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申
杨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5,526
  • 关注人气: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王政》剧评:可惜这部原本载入史册的大戏!

(2009-07-09 01:08:00)
标签:

秦王政

中戏

廖向红

黄维若

兰晓龙

杨申

戏剧公敌

文化

分类: “申”邃目光(独家剧评)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此话流传已久,虽诸人认可,但优秀剧本却少之又少。前晚在中戏看《秦王政》,再次感慨。可叹一部可以载入历史的戏,因剧本之故只能停留在学院戏的范畴。

  早在看戏之前,已经从网上看了不少该剧的软文。基本全是在以捧编剧为卖点的。好家伙,黄维若老师带着学生兰晓龙亲自编剧……对黄老师并不陌生,《秀才与刽子手》《思凡之后》《眉间尺》都是其代表作品,而兰晓龙虽然没啥戏剧作品(好像有个红星照耀中国吧),但《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之类的热播电视剧也算是名满天下。无怪中戏宣传自己写的宣传软文上拿他们大做文章,导演舞美演员之类的犹如陪衬……但看戏后我有感而发:该剧为中戏近年来制作最精良、表演相对最到位、导演相对最完善的剧目,如果说有问题,那首当其冲的便是剧本!(据说这剧本还获过奖,估计评委也都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

   一部讲述秦始皇嬴政的戏……从头到尾我不知道编剧究竟想说什麽。人性?这个主题恐怕太宽泛了,是个戏就能引申到该主题上去。人性有很多,该剧想表达的是哪一类呢?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在压力下不得不改变自我?是心灵的矛盾与挣扎?……等等。好像每个都沾边,但好像每个也都没说得透彻。秦始皇不是凡人,如果是专写帝王,那没甚么可说的,但如果编剧想通过帝王来写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性格,恐怕目前的戏还远远达不到这种需求。

   2个半小时的演出对于中戏的毕业大戏来说属于家常便饭,但笔墨分配不均导致内容拖沓可就是编剧的问题了。戏的上半场写嬴政对抗六国,下半场写嬴政对抗吕不韦和赵姬、嫪毐。这两个半场的戏其实完全可以写成两个戏,因为几乎不具备更多联系,可以写成连续剧的正集和续集。

   上半场戏份不少的蓝心(好像叫这个名,虚构的女人)、蒙恬等人,到了下半场几乎没有戏。特别是蓝心,既然作者要加个杜撰的人物,那为何不能持续发展?之前戏很重,但下半场到了结尾才粗糙地给了她点戏份。她是如何从爱慕秦王到惧怕秦王的?从哪件事?一个本来应该点睛的人物现在变得有些多此一举。另外,蒙恬在上半场是个嬴政很看重的人,他应该是见证了嬴政转变、从不喜欢君王到崇拜君王的重要角色,但下半场他却默默无闻。赵姬和嫪毐,在上半场根本就没出现过,而下半场所有的重头戏基本都在围绕他们进行。吕不韦算是个贯穿始终的角色了,但是他的转变在哪里?过程在哪里?看不清,或者说,只有结果。

   最可笑的是秦王嬴政。开场时他就已经开始成长与转变,记住,是已经变了。下半场一开始,他也是已经变了!如果说该剧在表达人的改变,那这种“直奔结果,没有过程”的剧情可以说太投机取巧了。我们看戏就看的是过程,直接给个结果,那和恶俗电视剧有什么区别?不对,就算是电视剧,也得且纠葛呢,直奔主题的戏早就被观众换台了。在上半场演嬴政的演员算是捞上了,那戏份叫一个足!但下半场的演嬴政的演员就比较倒霉,除了最后慷慨激昂的对白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供发挥的戏份。

   很多戏被“水”过去了,很多戏干脆没有写……特别是下半场,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比如嬴政得知母亲和嫪毐有了私生子之后,是如何做出决定处决母亲?他对蓝心究竟是爱还是其他?如果是爱,那何时在一起何时分开?这些重要的段落都没有,只是被几句台词一笔带过。

