑自行车到站前把我接上,再带上我连同书包一起送到学校,每天如此,风雨无误。

    84年,我家搬到智仁街,向阳小学西边的楼房里了。尽管是一楼,一室一厨,采光不好,但是独门独户,独立卫生间了,多好呀!因为我妈妈83-85在沈阳党校学习三年,所以我开始长住姥姥家(81年我的奶奶去世了,83年姥爷去世了)。那时候舅舅和舅母的孩子刚刚一岁,每天放学回家都看着舅母在哄孩子,我则坐到缝纫机旁开始写作业。爸爸每天下班都会过来看我,碰到我拿出“2”分的本子也不会发火,只是问我为什么?下次能否注意了?知道怎么改正了吧?之后就会给我签字。这种态度被我爸归纳为:“2分不批评,5分不表扬,鼓励自主学习的精神”。不知这种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我的小儿子呀。

    周日的时候,我就回自己家住了。记得一个夏日的午后,我爸光膀子在楼前刨木头,突然一只苍蝇落在他的背上了,我大喊一声:“别动”!只见我双手紧握苍蝇拍、屏气凝神地瞄准、狠狠地拍了下去!结果呢?苍蝇飞了,我爸的背上出现了红红的苍蝇拍印迹!又搬家了——搬家记 可见当时的我也太没准头了呀!

    当我妈妈从沈阳回来后,我就又开始通勤的生活了。那时的2路车还是四分钱一张票,我爸不舍得坐,每天仍然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我从智仁街坐到青泥洼桥跟我爸汇合,再背上书包去上学。一次书包从自行车后座滑落了,到了汇合点才发现书包没有了,害得我爸回去也没找到,我就只好空手上学去了。跟老师讲明原因,顺便挨了一顿臭骂。放学时,我爸特别来学校跟老师解释,也被老师一起数落了一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惯,哪个小学生不是自己背书包上学呀?又搬家了——搬家记

    那几天,我爸爸到处帮我找书包,我也开始天天跟同学们借书一起看。终于有消息了——是一位天津街小学的老师在路上捡到了我的书包。她打开查遍了所有的本子都没写我所在的学校,不过因为我的书包内摆放得特别地整齐,所有的本、书没有一丁点污损和折角,所以她就把我的书包拿到天津街小学去给其他学生们作展示了。无论如何,谢天谢地,总算找到了呀!但是从那以后,我爸爸就不再帮我带书包,我自己背书包挤公交车了。

    那时候的2路车人可是超级地多、超级地挤,我的饭盒若干次都被挤变了形呀!个人还小的我,正好胸口被挤在椅子背儿的高度那儿,经常是被压得快窒息了!

    86年,我家又搬到桃源街了。搬家之前,我父母几乎每天都去收拾房子。新家具体的位置在哪儿,他俩也没有给我画图,只是说下车之后往市场里走,过一座桥再走一会儿就到了。一天我下午放学早,我就自己坐车到了桃源街下车,往市场里走没多远,左手边就有一座桥,我就拐了过去,但是怎么走也没有我父母大致描述的那幢楼呀!无奈,只好老老实实回家吧。等我父母回到家,我把我的路线汇报给他们听,他们大笑着:谁让你拐弯了呀?应该是一直走的呀!

    新家在龙江街,每天必经之路就是桃源街这条市场。这长长的市场里各色物品一应俱全,还有各种艺人、江湖游人轮番登场,着实丰富了我的视听。在这儿住的四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还经常回忆起那段日子。

    曾经的一个冬日,大雪导致2路车全线瘫痪,十岁的我竟用不到四十分钟走了5.3公里(桃源街到青泥洼桥),再拐个直角去上学——主要是我不认识别的路,只会循规蹈矩呀!又搬家了——搬家记

    我妈妈开始用注射瓶子做西红柿酱,这样在冬天也能吃到美味的西红柿炒鸡蛋了!我曾缠着让妈妈给我买车轮饼干,结果却弄丢了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我再也不敢跟妈妈说我想吃车轮饼干了。

    我还曾经请我最亲密的好朋来我家玩,当时的她比我重约十斤,我说看不出来呀。我妈妈告诉我:十斤呀,放到肉摊上那可是一大摊的呀!又搬家了——搬家记 (有这么比喻的吗?!)

    还有位同学家在秀月街,我们一起跑到她家山上的果园里玩,被人家赶得到处跑!

    那时的我游泳已经不用游泳圈了,一到夏天,每天晚上都和父母去付家庄玩。5路车是分段收费的,从桃源街上是一角五分钱,八一路上就是一角钱了,我们每次都走一站地儿,可以省一张车票钱呢!每天晚上回来的时候,我妈妈还特地在海边给我买羊肉串犒赏我,玩得好、吃得好呀!

    寒暑假的时候,我就自己在家做饭、生炉子。有一次婶婶和叔叔来我家,正好父母还没下班呢,看到我一个人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羡慕得不得了呀!(不过现在多年又不练了,做饭水平又下降了)等父母回到家,炉子也生好了,饭也做得差不多了,全家乐融融的。

    我上初中了,改坐21路车了(很可能是这个车次,我也记不太准了),也是超级地挤。不过,我从小就已经练就一身的挤车本领,加上我已经长高了,所以根本就不把车少、人多、刮风、下雨放在眼里。

    90年1月,我家搬到白云新村了。真正的两室一厅,格局很好,还有暖气,好棒呀!而且我父母在装修上费尽心机、倾囊而出——实木地板、地毯、双屋铝合金窗、空调、热水器、电话,一应俱全,绝对是当时的豪装呀!又搬家了——搬家记

    上学不是很方便,我得走到现如今的教师大厦才能坐上公交车到站前,再走将近两站地儿才能到学校。92年,胜利路全线贯通了,有27路车,我终于能方便一点了。但是越方便就出门越晚,所以天天都像急行军似地赶车,每每都是还没从东北路拐到胜利路上,回头猛地瞄见27路车的影子就开始跟27路车赛跑。那时候的胜利路上车非常地少,27路车一旦过了路口,就全速冲向二一零门口的车站。而我也往往是与之同时、同一起跑线地出发,为了赶上这班车,我几乎天天上飞毛腿一幕。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我能够连续多年在田径上保持优秀成绩(800米,3'03),有27路车一半的功劳呀!又搬家了——搬家记

    赶上车了,到校也是卡点儿呀!所以还得另出奇招——跳墙!只要不被抓到,还是很非常管用的。但是一个夏日,我穿着及脚脖的长裙再次上演跳墙时,就在最后一跳之时,裙角被栏杆挂住了,而我就横着摔到操场了,挂彩了!又搬家了——搬家记 当我一瘸一拐地走到楼门口时,值日生看我可怜,也就没给我们班扣分,我还幸运地换上了一位年轻老师的裤子!

    高中三年,紧张充实而又快乐。94年9月,父母给我收拾好行李,我来到了长春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新鲜而又刺激,让人成长,以后再专门写详述。

    98年7月,小鬼子学成归来了,开始上班了。班车在五四路上,每天早上继续上演马路狂奔。这么锻炼还是非常地有效,我在大连市第二届市直机关运动会上拿了1500米第5名,800米第7名,4*100米第8名。

    2002年正式换工作单位了,班车就在胜利路上,虽然近了不少,但也会时不时地上演赶车小曲。

    2004年结婚了,在香炉礁正式组建小家庭。小家虽小,但对于小两口来说,足已。2005年有孩子了,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学区问题成了我们最主要的话题。加上48平米已经很明显不够住了,所以买个学区、稍大一些的房子,已经成为必须的了。最终我们选定了临胜利路的这幢大白楼。框架、层高3.8米、110平、南北通透的两室两厅,喜欢、喜欢、真喜欢。又搬家了——搬家记 宽敞明亮的大厅,加上简洁明快的装修格调,让我们全家都住得份外欢喜。孩子有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劳动公园也成为了我们的后花园,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离家不远便有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是绝对没得说,尤其是老师们的那份对待孩子的爱心,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真知道呀!我上下班更是格外地方便了,下楼就是班车点,我还特地让我的同事当班车在三元街时晃我一下手机,这样我根本就不必等待地乘坐班车,享福呀!

    幸福的日子过得飞快,快乐和笑语伴随着每天的日出、日落。但一则动迁消息,让我们全家开始愁云密布。等待的日子里心里总是慌慌张张的,但又总是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我们必竟只不过是普通小市民,无回天之力,只有积极地响应党和国家、政府的号召,按照颁发的文本指示去做。又搬家了——搬家记

    9月初时我又回大白楼看了看。周围其它的楼房都已经拆了,只有大白楼还仍然矗立在那儿。窗户都已经拆没了,从楼下就可以看到屋子的大致情况。绕到南边再看看,脑子里能完全地复原自己温馨快乐的家、想起以前在此的一幕幕......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泪流满面。又搬家了——搬家记

    我们搬走时,为了不给孩子换幼儿园,所以特地选在离幼儿园不太远的地方租房子住。谁知又得到通知:幼儿园7月31日闭园。我们又开始重新给孩子寻找新幼儿园。我不想给孩子上私立的,又想选择硬件、师资条件都差不多的,所以选择范围就不是很宽,最终还是在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老师的协助下上了另一所类似的公办幼儿园。因此,也就开始了每天乘车接送孩子的日子。天气由炎热转凉,早上车的间隔也很长,再加上要过中山路这种车流量极大的三条马路,危险系数太大了。长此以往,租在离幼儿园这么远的地方不是明智之举呀!

    反正也是租,干脆就租个离幼儿园近点儿的地方住吧。只要孩子少遭罪,大人再有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本已签了新合同并想尽早地搬家,但因召开达沃斯,一切货车禁行,所以13号才搬。

    现如今从家里的窗户就能看到幼儿园了,孩子也不必像以前那么早就得起床、出门、赶车了,我也重新坐上班车了。7:15,看到小朋友还赖在床上笑眯眯的样子,真是一种超值的幸福感呀!

    我选择的是回迁,就是说得等三年后新楼盖好后再搬回去。不过,至于新楼是什么样子等等所有的细节,我们普通市民是一概不知、未知数,现在的我只希望能够一切顺利,让我此次搬家成为今生倒数第二次。

    不是有句古话嘛:搬三次家,等于着一次火。历经这几次搬家,不但物品遗弃无数、家俱折腾散架,连我的心都已经快焦了呀!我要过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

                                       2009-10-11完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感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