   可以说,目前的剧本就像是一部情节剧,如果没有最后拖沓冗长的对白、独白,我或许会认为这是一部舞台电视剧——之前没有任何可以让人深思感触的片段,而最后的对白与独白,更像是编剧怕观众看不懂而刻意安插的。只可惜,语言不是戏,概念也不是戏,两种观点和态度的单纯对峙和发泄,只能让人觉得枯燥。不用低估观众的理解,把想表达的内容放在戏中绝对比最后“总抒情”“总论述”要好看得多。

   这部戏想要说的东西太多,想要表现的情节故事也太多。让人感觉编剧又想说秦王,又想说吕不韦,又想说嫪毐赵姬……意图是好的,但是戏剧的时间是有限的,戏剧所展现的东西应该是集中的。那么为什麽不能删掉一些情节,把故事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者中心人物来发展呢?有人说,好多情节不能删掉。ok,那就压缩。好在没把秦始皇一生都写了,要不恐怕5个半小时也演不完。

 

   除了剧本问题,音乐也是我不喜欢的。一会是古典音乐,一会又像流行音乐。一会是文言,一会又是白话。最让我浮想联翩的是最后吕不韦赵姬那会的音乐,有点《难忘今宵》的味道……

 

   廖老师的导演让该剧做庄重而大气,视觉感强烈。但以我个人的意见和喜好来说,还希望导演处理上能走得更远一些,或者说更极致一些,能够看到更具有震撼性的场面,比如战争场面可以再写意一些等等。目前转台效果有了,并不很明显,如果能够再充分利用一些,或许能有更出众的效果。

   演员们的表演让人称赞!虽然是导演系的导表混合班,但把握角色塑造人物方面,绝对高于我所看的其他表演系的毕业大戏很多!我想这其中有学生们自己的水平,但更离不开的是教师的指导和导演的要求。想想看,中戏的代表剧目,好像绝大多数都是导演系完成……

   说道中戏的代表剧目,很多人肯定都会想到《佩尔金特》《麦克白》《桑树坪纪事》等。我想,如果《秦王政》的剧本能够再修缮一些,音乐可以重新做一下,那以目前的导演水平和演员水平,完全有可能和前面几部代表作相媲美并且写入史册的作品!现在来看,我只能感觉到可惜!

 

   有人说,这毕竟是教学剧目,没必要要求很高。对此观点我持否定态度,为什麽教学剧目就不能去和剧院的戏相比呢?我们的导演水平、舞美水平等等并不比剧院的创作者低,有的甚至更高。所欠缺的或许只是演员们还比较年轻。这一点是直接原因,但不能成为绝对原因。我曾和学校老师聊过,说学院的戏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以完全自由地去创作,但也会受到演员水平的局限,有可能无法走出学校。以《秦王政》来说,在学院内它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好戏,但是如果放在社会上,恐怕问题会有,而这个问题并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在于剧本在于音乐等等。学生不是挡箭牌,学院戏也不是低标准的代名词。宣传软文里把剧本吹得神乎其神,到最后反而适得其反……不知道这宣传是怎么做的,自己捧自己没错,但是也别像押宝一样地在戏没演的时候就去歌功颂德!商业不是这麽做的,堂堂中央戏剧学院,堂堂导演系毕业大戏,堂堂廖向红老师,有必要借一个电视剧编剧来宣传戏吗!看看这些软文写的,除了编剧就是剧本,有写过导演构思吗?有写过班级学生的介绍吗?有写过舞美创意吗?或许有,但是太少了!估计演出成功了也都成了编剧的功劳,但我必须指出,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剧本!

   据说该剧还要进行商演并进入国家大剧院,这种走出学院面向社会的举措是我所认同的。学校毕竟是象牙塔,让学生们多去接触社会,让社会上的观众来评判一部作品,这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挑战。

 

点评:

   《秦王政》是一部制作精美的学院派戏剧,在近年来的毕业大戏中可谓魁首。其规模宏伟、场面大气,导演在群戏和非群戏之中都找到了良好的处理手段。演员们的表演超过了学生的水平,体现了导演系教学的成功。剧本方面的漏洞也是显而易见,有些情节剧的倾向,还有待雕琢——交代性的剧情和直白的主题表现并不是戏剧剧本的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